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尺桡骨双骨折行康复训练护理对临床效果、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影响

2018-01-24连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前臂桡骨康复训练

连芬

尺桡骨双骨折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 临床治疗虽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预后效果较差。“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显示出了护理的重要性, 良好的护理质量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相关研究指出[1], 康复训练护理可以刺激患者的患病部位, 加大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使骨痂加快形成, 促进骨折愈合, 并且可以对组织肿胀起一定的消除作用,从而增加抵抗力,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以2017年2~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 旨在分析尺桡骨双骨折行康复训练护理后患者的前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取得不错成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0例。研究组男19例, 女 11例;年龄16~65岁, 平均年龄(32.19±11.94)岁;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5例, 闭合性骨折19例, 粉碎性骨折6 例。对照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17~67岁, 平均年龄(32.85±11.61)岁;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7例, 闭合性骨折16例, 粉碎性骨折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包括定期打扫病房, 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 并将绿色植物和鲜花放置于病房内, 使室内温度和湿度得到有效控制, 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 同时对患者进行感染预防、健康宣教、饮食护理、药物护理、活血消肿、监测生命体征及配合主治医师的工作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护理, 主要措施如下。①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②康复训练:采用健康运动训练手册或播放视频等方式向患者讲解康复运动训练的相关知识、锻炼方法、优势、注意事项等, 使患者增加对运动训练的认知, 从而提高配合度,更好地接受训练。在患者卧床期间, 指导与协助患者进行肘、腕等关节的训练, 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强度, 同时在患者进行主动运动时, 告知其动作需轻柔, 以避免碰撞其他部位;采用温度、湿度或硬度不同的物品刺激患者的感觉机能, 指导其进行手指活动或手掌张开等训练, 但训练时需保持合适的强度, 防止患者出现肿胀或剧烈疼痛[2];指导患者在进行关节抗阻运动时应首先轻缓旋转损伤部位, 若恢复较为良好, 再进行各关节的用力性抗阻, 可借助相关器械辅助锻炼。所有康复训练均以不加剧患者疼痛为原则, 每个动作均持续10 s后方可放松, 均持续训练15 min左右, 3次/d。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腕桡偏、腕尺偏、腕背曲、腕背伸情况, 采用本院自制的功能恢复评价量表进行评分, 分数越高则表示功能恢复得越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前臂功能评分比较 术后3个月, 研究组前臂旋后(46.14±5.45)分, 前臂旋前 (46.83±4.12)分, 腕尺偏(38.64±5.51)分 , 腕 桡偏 (2.96±0.84)分 , 腕 背伸 (66.71±4.42)分 ,腕背曲(68.03±6.85)分;对照组前臂旋后(36.75±4.17)分,前臂旋前(33.71±3.54)分, 腕尺偏(23.15±4.88)分, 腕桡偏(2.43±0.85)分 , 腕背伸 (50.67±3.83)分 , 腕背曲 (51.25±5.63)分。研究组的前臂功能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发生神经麻痹1例,功能障碍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发生神经麻痹3例, 功能障碍2例, 延期愈合1例, 关节粘连 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尺桡骨双骨折容易使患者出现骨折端重叠、移位等, 从而导致前臂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必要, 而预后效果与护理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3-5]。因此, 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3个月, 研究组前臂功能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护理可以加快骨折愈合, 增加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 从而防止一系列并发症发生。康复训练护理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患者前臂功能的恢复起着关键性作用。分析其原因, 常规的护理模式仅注重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和救治, 却未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运动训练指导, 严重阻碍患者的前臂功能恢复进程, 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康复训练护理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 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 促进良好预后[6-8]。主要体现为:①加强病房巡逻, 采用亲切、和蔼的语气主动与患者沟通, 通过心理沟通和指导, 实时了解和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 积极鼓励与支持, 并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成功的相关案例, 有利于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提高治疗依从性, 从而保持最佳状态接受治疗。②指导与协助患者进行手指活动、手掌张开和肘、腕关节训练及关节抗阻运动等, 并在康复训练的整个过程中, 告知患者训练需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有利于患者准确掌握训练知识和方法, 有效避免训练过程中的错误动作, 同时可以使患者在被动和主动训练的情况下加快前臂功能恢复, 亦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9,10]。由于受到样本量、时间等因素限制, 本研究未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分析, 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 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给予康复训练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加快患者前臂功能的恢复, 提高临床疗效, 具有可行性。

[收稿日期:208-03-28]

猜你喜欢

前臂桡骨康复训练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值的影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棉桶更换机器人前臂有限元分析及拓扑优化*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