APP下载

野生平榛垦复管理经验及人工种植建园技术

2018-01-24段婷婷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2期
关键词:榛树园地植株

段婷婷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沈阳 110101)

平榛(Corylusheterophylla),又名榛子,果仁营养丰富,而风味独特,即可鲜食又可炒食,还可加工制成糖果、点心等高级食品,市场上较为畅销,加之植株极耐寒冷及干旱,深受栽培者关注。辽宁凤城山区,自然分布和生长较多的平榛,农户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管理经验,空壳率小于5%,虫果率低于3%,平均单量果0.9g,产量达到50~60kg/667m2,年亩产值1000元,以成为当地山区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1 垦复与管理

1.1 清杂补植

选择野生榛连片生长的地块作为榛园。对园内的一些杂树如柞树椴树、曲柳、胡枝子等,于早春、秋末冬初,紧贴地表锯除并涂抹灭生性除草剂或连根刨除。对榛园内榛株稀疏或光秃地,从植株密生处或不作为榛园的植株,于11月上旬或4月上旬,刨回植株,多带根系,贴地表剪断茎枝,按60~80cm的墩距进行移栽,栽植深度为根颈低于坑表3~4cm,踩实土,灌足水,确保成活。

1.2 道路和灌水设施

山地或丘陵地,顺坡横坡每隔40~50m修一条作业道并清除榛株或杂树。山脚处、山脊线、多石块处,尽量选做道路,一般路宽为2~3m。修留道路,方便人、车通行,也有利于园地透风透光。有条件的园地,应在山脚处修方塘、修小水库,同时拉设管道,安装喷灌水设施,以备在严重干旱年份及季节,及时喷水,确保连年丰收和植株健壮生长。

1.3 平茬及疏枝

榛树2年生枝花芽多、结实多、果壳薄、果个大,而随着枝龄的增大,产量减少、果壳增厚、果个减小。因此,当地榛农多实行隔一年一平茬,既第一年平茬,当年生长季长出枝条,第2年生长季结果,第3年再平茬,如此循环,极个别也有隔2年一平茬的。平茬最好在1~2月贴地表割断茎枝,留茬高度1~2cm。如果在3月平茬,地表土已少量融化,容易连根带起,因此平茬宜早不宜晚。为提高工作效率,最好用割冠机割枝平茬。平茬当年4月中、下旬,如果枝条过密,最好按20~25个枝/m2保留,割掉多余细枝、短枝。

1.4 低温霜冻的防护

丹东凤城地区,榛树始花期一般在4月上中旬,初坐果期在5月上旬。而此期若遇到低温霜害,会造成严重减产。当天气预报有低温霜害时,在霜害来临前3~5h,向植株上喷洒0.5%浓度的尿素或兑水500倍的木活力素液,可提高细胞液浓度,能减轻或避免低温霜害造成的影响,也可试用其它防冻剂。霜冻来临时,园内点燃废柴油、木柴树叶,有较好的防护效果,但在森林防火期实施有一定问题。

1.5 提高坐果率的措施

榛树初花期前的4月初和落花后及幼果期的5月中旬,向植株上喷洒3次有利于授粉受精的植物激素等,可有效提高结实率。如山东华尔百诺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授粉坐果精,兑水500倍。另外,喷洒兑水400~500倍的硝酸稀土液,效果也很好。就可将上述2种药混合配用。应用电动喷雾器,射程远,雾化好,可提高工作效率。

1.6 主要病虫害防治

榛实象甲,是榛果重要蛀果害虫,放任或防治不当的榛园,有虫孔果可达60%以上。在当地5月中下旬出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隔10~15天,向植株上喷一次高效低毒杀虫剂,如放百虫、速灭杀丁、马拉硫磷等,喷药2~3次即可,前后次变化用药。为防止和减轻农药残毒,也避免不必要的防治,应准确测报,当卵果率小于1/100时,不必喷药,当达到1%时,立即喷药。另外,对被蛀的虫果,应在落地前采下并烧毁。白粉病是榛树常见真菌性病害,个别年份危害重。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上下出现黄斑,不久长出白粉。以后叶片发黄,扭曲变形及枯焦早落,枝梢受害时,皮层粗糙角裂。茎梢受害时,上生白粉并散发黑褐色小颗粒,榛果发育受阻。在丹东凤城地区,6月始发病,7月最重。5月下旬至7月上旬,向植株上喷洒50%多菌灵粉剂500~600倍液或15%粉锈宁1000倍液,具有较好防治效果。连续2~3次用药,间隔期12~15天。也可结合防治榛实象甲,混合用药同时灭治病虫。

1.7 土壤管理及叶面喷肥

11月上旬,土壤结冻前,地表匀撒磷酸二铵,亩施量40kg。用板镐刨土15~20cm深,同时压入地表榛叶,这样可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喧松土壤,改善现化性状和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灭杀一些在土中越冬的害虫。5~8月,各喷1次浓度为0.5%的尿素。6~7月,如遇严重干旱,有条件园地,应安排浇水。

1.8 采收及贮藏

榛果过早采收,晾干后呈半仁状态,口感差,产量降低。处署后,榛总苞黄绕或近于自然脱粒时采收,果仁饱满,口感香浓,产量也高。采收时,连同总苞一同摘下,铺于水泥地表,厚度10cm左右,常翻动使榛果自然脱出,或用于机械脱果。将榛果晾晒于通风阴凉处,5~7天后当榛果含水量在5%~7%时,装袋贮藏,准备销售或深加工。

2 平榛人工建园

人工建园是指在没有榛树的地块,人工进行种植榛株,形成榛园,其发展潜力巨大。

2.1 园地选择

2.1.1 地形地势。低山、丘陵、平地、沙滩地均可。南向坡及东坡、西坡均可,北坡若坡度较小亦可。坡度小于25°,海拔小于800m。深沟谷平地尽量不选,长年积水地块不宜。

2.1.2 土壤条件。土层厚度应大于30cm,土壤质地以壤土为好,砂土和轻粘土亦可。石块、石砾含量应小于20%。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

2.1.3 气候条件。年降水量不小于400mm,年日照时数大于1800h,年平均气温大于5℃,绝对低温不低于-40℃,无霜期大于120天。

2.2 园地区划和整地

2.2.1 小区划分。依坡向、坡度、沟谷、山脊等,将园地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小区形状不等,每小区面积1~10亩,用于栽种榛子。

2.2.2 道路。顺坡向或横坡向,每隔40~50m,设1条2m宽作业道,尽量不占好地,园中心和山脚处设修1条2.5~3m宽主路,与公路相接。

2.2.3 灌水系统。在山脚处及沟谷,修筑方塘积水或打机井。尽可能有电力设备。拉设管道,能引水进小区。

2.2.4 整地与土壤改良。有条件的,对栽植小区,用推土机整平地面,无条件的,应人工整理地面,翻土20cm深,捡出石头、石砾。按0.8~1.0m的穴距,挖20cm深、宽坑穴,向内填入腐殖土或农家禽、畜肥料,每穴施入量不少于5kg,回土填平坑穴。

2.3 播种与栽植

2.3.1 种子直播。选充分成熟榛果总苞取出种子,不晾晒而直接与3倍湿沙混合,存于阴凉处。11月上旬,土壤结冻前,将种子播于整好的穴地内,每穴播种分放于四角和中心5~10粒,种距10~20cm,盖土厚度5cm左右。如果无鲜种,可将干种子浸冷水3天后再播种,但种子发芽率低于鲜种。播种后再用树叶覆盖穴表。种子直播建园,次春出苗早,长势好,不需移栽。为防鼠害,播种前,榛果浸在敌百虫药液里10分钟,另外,野外还需投放鼠药。

2.3.2 先播种后定植。11月上旬,园田内高床播种,种距8cm,盖土厚度5cm,床表覆盖干草、树叶播后浇足水。次年生长季及时拔铲床面杂草,注意防护食叶害虫。秋末11月上旬或次年春掘苗,按0.8~1m的穴距植栽榛苗。每穴植1~4株苗,穴植1株时,栽在穴中心。栽2~4株苗时,苗距20cm,栽在穴周围。穴植苗多,有利于尽快成园。另外,新建园提倡顺坡带状栽植,带宽15~20m,带间距2~3m。

2.3.3 新品种的应用。人工新建园最好选用近年各地推选出的新品种,因为它们普遍具有单果大(1.2~1.5g)、丰产稳产性好等特点。如铁平1号、长果平榛、旺兴平榛、永陵平榛、吉林象串等。

2.4 新建榛园的管理

新栽榛株,一般第3年始结果以后逐年增多,由于根量小,应在第4~5年后才能平茬。为加快榛枝生长,应在各年4月上旬土壤追肥,穴近尿素20~30g。在榛枝未全面覆盖地面前,每年6~8月,应及时铲、割地表杂草,其它管理项目同垦复园。

猜你喜欢

榛树园地植株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榛子遗传改良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哈密葡萄黄化病的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园地再现
桓仁县平欧杂种榛子金龟子幼虫防治试验
不同树势的榛树对修剪响应的研究
伊春林区天然毛榛树高地径生长量调查研究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
书画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