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伯未研究《黄帝内经》的方法与特色❋

2018-01-23农汉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内经黄帝内经原文

李 楠,农汉才,高 飞

(1.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 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秦伯未是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尤其对《内经》有深入研究,故有“秦内经”之美誉。既往有大量的文章总结他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但其研究《内经》的具体方法却鲜有论述。笔者将有关《内经》的著作与论文逐一分析,发现他除了依托深厚的传统文化与中医学底蕴外,更有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使其在《内经》研究领域独树一帜。本文拟对秦伯未研究《内经》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求为学习、研究《内经》提供思路与借鉴。

1 中西方法互参,构建学术框架

古代研究《内经》的方法归纳起来大体包括4个方面,即文字校勘与注释、分类研究、专题研究、临床病证研究[1]。民国时期,中西医学思想产生了激烈碰撞,在中医科学化思潮影响下,当时许多医家开始倡导并尝试用西医知识阐述中医药理论,或用科学方法研究整理中医药传统知识。这一过程中,中西医学在思想体系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成为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部分学者简单地将中西医学知识堆砌在一起,或简单地引用理化试验结果验证中医知识,虽然在局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学术体系的整体性。秦伯未则将中西治学方法有机结合,推进了《内经》的研究进展。

秦伯未早期的研究以传统方法为主,如训诂为主的《读内经记》(1928年),分类研究的《内经类证》(1929年),专题研究的《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1932年)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在分析文字含义、理解经文内容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研究《内经》的基础,但逻辑与分析则非中学之所长。秦伯未借鉴西方的科学方法,在归纳分析问题时更加条理分明。如病机十九条这一专题,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其中以刘河间研究最为深入,并据此提出火热论的学术观点。秦伯未则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先分析后合并的方式,对这一专题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全面梳理。上卷分析研究,对病机十九条原文逐条考证分析其学术内涵,下卷合并研究则通过原因统计、是非审核、补充商榷、各家学说等章节对相应问题加以辨析。其运用统计数据阐述问题的方法以及各家学说综述的模式,均为当时较为流行的研究方法。他将其与中国传统研究方法有机结合,成为全面立体阐述《内经》学术思想的有效工具。

随着研究的深入,秦伯未进一步借鉴西医的学科体系,对《内经》记载的医学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其代表作《秦氏内经学》(1934年)由此诞生。该书系秦伯未为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编写的讲义,为适应当时的院校教育模式和便于理解与学习,《秦氏内经学》借鉴了当时西医的框架,设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治疗学、方剂学、病理学、杂病学等7个章节,将《内经》相应条文分门别类重新编排。从形式上看,《秦氏内经学》亦属于传统的分类研究,但所异者为分类方法突破传统模式,融会了西方医学的学术体系。尤为紧要者,《秦氏内经学》奠定了此后中医院校《内经》教学的基本框架。

1956年,秦伯未开始撰写《<内经知要>浅解》,虽然名为浅解,但其内容却十分丰富,形式上也完全采用“分条纂述”的编排方式。每一章节有解题,其后对原文逐条剖析,下列语译、名词浅释、体会、应用、补充等条目,在阐发原文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提要钩玄,并结合临床阐发个人学术观点。

秦伯未的研究在形式与方法上大量借鉴西方科学,但从未忽视传统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其研究以传统文本校勘注释为基础,借鉴西学方法与框架,也是为了更加明确地阐释《内经》的文字内涵与学术体系。

2 注重比较辨析,反对盲从偏信

自《内经》成书以来,历代注释汗牛充栋,其中不乏名家。这些注释为后人研究《内经》提供了线索与思路,但同时也成为后人难以突破的壁垒,在某些时候成为学术发展的阻碍。秦伯未在参考历代名家注释的同时,没有盲从偏信,而是在比较辨析各家观点与《内经》原文的基础上,对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俞在腰股。”王冰注:“须腰为肾府。”秦伯未则认为:“腰疑当作臂。[2]”即原文应当是“俞在臂股”,其依据则来自上下文。原文是这样记载的:“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冬气者,病在四肢。”从“故”字来看,这段文字的上下文具有因果关系,所以上文“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与下文“冬气者,病在四肢”相互对应。秦伯未所改的“臂股”恰好与下文“四肢”对应,其见解有理有据。

又如《素问·汤液醪醴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秦伯未发现全元起本作“精神进,志意定,故病可愈”,两者含义截然不同。《太素》则作“精神越,志意散,故病不可愈”。对这些异文,他再次上下文互参,并结合医理推断全元起本为长[2]。其原文如下:“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针石之道,显然应该是“精神进,志意治”才合理,而下文“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显然是对前一句的转折。秦伯未文本与医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亦值得称道。

3 结合临床实证,不尚理论空谈

《内经》作为中医经典,指导临床是其重要作用之一。秦伯未在研究《内经》过程中,对临床问题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十分关注临床问题的研究,《内经类证》搜罗《内经》出现的疾病44种,病候310种,是对《内经》所涉及病证进行的全面分类整理;《秦氏内经学》的大部分章节如诊断学、方剂学、治疗学、杂病学也均与临床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秦伯未在阐发经文时亦注重从临床角度展开分析。

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对于这段文字,一般多从养生防病角度理解。秦伯未则指出:“虽指养生,实际含有预防意思,在治疗上是外感和内伤两类病的分界。懂得这大纲,诊察时应先考虑是否有感冒,并询问其有否受到精神刺激等,备作参考。[3]”其观点显然是从临床角度出发的。

又如《素问·金匮真言论》:“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秦伯未认为:“这些分法,似乎空泛,但中医在临床上却依靠这些理由解决了某些不明原因的病证。例如虚弱性和消耗性的发热症,有用甘温退热法,是指白天热、夜间退尽的一类,也有用甘凉退热法,是指夜间热,白天不热一类。”由于篇幅所限,后面大段关于临床用药体会的文字不一一列举。由此可见,即便是我们眼中最普通的理论探讨,在他看来都与临床应用有着密切联系。

4 结语

秦伯未先生在研究《内经》过程中,融会中西不同方法,在深入辨析文本的基础上,不落前人窠臼,能够提出个人见解。在文本校勘与注释中,善于比较各家观点,特别是从《内经》自身文本中寻找依据,所得到的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他从临床应用角度解读经文的独特视角,也令人耳目一新。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与学术视角在当今的《内经》乃至中医理论研究中仍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值得学习与效仿。

参考文献:

[1] 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435.

[2] 秦伯未.读内经记·秦伯未讲内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13.

[3] 秦伯未.内经知要浅解·秦伯未讲内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310.

猜你喜欢

内经黄帝内经原文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