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教师歌唱教学活动前音乐技能的准备

2018-01-23李强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学

李强

[摘要]歌唱活动一直是幼儿音乐活动中开展频率较多的教学活动。但从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教师更多的是去关注教学活动整体设计的合理与否,而把音乐技能的准备工作放在了“若隐若现”的位置。本文结合一线教师的经验反馈和对音乐教学活动的长期观察发现,教师在歌词、旋律、节奏和伴奏四个方面进行细致准备,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歌唱活动;音乐技能;教学

在歌唱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毫无破绽地把音乐美表达出来,倘若我们在歌唱的表达过程中敲错了琴键,唱错了旋律,孩子们极有可能会从满怀期待的神情中变得“流离失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技能这一环节上达到熟练,但我们口中的熟练都包含哪些方面,“熟练”的程度又该如何自我判断。本人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幼儿园音乐活动的观察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歌词准备

(一)乐句(歌词)准备。对于每一个教师而言,熟练掌握歌词内容这理应是必要条件。但在记忆歌词的过程中,教师们往往自以为能够完整背唱一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而实际上,在复杂的教学环境下,我们的准备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为此,教师在准备时可以作如下尝试。随机选取一句歌词,并当即演唱出来。注意,不要从头去唱,而是从所选部分开始演唱。如果几次下来,歌词、节奏和音高都比较准确,且记忆清楚,说明你已经对该曲的旋律比较熟练了。此外,我们也可以在准备时问一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你是不是能够分别以慢两倍和快两倍的速度背诵歌词;你是不是能够在给出某一句歌词后,很快回忆起上一句或下一句;你是不是能够给出某一段歌词后很快回忆相应旋律并演唱。

(二)创编准备。教师在设计活动中,有时会偏爱歌词创编这一环节,但创编前有必要了解创编对象的词性和结构。一般名词较形容词更容易回答,单词比短语和句子更容易被填充。教师在对词性了解后,要在记忆中存储足够多的相应材料,有时甚至对所创编歌词的字数还要有所警觉。一般在四四拍或四二拍为主的歌曲中,单词的填充以两个字或三个字为主,当然,有时四个字也勉强可以,但孩子一旦提到了无法适应歌曲结构的内容,我们就要做好“补救”措施。

(三)解释准备。歌词中的内容大都是幼儿已有的经验,但未必时时如此。歌词内容时常会因地域、文化等差异出现幼儿闻所未闻的内容。比如,在常人眼中最普通的“海滩”一词,对于西南或西北地区的小朋友来说可能会有理解困难。因此教师要细心发掘歌词中潜在的难点,特别是对歌词中孩子经验以外的内容,要做好相应的解释准备,让孩子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尽情玩乐音乐。

二、旋律准备

(一)乐谱准备。在这里是指教师能否熟练演唱乐谱,特别对于大班的孩子,在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谱和听谱的经验以后,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展示”唱谱“听觉材料,让其对乐谱的“库存”逐渐变得丰富起来。所以背唱歌谱也要纳入到备课的准备中,准备时也要考虑歌曲情感,并逐渐提升背唱速度和准确度。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背谱比背词更容易出現失误。

(二)情感准备。情感准备是指教师依据歌曲内容、词曲家的意图或者创作背景而作出的外显性的表达。通常情况下,教师会运用强弱、快慢两种基本的音乐要素对情感表达进行调节。实际上,除此以外,教师的肢体动作和面目表情同样对音乐情感的表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情感准备时,教师可以根据歌词内涵或情境对表情、动作、甚至着装等外在材料进行精心的设计,可以更好地让孩子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

(三)演唱准备。演唱准备在这里主要提及音色和音量的准备。儿童歌曲的示范虽然不要求教师严格按照专业演唱者要求来进行,但我们依旧要追求声音甜美和清亮的效果。除有特殊音响效果(如模仿笨熊的声音、模仿大鼓的声音等)的歌曲外,教师一般采用鼻腔共鸣的效果与儿童歌唱的音色是比较相接近的。另外,对于音量的要求一定要适中,有时要根据班级情况来定,歌唱活动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是儿童喊叫或者不出声音,如果在此之前了解班级情况,一定要控制演唱音量,甚至控制讲课音量,避免小朋友从无意注意中建立不恰当的音量感受。

三、节奏速度准备

(一)节奏准备。有节奏的朗诵歌词是介于常规诵读和演唱歌词之间的中间环节,是容易被忽视的好工具。特别对于那些节奏比较复杂,速度较快的歌曲而言,教师在有节奏地诵读歌词时更容易让孩子注意细节,解决歌曲难点。对于歌词节奏的准备我们可以借助节拍器,从每分钟60的速度逐渐快至90甚至100的速度,练习时先从朗诵开始,然后背诵。需要注意的是,追求速度的同时,语言情感也不能舍弃。

(二)速度准备。教师在节奏准备中需要考虑乐曲的难度和活动的整体布局,一般情况下,歌唱活动的设计都遵循由慢到快的原则。所以教师对歌曲演唱和伴奏准备时,要熟练歌曲慢一倍、快一倍伴奏。这样做一方面会让教师在教学操作时更加的游刃有余;另外一方面,孩子也能体验到不同音乐速度或节奏所带来的新鲜感,从而维持学习和参与兴趣。

四、伴奏准备

(一)和弦准备。通常情况下,幼儿歌曲伴奏的和弦搭配基本上以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以及属七和弦为主,但对于少数中、大型儿童歌曲(一般在16小节以上)来讲,歌曲的创作有时候缺少了明显的趋向性,因而要辅以六级和弦和二级和弦来增加和声的动力,从而推动音乐发展。这就要求施教者在熟练一、四、五级和弦后,增加二级和弦和六级和弦的训练,从而增强伴奏的效果。

(二)织体准备。柱式、半分解式和全分解式是幼儿歌曲伴奏中常用的三种伴奏织体。通常情况下,柱式伴奏特别能展示铿锵有力的效果;半分解和弦更多适合节奏轻快、明朗的歌曲;而全分解多适用那些情绪舒缓、表达唯美意境的歌曲。当然三种音型的表达效果并不固定,在有一定演奏基础的情况下,最好不要一种伴奏形式弹到底,多尝试不同织体的搭配,特别是在乐曲半终止和全终止出,要考虑歌曲的需要,提前做好收束工作。

(三)前奏(引子)准备。现有幼儿的歌曲谱面上有些是有前奏的,有些是没有前奏的。对于那些没有前奏的歌曲,我们通常可以截取歌曲尾部某一句作为前奏使用。前奏确定好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首先,前奏的速度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一般而言,前奏的速度就是小朋友即将要演唱的速度。对于新歌曲的前奏,我们可以适当慢一些,如果是复习旧歌曲,我们可以尝试加快一点速度;其次,对于初学的小朋友来说,前奏最后一个音如果能和演唱时第一个音保持一致就会降低演唱困难,当然,如果两个音之间是八度、五度,或者是大三度、纯四度的关系,唱起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而其他的音程关系需要教师们酌情考虑。

(四)调的准备。调的高低与否是关系儿童能否够准确把握旋律的重要条件。儿童在演唱歌曲时曲调过高或过低,会导致转调、躲避、喊叫甚至停止演唱等现象,从而影响歌曲的完整表达。此时对于调的准备就显得尤为必要。教师在确定好自己的上课班级后,了解该班所能演唱的最低音和最高音后,确定新授歌曲的音域范围,根据音域范围确定演唱的曲调。曲调确定好后,在伴奏练习时,最好不要只练习一种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所选调为基础上下浮动小二度去练习。如所选歌曲为E大调,那么在练习歌曲时最好也练习一下降E大调、F大调,甚至升F大调,练习降E大调是防止原定曲调过高,小朋友无法演唱;练习F大调和升F大调,是为了在儿童熟练歌曲后,逐渐提高儿童高音的演唱能力。

总而言之,无论何种准备,我们都必须在课前做好“熟练”的工作,此“熟练”并不是正常演奏状态下的熟练,而是尽可能超越原曲所给状态,包括超越原曲的速度、力度,有时候甚至还要有即兴创编能力等。我们需要达到的,就是在面对各种问题,任何干扰的情况下,都能准确唱(奏)出我们需要的旋律,以保证我们教学的有效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
「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
“以读促写”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听、看、想、说、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识谱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可以预约的雪》教学探索与思考
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