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汉字汉语研究》第三期

2018-01-24节振湘

汉字汉语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宴饮俗字六书

节振湘

读完《汉字汉语研究》第三期,总的印象好。读完一篇还想读另外一篇。

《汉字构形系统的发展与六书“转注”》,放在第一篇,当之无愧。转注问题,千年争论,一旦冰释。所谓转注,实在就是汉字构形由个体到群组发展这样两个阶段的第二阶段。这一点很具有启发性。我由此悟到,六书皆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体,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转注也是造字,反映了造字的系统性。而假借,则以不造字为造字,原无其字,因假借而有了这个字,也就是造字了。

《少数民族汉字族名用字考察》,新鲜,有不易见到的材料。《再谈“一沐三捉发”的“捉”》,争鸣文章,好。《汉语拼音化的反思》,有分量。我尤其欣赏《〈金刚经〉六种译本差比句式研究》。我以为这是属于研究汉语语法正宗那一类的,不是只借助于外国一种新兴理论来做中国作业那种赶时髦的东西。

萧旭先生评郑贤章教授的文章有深度。下面我多说几句。萧旭文题为《佛典疑难俗字补考》,所考十字,都是用了功夫的,言之有据,可供贤章教授参阅。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也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写出来不怕各位耻笑。

以上四条,得三点启示。

其二,“此字乃‘踳’改易声符的俗字”,关键是要悟出这个改易声旁。要出错也就错在这里。

萧的考证出色,我所佩服。但也要警觉,避免流于繁琐。

还要补充说说《战国楚竹书〈周易〉同词异字例释》,这是为文字学中一种新说服务的。这新说我还要学,插不上话。而就其中所论同词异字的类型说,我提供一种归不进哪一类去的情况,供作者参阅。上博楚简《周易》凡今传本作“亨”者,皆作“卿”,较真地说,是作“鄉”,一个表示宴饮的字。供给宴饮,谓之献,字作“享”;以此宴饮献神,谓之祭,于是有祭享之说。“享”便是“亨”了。而在随卦上六,“王用亨于西山”,竹简作“王用亯于西山”,字作“亯”。

我们现在需要真正继承中国语言学优秀传统而又有新时期特色的创新的社会主义的语言学。放眼全国,《汉字汉语研究》具备基本条件,有较多办成这样的理想刊物的可能性。

写于2018年10月12日

猜你喜欢

宴饮俗字六书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清初学者王育《说文解字六书论正》六书说初探
基于文献学的“六书”发展浅论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新出北朝墓志俗字例释
酒中日月
清水江文书疑难俗字例释(一)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古代文化典籍核心概念翻译的修辞选择——以“六书”名称英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