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76年洛克希德公司行贿案与美日关系
——基于美国国家安全档案的初探

2018-01-23顾雨汀

珞珈史苑 2018年0期
关键词:洛克希德自民党丑闻

顾雨汀

1976年2月,美国参议院下属委员会发布报告,揭露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 Corporation)为提高其L-1011式多用途飞机等产品的海外销量,向日本及意大利、荷兰等国家的商人和政治家提供了巨额的贿赂,成为涉及范围广、调查耗时长的“洛克希德丑闻”(Lockheed Scandal,以下简称“洛案”)。丑闻一经曝光,众多涉事国家在政治上与社会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日本。这一事件使得日本政界和社会一片哗然,在1976年的国会中掀起了极大的争论,并使自民党深陷长达一年的政治丑闻中。除了执政党自民党受到反对党指责之外,部分政界高层,如前首相田中角荣、右翼领导人儿玉誉士夫(Yoshio Kodama)遭到了指控。最终1983年以田中角荣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的结果为洛克希德贿赂案件画上句号。关于这一事件的国内外研究大致为: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于这一事件与日本政治的关系,①该事件对日本政治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有:Hans H.Baerwald,The Lockheed Scandal and Japan Politics.Asian Survey, 1976(16); Michael Blaker,Japan 1976: The Year of Lockheed.Asian Survey, 1977(17), pp.81-90; 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中村政则:《日本战后史》,张英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以及与1977年《美国对外腐败行为法案》(Foreign Corrupt Practice Act)的关系,②Frank Badua, Laying down the Law on Lockheed: How an Aviation and Defense Giant Inspired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of 1977.Accounting Historians Journal, 2015(42), pp.105-126.但对于这一事件和美日关系之间的关系只作简单提及。而国内尚未出现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那么,在这件丑闻的调查过程中,双方对“洛案”的态度是否相同?又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对双方的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试图利用最新解密的美国国家安全档案,以作者现有的能力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初步的论述。

一、“洛案”对美日的不同影响及双方的处理办法

1976年2月4日,洛克希德公司自1958年向日本政界行贿,涉案金额达30余亿日元的丑闻被曝光,美日两国国内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但具体来看,这一事件对两国的影响并不相同,其处理方式也随之不同。对于美国而言,这一事件使得洛克希德公司的声誉遭受重创,但是从政治角度而言影响远不及日本。这种贿赂行为在商界普遍存在,并被认为是有必要的。正如洛克希德公司行政主管在美国参议院做出的证词所言,这种资金的支出对当前及未来的对外军火销售,乃至对美国的对外政策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是有这样的“支出”,洛克希德公司的海外销售额从1970年的1.46亿美元,增长到1974年的6.5亿美元。①Frank Badua, Laying down the Law on Lockheed: How an Aviation and Defense Giant Inspired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of 1977.Accounting Historians Journal, 2015(42), p.114.而若停止这样的支出,美国公司在海外市场所占份额将会减少。同时公司相关人士声称日本官员暗示他们这种“支出”是必要的。②U.S.-Japan Relations; Include Summary, May 12, 1976, JU01984,Digital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DNSA).另外,美国公司向其盟友提供军火,强化了其盟友的国防力量,这也是推进西方民主的重要一环。因此,这种“支出”行为虽使得洛克希德公司因不正当的商业竞争遭到大量指责,但对其他方面,尤其在政治上影响较小。

不过这件在美国人看来未在政治上有太大影响的事件,在日本政界及社会则掀起了轩然大波。在事件爆发之前,三木内阁就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其成立时的民众支持率就远低于田中角荣内阁上台时的支持率;加之三木武夫为“净化政治”而修改禁止垄断法的做法在党内出现巨大的分歧,甚至出现了反对的声音。③王振锁、徐万胜:《日本近现代政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09~310页。而“洛案”的突然爆发更使其内阁陷入困境。尤其2月6日该公司副董事长A.C.库钦(A.C.Kotchian)在美国外交委员会会议上作证声明,其公司为推销客机,通过日本丸红商会的伊藤宏、日本右翼领导人儿玉誉士夫等人,向日本政府高层行贿。④林存柱、沙舟编:《世界政坛丑闻内幕》,山东人民出版2005年版,第191页。这间接地暗示了日本执政党自民党中的一些高层人士也直接涉嫌受贿。由于此事件受到社会极大的关注,时任日本首相的三木武夫以事关日本政治声誉的名义,下令彻查此事。特别是由于被指名的涉案人员矢口否认,日本法务省通过国内途径的调查受阻,因此希望寻求美国的合作。尤其是在材料的递交问题上需要美方的大力配合,双方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涉。

在交涉中,美日在对受贿者名单的公开问题上产生了一定的分歧。日本政府希望美国能公开日本受贿官员的名单。由于在美国外交委员会会议上,洛克希德公司副董事长库钦的证词中已经提及了有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的官员参与其中,这一消息传到日本,更降低了民众和反对党对执政党的信任度。由于案件涉及了自民党内部,民众和媒体对审判公正性提出质疑,认为不如公开所有的材料以便监督。大多数日本人希望能够公开名单来保证审判的公正。①Lockheed—Current Developments, March 29, 1976, JA00135, DNSA.因此舆论要求公开包括受贿官员名单在内的所有相关资料,将此事件追查到底。而此时日本政府正因其未能获得更多相关资料备受指责。另外,如果美国没能按照日本的要求提供名单等相关材料,将会被视为与日本政府联合包庇自民党官员。②Lockheed Affair, February 12, 1976, JA00128, DNSA.因此,在2月1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日本首相三木武夫表示日本政府要求美国有关机构提供所有相关的材料,包括受贿的政府官员名单。③Lockheed Scandal: Analysis of the State of Play, February 20, 1976,JA00130,DNSA.2月23日,日本国会将上述内容作为一项决议发布。而美国并不希望过早地公开这份名单,认为日本的要求将美国置于了两难的处境中。美国不愿意过早公开,首先是由于案件正在调查中,不适合过早地曝光,否则可能导致判决的不公正。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对涉案材料的保密也是为了保护被审判者的权利。

双方之间的分歧使得其高层之间就名单的公开和递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涉。2月24日,三木在给福特总统的信中进一步阐明了希望公开名单的原因:认为若是不能够公开受贿者名单,日本的民主制将会受到致命的打击。因此日本首相希望美国能够提供关于涉案高层人员名单等相关材料,并且将以这份名单为依据进行公开调查,认为这将有益于日本的民主政治和美日两国的友谊。④Lockheed Scandal, Letter from Japan Prime Minister, February 24, 1976,JU01977,DNSA.日方领导人一开始希望以向社会公开的方式调查,可见对此案之重视和调查力度之大。但这一请求遭到了美方的回绝。3月5日,三木首相的个人顾问小松平泽(kazushige Hirasawa)在会见基辛格时,试探性地询问,自己是否可以先获得这些材料以方便日本政府进行公开调查。这一要求遭到基辛格的明确拒绝,并在谈话中多次强调需要递交这些材料的唯一条件就是保密。①Lockheed Affair[Meeting with Japanese Columnist Kazushige Hirasawa],March 5, 1976, KT01905, DNSA.而3月12日在福特总统给日本首相的正式回信中,总统也表示美国不能够立即向日本公开这些材料,并进一步阐述了原因。首先,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为SEC)正在对洛克希德公司进行调查,按照法定程序在调查完成之前,该委员会都不得公开这些材料。②Lockheed, Presidential Letter to Prime Minister Miki, March 5, 1976,JA00131,DNSA.此外,若在这些材料被证实之前公开,将使判决有失公正,也将损害被曝光者的权利。美国总统有理有据地拒绝了这一要求,日本方面也没有进一步地反驳。美国不直接公开受贿者名单的做法,也防止了未经确认的名单被曝光,避免了事态的扩大。因此,该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日本执政党的认同。

二、美日双方在移交材料上的共同应对

虽然按照美国的相关程序,美国不能立即向日本公开受贿者名单,但在双方的信件来往中都表达了要建立反贿赂行为共同应对法案的想法,而且考虑到日本社会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美方愿意积极配合日方的调查。合作的直接成果,即在双方3月24日签订的日美政府间司法互助协定(Justice-to-Justice Agreement)中,规定了如下内容:(1)双方将通过相关机构进行直接交涉(而不是通过外务省与国务院);(2)双方政府都将尽最大努力提供相关材料;(3)提供的相关资料只能用于相关司法机构及司法程序;(4)除司法用途外,这些资料必须严格保密等。③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19页;具体的规定见 Hans H.Baerwald,The Lockheed Scandal and Japan Politics.Asian Survey, 1976(16), p.823.日美司法互助达成的同时,也确立了保密原则。因此通过这个协定,大部分材料在该协定生效后就被移交日本法务省。日本政府也严守协定,并未泄露相关信息。①Meeting with Japanese Diet Delegation, April, 1976, JU01981, DNSA.虽然这一协定约束条件多而且程序繁琐,但也可以看出美方司法机构在向日本当局提供材料这一过程上中做出了不小的努力。双方根据这一协定,其联合调查也逐步开展。

但这一司法互助协定还是遭到了日本国内反对派以及民众的抗议。由于丑闻出在政界内,民众与反对党对政府信任度下降,还是要求此案公开审理,尤其是将受贿的相关人员公开;同时要求美日两国对达成的这一协定重新谈判。而日本政府拒绝对协定进行再修改,但是为了减少民众和反对党的不信任,同意派特使以及代表团访美来监督调查。因此5月5日,日本前外相木村在与基辛格共进早餐时私下里告知他,鉴于此事件给日本社会带来的震动,日本国内将推迟开庭审理。同时日本将派出前联合国大使斋藤先生担任特使并携国会代表团访美,希望美国对这一行动表示理解。基辛格表示欢迎特使以及国会代表团的到来,但强调了这也不会改变双方已签署的司法互助协定,即特别强调要保护这些材料的机密性。②Meeting with Toshio Kimura on Lockheed Affair, U.S.-Japan Relations, and U.N.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May 5, 1976, KT01942, DNSA.日本派出了代表团于5月17日访美。而美方的目的即要说服代表团从法律角度上理解相关资料保密的必要性。要让代表团了解到若公开所有的资料将左右调查的走向,同时也损害了被公开者的个人权利。③Meeting with Japanese Diet Delegation, April, 1976, JU01981, DNSA.除了强调以上两点公开材料的弊端,为应对代表团可能提出的问题,如美国为何不响应日本国会提出的关于完全公开洛克希德公司相关材料的问题,美国也事先作了准备,认为如同其他涉及此案的国家一样,与日本法务省的合作将是处理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因此此次接待代表团的目的,就是使代表团相信无论是美国处理此案,还是与日本联合调查都将严格遵循司法的公正性。虽然没有代表团访美时的记录,但从日本驻美大使文彦(Fumihiko Togo)的反馈中可以看到代表团对这次访美以及美国处理“洛案”的方式基本上是满意的。①Meeting with the Japanese Ambassador Fumihiko Togo, May 27, 1976,JU01988,DNSA.

在双方签订的司法互助协定的帮助下,日本对该案的调查进展顺利。10月15日发布的临时报告显示,截至该日期,检察官调查了136个不同地区,收集了66000份相关证据材料。而该案件被调查人数约460人,其中包括17名国会议员,以及政府官员和民众。其中18人被逮捕,16人被控告。②Lockheed Interim Report, October 15, 1976, JA00140, DNSA.最令人震惊的是7月27日,日本前首相、前自民党领导人田中角荣因涉及该案被逮捕。这一消息使得日本政界及社会受到极大的震动,因而自民党也面临其建党以来最大的危机。③Lockheed Interim Report, October 15, 1976, JA00140, DNSA.

虽然这份报告还是遭到了国内反对派和媒体的批评,因为三木武夫的实际行动与其最初承诺要将资料全部公开的目标不相符。但从田中角荣被捕这一结果来看,反对党、民众及媒体对于资料不公开会造成司法的偏袒这一担心似乎多余。整体上来看,在应对洛克希德事件上,美日双方达成了一定的合作,相关材料也在保密的前提下由美国转交给日本,推动了日本国内对于这一案件的调查。虽然日本国内在对资料公开这一问题上争议颇多,使得在这一问题上与美国的交涉也相对较多。但是双方都严格遵循签订的司法互助协定,在调查过程中对相关资料进行了严格的保密。

三、洛克希德行贿案对美日关系带来的影响

从事件开始到结束,双方都极力声明这一丑闻并不会影响两国的关系。在事件曝光之初,双方的信件来往中都提到了这一事件将不会影响美日两国长期建立的友谊。在美国国家安全局5月12日评估美日关系的报告中,反而认为在这一事件之后两国的关系将会加强。④U.S.-Japan Relations: Include Summary, May 12, 1976, JU01984,DNSA.

实际上,两国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几经波折。在20世纪70年代初双方关系出现了较大的危机。首先,在尼克松政府上台后,他开始从根本上转变美国的外交战略,与中国展开了秘密接触。特别是在公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华的所谓“尼克松冲击”,震撼了全世界。日美关系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中美关系缓和的冲击。其次,双方在经济贸易上出现了较大的摩擦,尤其是在纺织贸易上的纷争造成了互相不信任。再者,日本被认为是美国主导的安全保障体系和自由贸易体系的最大受益者,被认为是“搭了美国的便车”①五百旗头真:《日美关系史》,周永生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版,第234页。,尼克松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强硬且相对冷淡。反之,1973年因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限制了石油输出由此爆发石油危机。为从阿拉伯国家获取石油的正常供应,日本展开了对抗美国的独立外交,这也使日本意识到他们对美国的过度依赖。而美国为牵制日本的石油外交,提出发达国家必须联合应对,这使双方关系进一步地恶化。但是在1974年到1975年双方的关系又有明显地回升。在福特政府上台后,开始修复美日关系。这两年之间,双方领导人互相访问,改变了之前两国关系在贸易和国防领域相对僵化的状态。两国关系更是在1975年10月日本天皇与皇后访美时上升到新的高度。②详见五百旗头真:《日美关系史》,周永生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240页。

因此,1976年初揭露的洛克希德公司行贿丑闻对双方逐渐升温的关系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这一事件也的确使得双边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紧张,最突出的是在国防领域。日本推迟采购洛克希德公司生产的P3CC反潜艇飞机的决定,③Meeting with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Miki, June 30, 1976, JU01997,DNSA.使得美国旨在提高日本在侦察和反潜艇战的防御能力这一努力被延期④U.S.-Japan Relations: Include Summary, May 12, 1976, JU01984,DNSA.。同时1976年作为双方的大选之年,新政府是否能够保持两国关系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当时的确受到质疑。尤其是这一事件致使前自民党领导人、前任首相田中角荣被逮捕,自民党的形象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其在国会选举中失去了多数席位优势,也使得自民党在后来的大选中形势不容乐观。自民党控制国会能力的减弱,或多或少将影响其对外政策的执行力度。①Prime Minister Fukuda Private Meeting with President Carter, March 21,1977, JA00187, DNSA.而三木武夫组建的内阁也受到了动摇。党内认为逮捕前首相的做法过于严厉,导致党内掀起了“反三木运动”。

但除日本国内政治和两国在国防领域受到一定的冲击之外,其他领域中两国关系受该事件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首先,从日本社会舆论来看,无论是事件被曝光还是在调查过程中,国内的舆论大多将矛头指向了自民党本身,批评政界内部的腐败行为以及首相处理不力;而基本未将批评指向美国,反而希望美国能够配合调查。从两国民众的情感角度来看,这一事件并未深深伤害两国情感。其次,作为从该事件获得的经验教训,双方都更加重视国内及跨国的贿赂问题。在事件发生之初,双方领导人就为跨国企业的行为制定国际性法则的问题交换过意见。②Lockheed: Presidential Letter to Prime Minister Miki, March 5, 1976,JA00131,DNSA.受这起案件的影响,美国在1977年出台了《美国对外腐败行为法案》,应该说这一事件的发生对于双方努力遏制腐败行为并制定相关规则具有一定的促成作用。另外,双方在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关系基本未受到影响。总而言之,虽然,洛克希德丑闻在一些方面抑制了双方关系的升温,但整体而言并未从根本上损害两国的关系。

四、结 论

虽然这一事件给日本政治带来极大的震动,但并未成为美日相互指责,关系回落的导火索,这基于以下原因:首先,受这一事件冲击最大的是日本国内政治。这一事件反映了日本政界内部尤其是自民党的腐败行为,除了令社会各界愤慨和吃惊之外,同时也被反对党作为攻击执政党的利器之一。因此,美国在这一案件中的角色更像是公正的目击证人,日本寻求美方的积极配合,使得双方在案件调查中保持的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扯皮,这使得日本没有在事件发生后直接将责任归咎于美国。其次,若两国关系进一步僵化,这样的丑闻很有可能成为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的事件。因此,在这一问题上的良好合作,与日美关系这一时期日渐成熟是分不开的。20世纪70年代两国关系充满不信任危机和摩擦,但都被克服,是一个双方共同确认关系的过程。双方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交织在了一起,给两国关系带来了重大影响。两国的全盘外交方针是以两国合作为前提的趋势已经日趋明显,双方的同盟关系日趋成熟。①五百旗头真:《日美关系史》,周永生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版,第230~232页。这一点从双方在丑闻曝光时就基于不会影响两国关系的共识开展了联合调查得以体现。同时,从整体上看,战后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将与美国的关系放在了第一顺位,而日本对美国来说仍然是一个战略要地,双方是互相依赖的。因此这一事件也正反映出了双方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而这之中,双方在信息共享上的的互相合作,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两国之间的关系,而没有削弱两国的关系。

综上所述,洛克希德公司行贿丑闻作为典型的跨国受贿案,对日本国内的政治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但在日美关系成熟的大背景下,双方通力合作,使该案最终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虽然在某些领域上,该案对日美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整体而言,双方保持了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而案件本身的解决也给其他国家之间以及之后相似跨国受贿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洛克希德自民党丑闻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得1 500万美元SBIRS改进合同
丑闻也是文明生长的契机
“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