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丰富情境构建诗意课堂

2018-01-23洪美珍

读天下 2018年15期
关键词:源泉动力学习兴趣

摘 要:走进诗词教学,扣响诗词的大门,如何讲究方法、运用方法,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诗词中,需要学习研究。我于不断实践中初尝诗词的甜,遇见诗词的美,挖掘诗词的魅力。

关键词:情境;源泉;动力;学习兴趣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写道:“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情境,带给学生的将是一种体验,一种探究,一种感悟。语文教学,走进诗词的殿堂,是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块宝贵的敲门砖。吟诗诵诗,停留在诗词诵读的表面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构建诗意课堂,为孩子们创设丰富情境,才能不就诗论诗,肤浅而片面。

《村居》是清朝高鼎描写的一首具有浓浓春意的诗歌,短短四行,朗朗上口。如何带领孩子们真正走进诗歌,感悟春之美,我做了些许尝试。

一、 未成曲调先有情——情境之趣,学生学习古诗引领的源头

趣,从走从取,快步趋之,积极向前,必有所取。在古诗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带领学生敲开诗词大门,使学生成为诗词教学的学习者。以执教《村居》为例,初学伊始,出示丰富多彩的春景图,学生的目光一下子就被缤纷美景所吸引,调动起了学习的心理情绪。教师顺势一问,这是什么季节的美景,学生既欢快又快速回答春天,将学生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图画中,并引出课题。学生有了图片的铺垫暗示,对于课题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起,奠定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美好课堂基调。

二、 蓬门今始为君开——情境之发,学生学习古诗深入的源泉

发于情,展开想象循序渐进引导,情境的创设就容易得多。古诗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意象,展开联想进入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中去。《村居》一文,诗中浅显直白借“草、莺、拂堤、杨柳、儿童”这几种意象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且烂漫的春景图。诗中一个接着一个的意象构成诗人表情达意的画面。诗人也正是借助意象以及由意象组成的意境来表达其情感,因此,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意象进入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真正领略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

师:孩子们,大屏幕中(出示春草图)出现了什么呢?

生:小草。

师:哦,这春天一到,小草就悄悄冒出了头啦。它好像在说……?

生1:春天来啦,我该起床啦。

生2:我要赶紧穿上绿衣裳,打扮得美美的。

师:孩子们,可不止小草。你瞧,黄莺也来了。它叽叽喳喳地唱着,又好像在说……?

生1:啦啦啦,春天来啦。春天来啦。

生2:我又开始忙起来啦。我得赶紧去孵小宝宝啦。

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孩子们一个个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的想象,在联想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诗人生动形象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画面,这无疑使得学生对诗文的意境产生了切身的、深刻的体会,进而与诗人沟通了对话,达到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三、 满架蔷薇一院香——情境“联创”,学生学习古诗持久的动力

情境“联创”即情境“联结与创生”。就诗教诗,是古诗词教学中常出现的错误。一节课内容中,停留在就一首诗的讨论与联想中,学生对于诗歌的认识就达不到广而有深度。因此,学会找到诗歌深层内在,挖掘与其相似的主题诗、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诗、不同作者同一表达思想的诗等等,通过联结与创生,比较或找其相似的意象、情感等,延伸学习,也更让学生感受到更多古诗的魅力。在执教《村居》一诗中,我们发现,诗人构建了一幅烂漫而有活动的春景图,其中,儿童更是使得这首诗活了起来,孩子的天真无邪的活动让春天的美,美得心醉。而儿童这一意象,也曾出现在不少的古诗中,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一首《宿新市徐公店》正是与《村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首诗歌,联结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对比赏读,发现两首诗歌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动静相宜。正是因为有了放飞风筝的孩子,扑蝶嬉戏的孩子,才使得春天更美了,才有了這一幅迷人的乐春图,才更令人陶醉。两首古诗的共同之处,浅显而易懂。而自然之美,童趣之乐,却不仅仅只有它们,由此引出《小儿垂钓》《所见》《池上》,四首共读,纵向拓展,诗歌教厚教广,孩子们学习诗歌的兴趣何愁没有呢?

师:学习了《村居》,老师不禁联想到了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宿新市徐公店》,谁能来背一背?

生:我来。(背诵展示)

师:你发现了吗?这两首诗相同点在哪里?

生1:都出现了“儿童”。

生2:都写了春天的美景。

师:是啊,有景有人,动静结合,让诗歌中写的春景更加迷人了。而自然之美,童趣之乐,何止是这两首诗的儿童陶醉啊。还有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所见》《池上》《小儿垂钓》,哪几个同学愿意背一背它?

生:我来。(背诵展示)

师:《所见》又写了什么?

生:一个小男孩骑在黄牛上唱歌,突然树上的蝉叫了,他想要抓住蝉,就停止了唱歌。

师:其他两首又写了什么?谁来背一背?说一说?

生1:我来。(背诵展示)《小儿垂钓》写了一个小孩子正坐在小溪边学钓鱼呢,有个路人来问路,他急得不应人。

生2:(池上背诵展示)《池上》写了一个小孩子坐着小船偷采白莲。

师:同学们,这几首诗,老师为什么放在一起呢?它们的共同点又是什么?

生:都有儿童。

师:四首诗中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么样的儿童呢?(出示表格)

教学至此,学生对于“儿童”这一意象的认识和了解又深入了一层,课内学习的链接和再升华,经过老师的点拨,诗歌神秘的面纱就揭开了。

总之,古诗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师生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在课程改革的牵引和推动下,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竭尽全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利用丰富的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我们要努力构建更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让他们在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参考文献:

[1]方莉.在诵读中领略古诗词的美[J].中国教育学刊,2018(06):107.

[2]时培升.古诗词教学与审美情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8(19):122-123.

作者简介:

洪美珍,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龙西小学。

猜你喜欢

源泉动力学习兴趣
轻型无人机起落架摆振问题简析
超市也是快乐的源泉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动力船
欢喜冤家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