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师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

2018-01-23黄海华

读写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人格培养语文教师途径

黄海华

摘 要 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学生人格。语文教师只有真正塑造好自己的人格,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人格。塑造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学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它是由教育的对象及教育过程的特点,以及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要求决定的。

关键词 语文教师;人格培养;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A,TH1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057-01

作为语文教师,只有真正塑造好自己的人格,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人格。就其本质而言,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语文教师内在素养和禀性的总和,是语文教师的知识、能力、情感、习惯、意志、气质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高度统一和集中体现。塑造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学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师,应该是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

一、语文教师应该培养人格魅力

(一)注重人格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传统。我国古代传统的语文教育追其根本,实际上是一种人格化的教育。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他所言的“求其放心”也是对完美人格的一种追求。孟子自谓“善养浩然之气”,由于“浩然之气”是由刚强之志统率,所以养气也离不开磨炼意志,砥砺品节。他心目中完美的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新国文》第三册第一课《读书》写到,“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读书”是为了“成人”。可见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对健全人格的认同与发展,自古语文教育皆注重人格培养,意识到人格培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教育应当“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最新修订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增添的目标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很好地秉承语文教育注重人格的培养的这种优良传统,而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要秉承语文教育的这种优良传统,就要求语文教师努力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

(二)教育的对象及教育过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具有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才能以自己的智慧、品德、修养等,做好学生的表率。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师首先自己就应当是这样的人。教师希望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品质,首先自己应当具有这样的品质。教师应当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丰富学生的学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让学生不令而行,心悦诚服,尊师敬师,乐而好学。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去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本身就是强大的教育力量。

(三)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要求决定语文教师具有人格魅力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必须确立教学新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可见,语文教师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很好的贯彻教学新理念,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创造性的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个充满人格魅力、深受学生爱戴的语文教师,可以更出色的完成这个任务,而一个毫无人格魅力、丝毫不能吸引学生的语文老师,要完成这个任务是不可想象的。

二、塑造语文教师人格魅力的途径

(一)语文教师要培养爱心、感情

有爱心的教师,就会使学生对其产生异乎寻常的向心力,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同和由衷敬佩。语文教师还要培养自己感情,会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情感作用,做到上课有情。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是优化课堂教学情境,烘托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催化剂。从某种意义上说,合格语文教师的第一要素,不是他的专业水平和基本功,而是他的人文情怀,具有人文情怀的教师,才有情,才能感染学生。

(二)其次语文教师应多读书,丰富内涵

知识渊博,让学生为之惊叹向往。内涵丰富的语文教师,使学生敬慕,从而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一个语文教师,应是内涵无限大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只会照本宣读的教书匠。语文教师只有博览群书,丰富内涵,才能真正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随时发散出来,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处处需要丰富渊博的知识,如教《荷塘月色》不懂音乐、美术,上《出师表》不读《三国志》,了解了三国历史,三国人物,是不大能上精彩的。一个语文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要博览群书,文艺性的,科学性的,哲理性的,都要涉及。一个语文教师,要关心民间疾苦,培养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要学会赏名画,听音乐,观自然风光,培养自己欣赏美,感受美的意识。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内涵,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语文教师丰富的内涵,是他具有人格魅力的基础。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只有真正塑造好自己的人格,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養好学生的人格,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胜任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E].北京.教育部,2001.

猜你喜欢

人格培养语文教师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析语文在塑造职校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优势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高校思政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格的养成途径探析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