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时代的偶像产业和粉丝经济

2018-01-22傅潇莹张杨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15期
关键词:粉丝经济互联网时代

傅潇莹 张杨

摘要:随着网络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的大热,有人开始将2018年称为“中国偶像元年”。本文对国产偶像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探讨了目前偶像产业和粉丝经济的发展机会和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偶像产业;粉丝经济

2018年年初,由爱奇艺出品的网络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一炮而红,成为了今年的网综爆款,开播一小时播放量就破亿,至4月6日节目收官总播放量高达28.5亿,在微博上的热度也一直高居不下。《偶像练习生》的成功使得人们再次看到了国内偶像产业和粉丝经济的发展潜力,更有甚者因为这档节目而将2018年称为“中国偶像元年”。

中国的偶像产业分为两个部分,港澳台地区由于文化开放程度较高,偶像产业也发展较早,而大陆本土的偶像产业则起步较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出现了第一批签约歌手和明星。第一批本土偶像基本来自各种赛事,也有部分是科班出身或被“星探”挖掘,直到2004年,选秀类节目《超级女生》的出现让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偶像选拔方式,“真人秀+歌唱比赛+短信投票”的方式让选秀类节目迅速走红,随着这些节目的繁荣,国内的偶像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国内的观众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日韩的偶像文化,日韩偶像产业因为起步早、限制少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面对日韩偶像热潮,国内的节目制作人也开始模仿日韩的造星方式,网络传播的发展为节目制作提供了更多可能。2013年,时代俊峰公司模仿日韩的“杰尼斯”和“练习生”造星模式,打造出少年偶像组合TFboys,依靠网络传播,三个未成年男生逐渐吸引到了一大批粉丝,成为顶级流量。而今年的爆款综艺《偶像练习生》也同样模仿了韩国综艺节目《produce 101》的节目模式,结合了“养成”、“互联网造星”、“全民参与”等特点,从国内的造星节目中脱颖而出。

偶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粉丝的追捧,粉丝经济应运而生。台湾作者张嫱在著作《粉丝力量大》提出“粉丝经济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增值情绪资本,以消费者为主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企业借力使力,达到为品牌与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以《偶像练习生》为例,在节目播放期间,各家粉丝为了送偶像出道,先后进行过多次集资,仅在粉丝应援平台owhat上,前20名的练习生粉丝集资额就超过1300万,参与的粉丝组织近50个,算上其他渠道的集资行为和未公开的数据,保守估计这档节目的粉丝集资额在2000万以上,可谓相当惊人。而节目更大的获益者是赞助商和播放平台,冠名商农夫山泉在节目播放期间线上销售额增长了500倍,赞助商你我贷获得了159万的下载量,而后期加入的一些只出现过一两期的品牌也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一、偶像产业和粉丝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的主要原因

1.微博平台的开放性与匿名性

微博平台是目前粉丝追星的主要阵地,许多粉丝将微博数据视为一个偶像流量评级的标准,每天都乐此不疲地为偶像刷数据。微博的开放性使粉丝可以实时跟踪偶像的最新信息并和其他粉丝进行讨论,而一个当红明星的微博更新也往往会引起几百上千万的转发和评论,许多经纪公司更将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公布平台和发声工具,微博的存在为粉丝追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微博的匿名性消除了现实中的“沉默螺旋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不太谈论明星的人,在微博上可能却是某个偶像的活跃粉丝,微博的匿名性使很多人可以开各种“小号”追星,在网络上扮演不同的粉丝角色。

2.网络时代的群体效应

粉丝经济发展很大程度要基于粉丝群体,网络时代的快速传播让一个粉丝能够迅速“找到组织”。从人数较多的“官方应援会”到小群体组成的“应援个站”,在微博上追星的大部分粉丝都有着自己的组织,而在这些依靠亚文化形成的群体中,群体效应也一样在发挥作用。在粉丝组织中,往往会有各种不同的分工,比如负责刷数据的“数据组”,负责不良信息处理的“反黑组”,还有每天负责投票的“打投组”等等,这些内部组织赋予了粉丝不同的角色和任务,让她们在追星的过程中更有参与感。核心粉丝往往还会组建微博群、QQ群,并有较为完整的组织规则和章程,大家在群内交流、吐槽或互相鼓励,甚至还能获得一些明星资源与奖励,这一切都极大提高了粉丝群体的活跃度和群体影响力。

3.网络低龄化

目前网络用户正在往低龄化的方向发展,根据《CNNIC:2017年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2017年的未成年网民占全部网络用户的22.5%。可以说,现在不止偶像越来越年轻,连粉丝也更加低龄,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小学生“追星族”正在不断增多。这些年轻的粉丝虽然心智还不成熟,但对偶像的忠诚度较高,更愿意将大量时间花在偶像身上,为偶像流量贡献力量。

二、目前偶像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1.偶像产业缺乏原创性

国内偶像产业因为起步较晚,目前的很多模式都在模仿甚至是抄袭日韩,受到观众热捧的《偶像练习生》节目就被国际IP保护协会FRAPA点名批评,被指抄袭韩国节目《produce 101》,相似度高达88%。总体来说,中国的偶像产业严重缺乏创新,一些不合国情的抄袭与照搬也对偶像产业的发展造成阻碍。

2.粉丝群体引导不足

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中国的粉丝群体正在逐渐不斷壮大,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也日渐增多,粉丝群体之间的“互撕”屡见不鲜,一些极端的粉丝不仅在网络上互骂,甚至还对偶像及其家人进行人身攻击,严重影响网络风气。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国内粉丝群体需要正确引导和更有效的组织,粉丝意见领袖、偶像、经纪公司乃至政府监管部门都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积极作用。

3.完整商业模式有待探索

在目前粉丝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偶像产业却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商业链,从粉丝应援产品到相关周边的开发都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填充。如何最大程度利用好粉丝经济创造价值、如何将偶像流量合理变现是未来中国偶像产业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偶像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可以预见,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偶像产业和粉丝经济的发展速度将只增不减,属于中国的偶像产业运作模式终有形成的一天。

猜你喜欢

粉丝经济互联网时代
基于“粉丝经济”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浅议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