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天然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浅析

2018-01-23龚仕良指导老师陈天然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12期
关键词:陈老厥阴气机

龚仕良,指导老师:陈天然

(1.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跳伞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 成都610041;2.四川省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 成都610041)

陈天然主任中医师系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四川省第二届十大名中医,四川省第二、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成都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师从川北名医王柄如先生,从事临床、管理工作40余年。现将部分陈老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1 病证体药四结合观

病证体药四结合观[1]中,“病”包括中医病与西医病,指明确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并判断预后与疾病走向。同时必须联合辨证以明确此时该患者处于该病的哪一阶段或者证型。“体”是指体质,不同的体质感受相同的病因,症状不同,用药不同,预后也不同。如:西医的高血压病,中医的眩晕,病因病机为风、火、痰、瘀、虚所致。准确判断预后,如不及时控制与治疗,疾病可能导致中风甚至死亡。明确眩晕分型属于肝阳上亢、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瘀血内阻、风邪上扰中的哪种证型[2]。

2 有症辨证,无症辨病

当临床出现症与体检不符的情况,如体检正常,而出现睡眠障碍、抑郁、疲劳等错综复杂的情况,当有症辨证。当遇到无症可辨的情况,如体检查出转氨酶升高但没有临床症状的患者,直接按肝论治,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顾护脾胃,扶助正气,实脾是其重要法则,无症不是无证。可根据药物性味的差异和功效主治不同选取有降转氨酶作用的中药,根据体质不同,采取无症辨病的思路[3]。

3 抓住异病同治中的相同病机

不同的疾病在发展到某阶段会出现相同病机[4]。如生地四物汤用于血热兼湿热型皮肤病(痤疮、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等);四逆散治疗肝郁气滞型的肝功能异常、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肝硬化、脂肪肝、慢性胃炎、急性胆囊炎、胃神经官能症等。

4 总结三因致病与四川湿热病因的治疗

4.1 病因 因时的全球性气温变暖,因地的四川湿热盆地的地域环境,因人的喜食麻辣辛香,喜食肥甘厚腻的生活习惯,加上学习紧张、生活不规律,情绪易抑郁、焦虑,容易导致生湿化火。综上三因,最易导致湿热型体质的出现。湿性黏滞难除,易化火伤津,使得临证时困难纷扰。

4.2 治疗 对于湿热的治疗,上焦治湿宣散可从汗解,临证常用前胡、紫苏叶、杏仁。中焦陈老尤重脾胃,审气机升降出入,临证常用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以醒脾,重用薏苡仁,常用败酱草。下焦予以渗利从小便而解,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临证常用车前子、石韦、瞿麦。湿热需清热,化火需泻火解毒,辨证选用栀子、黄芩、黄柏、黄连等。化火伤津用祛风药,风能胜湿,辛温通阳,温能化湿,但要注意保存津液,辨证选用润燥、存津、养血作用的药物,如生地黄、石斛、天花粉、芦根、葛根、玄参、麦冬,既制约了升阳药的温燥之性,也能清湿中之热,治疗化火之热,达到湿热同治的目的。

5 疑难病尤重痰、虚、瘀、风

湿热治疗不当易聚湿生痰,是痰的成因之一;肺、脾、肾、三焦与津液代谢有关,是痰的成因之二。怪病从痰生,痰无处不在,日久易产生瘀血,病久正气易虚,患者症状反复出现。很多疑难病如肿瘤、免疫性疾病等,临证常采取扶正、化痰、活血的治疗手段,重视疾病的预后与判断,风邪无处不在,符合全身多靶点多系统损害的特点。综合考虑痰、虚、瘀、风的病因,可提前干预,阻止疾病进程。

临证时应治风、痰、瘀、虚[5]。如在癫痫、中风、顽固性的神经痛、免疫性疾病、肿瘤、皮肤瘙痒、顽固性失眠等多种疾病的某阶段,都会有痰、虚、瘀、风的问题。陈老治风擅长运用僵蚕、蜈蚣、蝉蜕、乌梢蛇、地龙、刺蒺藜、浮萍、藁本、白芷、浮萍等,治风的同时治湿,风能胜湿。治痰用枯矾、胆南星、浙贝母、竹茹、半夏、厚朴、茯苓、陈皮、甘草,取二陈汤之意;重用薏苡仁化痰健脾,胃健则杜痰源,根据痰的成因不同临证时对证用药以截断病因。治瘀擅长运用当归、丹参、鸡血藤养血活血,运用延胡索、乳香、没药活血止痛,运用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运用土鳖、穿山甲破血。

6 调气化与复形质并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阳化气,阴成形。”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气化与凝聚、分化与合成等相对运动,说明物质和能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生理上,精血滋养机体,提供能量物质,属阴,动则生阳,满足人体生存活动,也包括机体本身的运转。病机上,人体功能运动异常即需要调平“阳化气”。体质、能量、形质异常即需要调平“阴成形”。故需要调气化与复形质并重。

调畅气机升降出入[6]。中焦重肝脾。陈老善用四逆散,柴胡与芍药一升散一收敛,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芍药收敛而无敛邪留寇之虑,柴胡与芍药为伍,一升一降,气机升降条达。陈老善用3个泻心汤,以寒热同治、升降平调、补泻兼施的方法调理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异常所致的痞证。另外,呼吸系统经验方麻杏前胡饮中的麻黄与杏仁、桔梗与厚朴宣畅气机[7];苓夏五味汤中的法半夏与五味子、细辛与诃子,辛散以开与酸收以阖兼顾;虫药加白果调理气机出入[8]。

复形质的思路可以巩固治疗成果,临证时可根据具体的脏腑生理功能顺势而调之,为气化做好能量储备。如疾病影响的是肾藏精,陈老用地黄类方、二至丸、六味地黄丸等;疾病影响的是肝体阴藏血而用阳的生理功能,陈老则重用白芍至50 g,起到复形质的作用。

7 寒湿痛痹的三阶段思路

初期风寒湿邪闭郁肌表,膀胱经受邪为太阳表证。中期寒邪直入厥阴血分,以厥阴肝为主,可兼有表证,属于太阴、厥阴。肝藏血,体阴而用阳,受邪则肝不能主宗筋而束骨,出现相关证候,其中寒、湿邪可导致“阴成形”,集聚成痰闭于关节,湿性黏滞,痹阻经筋,则机关不利,出现关节疼痛,湿邪致阳不化气,导致功能活动受限。寒邪直入血分,如若其人体虚,寒邪可以长期藏于血分,疼痛缠绵难愈。后期邪入少阴,以肾为主,可兼有表证,属太阴、厥阴。肾不主骨,出现骨的相关病变,如骨不正筋不柔、易多变证、邪气潜伏、夹痰湿瘀、病势缠绵等特点。

初起痛痹可选风池、风门、大椎,用泻法,选膀胱经穴相配,寒重用灸法。中期可针刺肝俞、膈俞、血海,用泻法。后期邪入少阴,可用补法,如灸肾俞与关元。夹湿可选脾俞、阴陵泉、三阴交。

寒入厥阴,血分易夹湿,因此陈老创建经验方四物除湿饮。组方:当归、川芎、桂枝、白芍、附片、细辛、薏苡仁、白术、甘草。寒痛甚加制川乌、制草乌;下半身肢痛加独活、川牛膝;上半身痛加葛根、羌活;瘀血加丹参、乳香、没药;屈伸不利加伸筋草、秦艽;顽痛夹风、久病入络加酒乌梢蛇、蜂房;预防疾病入肾可选续断、盐杜仲、补骨脂、乌药、桑寄生。

猜你喜欢

陈老厥阴气机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厥阴病篇再论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老人越不动越不想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的长寿经
心态·读书·运动
便携电子打气机
从厥阴之义论厥阴病❋
唤醒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
陈伯老同志的“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