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胀”“满”释义辨析❋

2018-01-23陈龙娇黎敬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水湿病位灵枢

陈龙娇,黎敬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广州 510000)

胀”“满”二字在《内经》中频率非常高,通过还原原文语境,笔者发现此二者单字均可表达“胀满”意,亦可称“满胀”,但又有诸多差异。

1 相同

“胀”“满”单用,意同“胀满”。如《灵枢·杂病》:“腹满……腹向向然”,与同篇中“腹胀,啬啬然”意同;《素问·腹中论》:“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中“满”“胀”二字互文,均形容胸腹满闷壅实。

“胀满”意为“壅实满闷的不适感”,常用指胃脘腹部,在《内经》中共出现8处。如《素问·厥论》“下虚则腹胀满”、《灵枢·经脉》“胃中寒则胀满”、《素问·标本病传论》“胃病胀满”、《灵枢·癫狂》“厥逆腹胀满”。还可用于形容肺部,如《灵枢·经脉》“肺胀满,膨膨而喘咳”。

“胀”“满”均可形容脉络实大貌。如《素问·大奇论》“心脉满大”、《灵枢·胀论》“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为经脉胀满;《灵枢·癫狂》“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为络脉显现。

2 差异

2.1 脏腑病位不同

病位上二者习惯形容脏腑的不同。肝病作胁满,如《素问·标本病传论》“肝病头目眩,胁支满”、肺病传肝“三日而胁支满痛”。肾病作腹胀,如《素问·标本病传论》肺病、肝病传肾均“五日而胀”、膀胱病传肾“五日少腹胀”,再如《素问·刺要论》“肾动则冬病胀腰痛”。胃病作胀亦可作满,如《素问·标本病传论》脾病、膀胱病传胃“一日而胀”,肾病传胃“三日腹胀”,病先发于胃“胃病胀满”。

2.2 满因湿,胀因气

病因上“胀”者从肉,突出气体对腔壁的压迫。《灵枢·胀论》中阐明了胀之因:“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胀的本质是因为厥气上逆,营卫之气留止不行,加上寒邪随厥气而上行,正邪两气相搏。

“满”者从水,有水湿的特性。如《灵枢·杂病》:“小腹满大……小便不利”“心痛引小腹满……便溲难”,因为气化失常引起水湿停滞,腹满伴随小便不畅。《素问·脉解》“物盛满则上溢”也体现了水湿的流动性。因此,脾胃中焦为运化水液失常则“中满”,不称“中胀”。

2.3 满兼胀,胀不兼满

症状上满者“盈溢也”[1]。所谓盈,“满器者,谓人满宁(贮)之,如彉下云满弩之满”,此意同“胀”,

即《灵枢·胀论》所云:“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乃体腔被充满的膨胀感,腔壁受到挤压而引起胀甚至胀痛的主观感觉。如《灵枢·胀论》“胁下痛胀”,可由问诊得知,触诊可有被抵抗感,拍之有声,按之或痛。

所谓溢,“器满也,谓器中已满”[2],指内容物上溢甚至溢出,有“盈”的基础,重点在“上溢”的症状,“胀”无此意。如《素问·脉解》:“物盛满则上溢,故呕”,引申至《灵枢·经脉》:“人中满则唇反”形容人中沟上凸之意,均不可以胀替。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胀腹大,皆属于热”,也指出满因于有形之湿,而胀多因于无形之气。

2.4 满亦可为生理义

满可作“充满,丰满”,可作生理的“充足”解。如《素问·五脏别论》:“满而不能实。”《灵枢·岁露》:“月满则海水西盛。”《素问·五常政大论》:“草木条茂,荣秀满盛”。满亦可作客观的“足够”意,如《灵枢·骨度》:“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素问·五常政大论》:“地不满东南。”《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以上“满”之二用是“胀”不可替的,胀多含病意。

2.5 通假字

“满”通“懑”,滞意[3]。如《素问·热论》:“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烦闷滞涩意。

综上,“胀”和“满”多数情况下可通用,可合称“胀满”或“满胀”,均有壅实满闷之意,可用于形容胃脘腹部等空腔脏器,亦可形容脉络,但在病位上肝病作“胁满”,肾病时作“腹胀”。病因上,胀因气,满亦可因湿。症状表现上,“满”除表达“胀”之膨胀意外,还有“上溢”意,因此满必兼胀,胀不兼满。另外,满还有生理的“充满”和客观的“足够”意,亦作“懑”之通假,这都是“胀”未涵盖的。

参考文献:

[1] 许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2.

[2] 周海平,申洪砚,朱孝轩.黄帝内经大词典[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909-910.

猜你喜欢

水湿病位灵枢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华池林区水湿盐碱地及适生树种调查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好事近·中秋感怀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
采采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