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冷思考

2018-01-23高翰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进校园国学校园

高翰

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統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强调,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必要性不容置疑,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进校园,更要始终在校园,长出新枝,结出硕果。

国家倡导文化进校园,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不过,现在一些地方的文化进校园却变得像是一场“大杂烩”:中医药文化、传统戏曲、国学、廉洁文化、法治等,几乎是一起挤进了中小学校门。一些学校的课表上增加了很多课程,学生要学习的文化太多,校园成了各路文化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学生原本就肩负着较重的学业负担,面对各种新文化课程自是应接不暇,觉得压力山大。此种情况下,这些文化课程也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另外,文化进校园,在不少地方也变成了“一阵风”,前门进,后门出,“水过地未湿”。因为,这些地方在收到各种文化进校园的指令后,或疲于应付,或消极应对,致使文化进校园没有落到实处,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标语上及应付上级检查上。

那么,该如何提升文化进校园的质度和效度,让优秀文化真正入脑入心,并在校园扎根呢?

首先,明辨良莠,避免传统文化传播误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推广时间不长,在现实中存在对传统文化定位理解模式的困境,并在进校园过程中,出现庸俗化、简单化、市场化的倾向,一些非传统文化被冠以“国学”“传统”的旗号引进校园,而真正的传统文化却难以进入校园和学生的视野。一方面是教育系统内部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无知无解,另一方面是投机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恶意曲解,借国学之名敛财。虽然传统文化进入了校园,但由于被过度包装和恶意消费,传统文化离人心会越来越远。因此,面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热潮要保持冷静思考,面对学生的热情与渴盼,更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鉴别甄选,去粗取精,明辨良莠,让真正纯粹的、积极的、能代表民族文化精髓的内容走进校园,走进学生。

其次,传统文化进校园避免浅尝辄止。青少年是极具创造性和创新型的群体,当这种创新型与创造性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之后,才能开出符合当代气息的文化硕果。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我国部分学校业已开展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重宣传、轻传承,重形式、轻内容,导致这一活动实效性不强、教育内容肤浅,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与这一项目的初衷背道而驰。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本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两次声势浩大的校园活动,其影响力和渗透力毕竟是有限的。学校只有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建立健全传统文化教学的长效机制;鼓励师生共学共研传统文化,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传统文化学习研究氛围,才能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再次,传统文化进校园应与学校现有教学体系做好整合。第一,与课程的整合。学校现有课程都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一门课程能够脱离文化而存在。我们可以将要增加的文化内容纳入相应的课程中,或者直接增加为课程内容,或者以本课程课外读本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课外读本学习方式相对自由,老师和家长都可指导,学校只要将文化内容纳入质量督查之中,效果也是有保障的。比如可以将戏曲纳入音乐课程中,国学可以分别纳入语文、思想品德、社会等课程中。第二,教材的整合。文化进校园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不同学段必须有相应的、系统的学习内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没有完善的课程方案指导,学校和教师在内容选取上难免会有偏差。因此,由权威学术机构对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整合,为中小学编纂符合教育方针和不同学段要求的教材都是必须的。在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百花齐放是好的,但没有规范,完全由学校和老师自主选择,流于形式和内容的偏狭则是不可行的。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博大精深的一部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本意在于通过现代教育让文化精髓产生新意,并有效传承下去。因此,进入校园的传统文化必须是去伪存真之后的精华,必须有持之以恒的长效机制,必须是与校本课程和本土文化深度融合的特色文化。只有做到这些,传统文化进校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为教育上底色”的切实之举。endprint

猜你喜欢

进校园国学校园
“垂”改成“掉”,好不好?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