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网络平台,广播主持人大有可为

2018-01-23周明南

视听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海阳音频主播

周明南

年前参加央视-索福瑞公司组织的会议,某位嘉宾在谈到付费音频产品大行其道时,不无感慨地说,在蜻蜓FM、喜马拉雅等互联网平台上广受欢迎的大V,如高晓松、吴晓波、罗振宇、蒋勋等等,极少是广播节目主持人出身。音频市场本来是广播独家占有的,为什么被业外的人抢占了先机?蜻蜓FM总裁钟文明2017年10月12日在广州举行的全球移动开发者大会暨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说出了原委:“蜻蜓FM的内容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广播电台内容,和媒体发生关系;第二个阶段是有声书内容,和出版社发生关系;第三个阶段是个人主播,和大V发生关系。目前,重点方向是做个人主播。”

全国2000多家电台,一个电台至少有20~30名主持人,总数达到5万之众,为什么这支大军中出不了广受网民欢迎的主播,出不了粉丝热捧的付费音频大V?问题主要出在这几个方面:一是体制机制制约。有些电台领导认为主持人做好节目,搞好活动,服务好听众,就完成了工作任务,主持人再去做音频产品,在互联网上搞直播,会分散精力,属于不务正业,浪费单位资源。因此,许多电台并不支持主持人接触网络平台,甚至硬性规定不准主持人在台外网络平台上发布音频产品,不准在直播平台上播出直播室画面。二是固有观念作怪。广播人以前一直认为,广播是靠声音传播资讯、与听众互动交流的,没有必要在互联网上发声做产品,露面做网红,过度曝光反而会消弭广播主持人的神秘感,削弱主播声音、个人形象的魅力,对广播发展有害无益。三是信心能力不足。广播人在新媒体爆发式扩张、攻城略地式的大举进攻面前,先是不以为然,后是束手无策。在绝大部分主播还没有确立互联网思维、树立媒体融合发展思想之时,新媒体已蔚然成风,掳走了传统媒体大量的受众,特别是追求时尚、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年轻受众。传统广播媒体要融合转型成为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新兴媒体,除了掌握融媒技术之外,最根本的是传播的内容能否适应市场需求,而在这一点上广播主持人准备不足,信心不足,能力不足。在某一方面有专业研究、深邃思想、独家观点的主持人并不多。

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广播人应敞开胸怀,放开眼界,热情拥抱互联网,树立在互联网上建设主流舆论阵地的信心和决心,鼓励广播主持人在网上发声出镜,树立新形象,创立新产品,为之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和帮助。这既是主持人个人品牌的网络园地,更是广播电台在互联网上的舆论新平台,是新时代广播的延伸和拓展,是未来广播发展的希望所在。

一、知识付费风口来临,视频直播风头正劲,正待广播主持人踊跃登场

互联网音视频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臻完善。只要有一台PC或者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制作音频节目,拍摄视频内容,进行剪辑配乐,制作成品节目,进行音视频直播。技术部门稍加培训,广播主持人就能上手。蜻蜓FM、喜马拉雅、映客、花椒等平台提供便捷的入口,方便主持人入驻平台,上传音视频节目,或进入直播间在线直播。

经过2017年付费音频、全民直播大潮之后,市场更加需要高质量的内容产品,这为广播主持人入场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在传播内容、方式、渠道、技术等出现重大变革的时代,在大V们钟情于开设音频节目的今天,广播人到了奋起直追的时候了。

二、双向互动,影响叠加,形成广播节目、音视频产品和主播形象三赢局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的主持人海阳成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海阳工作室。近6年来,他和他的团队策划运营的广播节目《海阳现场秀》,不仅在央广文艺之声晚高峰播出,还在全国近200家省市电台落地,听众累计近千万。该节目还在蜻蜓FM、喜马拉雅、阿基米德、中国广播等移动端平台播出,受到全球华人喜爱,收听点击量超过了5亿。《海阳现场秀》已实现了由广播节目向全媒体跨平台转化和跨越,海阳和山东卫视、辽宁卫视合作推出电视脱口秀栏目《语众不同》《海阳剧乐部》;在爱奇艺上线国内首档日播直播脱口秀栏目——《晚安朋友圈》;由海阳主演的中国首部反映广播人生活状态的话剧《频率》,两轮演出场场爆满;与优酷网合作的情景喜剧《牛人编辑部》,上线首日点击率突破30万人次。

海阳工作室抓住移动互联网勃兴的时机,将受众纳入平台之中成为粉丝、用户,线上线下齐发力,建立起“海阳董事会”粉丝团,并衍生出“海阳乐跑团”“海阳环球旅行团”“现场观演团”“私家车俱乐部”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社群,使粉丝自愿使用相关内容产品并参与各种互动和活动。2015年的“海阳粉丝节”,全平台宣推,全渠道营销,24小时吸引了30万人参加活动。

上海电台前几年组建团队,投入巨资,建设阿基米德APP,把传播渠道铺到互联网上,并利用网络平台延伸广播内容,组织听众参与节目互动,为各类活动召集粉丝,组建节目社群聚拢人气,扩大广播渗透力、公信力以及阿基米德平台影响力。上海时尚音乐频率“动感101”组建短视频团队“动感101TV”,早期为广播节目、频率品牌形象做可视化的宣传推广,后来陆续推出了《上海传说》《我爱问老外》《超无聊小锅》《越夜越动听》等栏目,特别是《上海传说》主打上海地区热点内容,关注本地话题,通过街访、请教专家来解答疑问,广受听众粉丝欢迎,点击播放量超亿。

国家电台、省级电台走在了运用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前列,一些地级市台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苏州电台几年前就开设了公众号,两微用户总数已突破230万,交通广播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粉丝数量分别达到近40万和111万,在听众转化成粉丝、用户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2016年下半年,苏州电台在融媒转型发展上动作不断,成果斐然,依托苏州广电总台的新闻客户端——看苏州APP,进行了多次视频直播活动。直播把广播主持人精彩的才艺表演,活动现场观众的激情互动,手术室内紧张神秘的氛围等等,真实呈现在观众面前,吸引了大批听众、粉丝观看,并与主持人进行弹幕互动。每次直播都成为当天苏城的热点话题。苏州音乐广播策划的12小时视频大直播——《空中梦想家》,点击观看人次突破120万;苏州生活广播组织的8小时直播——《你是我的座上宾》,点击观看人次达到90万;苏州新闻广播精心策划了系列视频直播——《匠心绝活》,每期一小时,向粉丝展示苏州各行各业心有工匠精神、手有传世绝活的典型人物,全方位介绍被誉为苏州胃镜第一人的医生、一年识破3000多块假车牌的交警、九十高龄的古籍修复师等,受到受众的欢迎,收看人次数以万计。在此基础上,新闻广播又策划了《手术风云》系列视频直播,广播主持人走进手术室,近距离展示医生高超精湛的医术,医护人员一丝不苟、医者仁心的精神风貌,神秘的环境,紧张的气氛,惊心动魄的镜头,每次都吸引10万以上受众观看点评。精彩的视频直播为宣传工匠精神,促进相互理解,弘扬社会正能量,扩大广播影响力、渗透力,产生了积极作用。

2017年3月,苏州广播进一步加快了与互联网融合的速度,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和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又进行新一轮的创新尝试,策划推出主持人视频直播品牌——《主播秀》,要求每一个主持人每月至少进行两场、每场不少于一小时的视频直播。广播主持人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从不知如何下手到自如应对,从简单的直播广播节目的制作到精心策划视频直播内容,迅速成熟起来。有的主持人深入交警处理违章的现场,有的来到工艺大师的工作室学艺,有的在现场秀自己的小提琴技艺,有的在出国度假时带着观众看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丰富的内容,吸引眼球的题材,逼真的现场感,加上主持人的高人气,使不少广播主持人成了正能量的网红而备受粉丝青睐,每次主播秀观众人次达到10万左右。2017年全年,苏州广播主持人共计直播主播秀1000多场,点击总量突破4000万,打赏金币近500万,有力推动了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创新发展,提升了广播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市场占有率。2017年苏州广播市场份额在2016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提高了2.43个百分点,达到了创纪录的84.81%。2018年,苏州广播的融媒创新之路将继续升级,在体制机制、产品打造、人员选择、技术升级、培训组织、平台拓展等方面发力,力争创造出更有网络影响力、市场号召力的融媒产品,并试水推出付费音频产品。

三、广播唯有不断创新,勇于否定自我,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和抛弃

今年2月初,谷歌发布了一条消息,将在2018年再次生产数千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并投入运营。这说明谷歌的汽车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到了实际运用阶段。这看似一条科技新闻,但实际上会给广播界带来颠覆性的影响。试想,今后人们去上班、参加商务活动、逛街、社交、郊游等,都不用自己开车,不用关心路况,坐在舒适的汽车后座,可以刷微信微博,可以拿着手机看视频,听广播不再是开车人的唯一选择了,人们必然会选择对他更有吸引力的媒介来消费。据央视-索福瑞调查,在家庭收听广播的人数在下降,在汽车上收听广播的人群在增加,当无人驾驶汽车充斥街道之时,广播的市场在哪里?

面对危机,广播人唯有紧紧拥抱互联网,勇于在互联网上发声、出镜,反复试错,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在内容策划、传播平台、产品类型、制作流程、互动交流等方面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产品规律、市场规律,广播才能在创新之路上融合发展,生产出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的新型音视频产品,在线性与各类非线性平台,在各种有形与无形渠道上广泛传播、深度传播、长尾传播,从而保持广播的影响力、渗透力。

猜你喜欢

海阳音频主播
海阳核电2号机组完成调停检修顺利并网
海阳地雷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海阳大秧歌为例
『人气』主播
第一次做小主播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我是小主播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