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林下栽培鸡腿菇

2018-01-24闫冉陈照天马维超张可欣王世新邹莉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2期
关键词:鸡腿菇原种经济林

闫冉,陈照天,马维超,张可欣,王世新,邹莉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 150040)

鸡腿菇(Coprinuscomatus),又名鸡腿蘑、毛头鬼伞,因形如鸡腿、味道似鸡丝而得名,隶属于鬼伞科(Copricaceae),鬼伞属(Coprinus)。鸡腿菇味道鲜美,口感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等特点,被确定为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OHO)要求的集“天然、营养、保健”三种机能为一体的食用菌之一,极具经济价值[1-2]。鸡腿菇原产于我国北方,现各地均有栽培,栽培方式多采用在棚室内做床覆土[3]。

经济林下栽培鸡腿菇是一种生态、高效的栽培模式。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生态环境优良,有大面积的落叶松、胡桃楸、水曲柳等经济树种的人工林,在林下栽培鸡腿菇,有利于为鸡腿菇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良好的遮阴条件,合理地利用林分内的空间[4]。鸡腿菇栽培结束后,废弃的菌糠又会成为很好的有机肥料,起到改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5],有利于经济林的生长。经济林下栽培鸡腿菇不仅充分、合理地利用了空间,而且节省了建菇棚的费用,可达到林、菇双收益的效果。

1 鸡腿菇生长特性

鸡腿菇是草腐性菌类,能广泛利用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碳源,但对木质素的利用较差,可利用多种农作物秸秆、稻草、棉壳、畜粪栽培[6]。鸡腿菇属于中低温型的变温结实类食用菌,菌丝在3~35℃温度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高于35℃菌丝停止生长,并迅速老化。出菇温度16~24℃时子实体发生量最多,低于8℃或高于30℃不形成子实体。东北地区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5~7月制种,8~10月出菇。

2 菌种制备

2.1 液体种制备

将保藏的鸡腿菇菌种接种到PDA培养基上活化,25℃避光培养7~10d,菌丝长满试管,获得活化的母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活化的母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一支试管的母种接种到装有500mL液体培养基的1000mL三角瓶中。接种后置于恒温振荡器中,25℃,130 r/min条件下培养14d。

PDA培养基配方: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g,水1000mL,pH自然。

液体培养基配方:玉米粉30g,蔗糖20g,酵母粉5g,磷酸二氢钾2.5g,硫酸镁1g,水1000mL,pH自然。

2.2 原种制备

原种培养基配方:麦粒88%,木屑10%,石膏1%,石灰1%。按配方称取原料,麦粒用文火煮至中间没有白芯,捞出晾凉;木屑加水调到水分含量60%,再将石膏和石灰用水调匀后加到木屑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晾凉的麦粒,再度搅拌。将拌匀的培养基分装到菌袋中(菌袋规格为17cm×35cm聚乙烯塑料菌袋),121℃灭菌120min,25℃恒温培养48 h,确认灭菌彻底后使用。

在无菌条件下,将鸡腿菇液体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每袋原种培养基接种15mL液体种。接种后25℃避光培养18~20 d,菌丝长满菌袋,获得鸡腿菇的原种。

3 栽培技术

3.1 场地选择

选择林木茂盛、郁闭条件好、面积大、地势平缓的阔叶或针阔混交林,要求近水源、水质好、环境清洁。确定场地后清理环境,将林下的杂草和树叶等杂物烧掉或深埋。

3.2 栽培料处理

在6月底准备栽培种培养基的原料,播种前一周将栽培料闷堆、发酵。

栽培种培养基配方:豆秸88%,麸皮10%,石膏1%,石灰1%。

选择新鲜、无霉变、无虫蛀的豆秸和麸皮。按配方比例准确称好主料和辅料;将主料堆放在洁净的水泥地上,石膏、石灰拌匀后加到主料中,加水后,反复搅拌均匀,调节水分含量为60%。培养料堆成高1~1.5m、宽1.5~2m、长度不限的发酵堆,用木棒在料堆的中下部和顶部打孔通气,通气孔间距0.5m,最后盖上塑料薄膜保湿发酵。当料堆发酵温度达到60℃时,保持10h,然后翻堆。翻堆时使内外上下均匀,以便发酵彻底。经3次翻堆后,栽培料产生香味时即发酵成熟。

3.3 播种与发菌

播种和发菌宜选择在7月份,东北地区平均气温23~25℃时。

在林下作畦,开深20cm、宽1.5m、长度不限的沟,两沟中间留0.5m的作业过道,底面整平后铺料。采用层播法,每层铺料5cm,先在畦底铺一层料,拍实后将鸡腿菇菌种掰碎成鸽子蛋大小,均匀地撒在培养料上,用种量为培养料重量的2%~5%;然后铺第二层料拍实后再次撒菌种。最后一层撒栽培料,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湿,发菌期间每天1次掀开塑料膜通风换气,也可用木棍在料面上打孔通气。一般2~3周时间菌丝可长满料面。

3.4 覆土

菌丝长满培养料表面后即可进行覆土,土质以营养丰富,透气良好,持水性强的腐殖土为佳,pH7.0~7.5,厚度大约为2~3cm,土层薄厚均匀[7-8]。覆土后喷水调节土壤水分,以土面略有存水为佳。覆土后依然将塑料膜盖上,两周后菌丝在土中延伸,并有少量白色菌丝出现在土层表面,此时将土层上面的塑料膜去掉,进行出菇管理。

3.5 出菇管理

出菇期间,每天都应及时喷水保湿,注意勤喷、少喷,以土层不积水,但保持湿润为宜。子实体生长期间需要散射光,在弱光照下长出的子实体洁白、光滑、品质好,郁闭度高的林下光照条件刚好可以满足鸡腿菇出菇的要求。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林下的栽培环境相对于棚室而言,不存在通风不良的问题,有利于鸡腿菇的出菇。

3.6 采收与转潮

子实体七八分熟,7~10 cm长,菌盖包裹紧凑无松动时及时采收。采收时,用手捏住菌柄基部,轻轻旋转拔起,不留菇脚,菇脚坑用土填平,否则易生霉腐败,招致虫病。鲜蘑的贮藏期短,采后应及时鲜销、冷藏或加工[9]。头潮菇采完后,将菇脚、死菇清除,对缺土的部位及时补土,再浇1次重水,让菌丝重新恢复。两周后又可出第二潮菇,二潮菇的管理同头潮菇。通常1年可采收3潮菇。

[1]吴巧凤,刘敬娟,陈京,等.鸡腿菇营养成分的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05, 26(08):161-162.

[2]常明昌.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王栩,陈杰..鸡腿菇栽培工艺的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 2010, 30(02):103-106.

[4]沈海龙,林存学,杨玲,等.东北林区经济林树种资源状况、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 经济林研究, 2013, 31(02):160-166.

[5]张伍才,李上彬.果园套种大球盖菇栽培技术[J].食用菌,2012(06):47-48.

[6]吴尚军. 菌中新秀 鸡腿菇[J]. 北京农业, 2015(10).

[7]林如海. 提高鸡腿菇产量的栽培方法探讨[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7(03):277-279.

[8]侯红霞. 无公害鸡腿菇栽培技术[J]. 北京农业, 2013(36).

[9]贾蕊, 刘风兰. 鸡腿菇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 食品科学, 2006, 31(12):155-159.

猜你喜欢

鸡腿菇原种经济林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响应面法优化鸡腿菇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穷山沟铺就黄金路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