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江县森林质量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

2018-01-24陈申姣

中国林业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平江县乔木林纯林

陈申姣

(平江县林业局,湖南 平江 414500)

1 森林资源现状

平江县土地总面积411 806.2 hm2,林地面积288 196.5 hm2,森林面积260 273.0 hm2,森林覆盖率63.20%,活立木总蓄积量5 308 048 m3。历年来,平江县对林业相当重视,坚持“生态立县、林业强县、旅游活县”方针,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逐步上升。但从森林质量方面来看,全县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不到30 m3,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不到520万t,可见平江县森林质量比较低,亟待得到有效提升

2 森林质量评价

①林木生长缓慢,公顷产量不高。乔木林年均生长量2.30m3/hm2,为湖南省4.82 m3/hm2的47.72%,为全国4.23 m3/hm2的54.37%。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26.38m3,为湖南省53.40 m3/hm2的49.40%,为全国89.79 m3/hm2的29.38%,为世界129.00 m3/hm2的20.45%。人均活力木蓄积量4.74 m3,为湖南省6.97 m3的68.01%,为全国11.95 m3的39.67%。可见平江县乔木林生长缓慢,每公顷产量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②林分结构不合理,森林生态功能不强。全县杉木和马尾松面积156 620.3 hm2,占乔木林面积的79.24%。纯林面积154 980.9 hm2,混交林面积42 663.6 hm2,纯林与混交林比例为22:78。历年来人工造林树种单一,以松、杉等树种为主,珍贵树种和乡土树种发展缓慢;林木采伐周期短,大径材资源少;现有林分群落结构简单,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

③退化林普遍存在,森林固碳能力低。全县退化林面积48 653.8 hm2,其中退化人工林面积29 350.8 hm2。森林固碳能力平均为45.88 t/hm2,为湖南省77.79 t/hm2的58.98%,为全国91.75t/hm2的50.01%,为全球中高纬度地区157.81t/hm2的29.07%。近年来冰雪灾害、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受灾林分得不到及时修复,林分退化现象普遍存在。

3 森林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①注重造林,轻视抚育。上世纪后期,忽视混交林与纯林、阔叶树种与针叶树种、珍贵树种与乡土树种配置比例,提倡“高密度造林,提前郁闭,缩短轮伐期,培育中小径材”的造林方式,造林密度在3 000株/hm2以上,造成林分单位面积株数过大,小径材居多,加上造林后没有及时采取补植补造、割灌除草、间伐抚育等措施,导致林木生长缓慢,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②森林经营投入不足,林业科技普及不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代,经营主体只注重从山上获取经济效益,只受益不投入思想根深蒂固,部分林农凡是山上没收益没利润需要投入的事一律不干,大面营林投入主要靠中央、省级项目支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尚且不足,阻碍高标准高效益经营森林。对现有退化林最多采取简单的禁伐、禁牧、禁烧等封山措施进行保护,没有具体的综合修复措施,对过密过稀林分置之不理,“任其长”思想普遍存在。

③全周期森林经营意识不强,缺乏森林经营中长期规划。从森林发生发展到目标林相实现无整体计划,对森林经营没有制定中长期规划,全周期经营森林意识淡薄,是制约森林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4 森林质量提升对策

4.1 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中长期规划,实行分区经营

明确经营森林长远方向,制定经营森林策略,科学合理经营森林,是提高森林质量的基本途径。将森林经营方案落实到经营主体,具体措施细化到山头地块。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经营目的不同,对北部生态脆弱地区,培育以马尾松、青冈栎混交为主的严格保育的水土保持林;对东部地区,培育以杉木、枫香混交为主的多功能经营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和水源涵养林;对西部丘陵地区,培育以油茶为主的集约经营的经济林;对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等地区,培育以经营观赏树种、珍贵树种等为主的阔叶景观林。

4.2 加大森林经营资金投入,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

加大森林经营投入是提高森林质量的前提。除中央、省级财政支持外,县级财政应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支持各经营主体进一步造好林育好林管好林,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监管力度,最大限度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果。对林业工程项目,严格执行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工程质量绩效评价,对重点工程项目实行质量追究制。

4.3 加强人工林经营管理,优化林分结构

平江县人工林纯林多、树种组成单一,优化林分结构是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措施。按照近自然经营森林模式,加强人工林经营管理。过密林分,采取间伐抚育,清除干扰木和不良木;过稀林分,采取补植补造,促进天然更新。对于纯林,应以改变树种组成为主,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补植补造等措施,逐步向混交林发展;对于混交林,采取生长伐和疏伐等措施,调整林分结构,促进目标树生长。对需要修复的林分,采取抽针补阔、间针育阔、栽阔保针方法调整树种结构,促进合理林分的形成。通过人工补植补造、后期抚育管护、伐除非目的树种等措施,在原林地生态功能不破坏前提下,不断改善林分树种组成,最大程度发挥森林多功能效应,达到提高整森林质量目的。

4.4 严格保育天然林,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建立健全的森林管理制度,严格加强天然林保护,禁止一切商业性采伐,坚持保护与培育相结合,遵循天然林发展规律,通过人工措施促进天然林更新和优化林层结构,达到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的目的。

4.5 有序修复退化林,消除森林质量低下盲区

按照先重度、后轻度的顺序科学修复退化林。对受灾严重、林相极差、枯死木和濒死木较多的重度退化林,采取块状皆伐、林冠下造林等更替改造方式进行修复;对中度退化林,采取单株、块状等方式进行择伐修复,同时对林中空地进行补植补造;对轻度退化林,采取卫生伐、生长伐等方式,调整林分密度,提高林分质量。

总之,平江县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质量不高,森林生态功能低下。科学制定森林经营规划,明确中长期森林经营方向,增加林业资金投入,修复退化林分,调整森林结构,是提升平江县森林质量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平江县乔木林纯林
新罗区大池镇乔木林碳储量估算
抚远市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乔木林郁闭度与林下天然筇竹林分布及生长状况的关系研究
贫困地区县域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童心艺海炫彩未来
心中无戒堕深渊
平江县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挪用公款8700万的“一把手”
强制捐款
林分特征值六株木法测定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