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及时贴”or“即时贴”

2018-01-22鞠慧卿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亲子沟通家庭教育启示

鞠慧卿

〔摘要〕当孩子犯错时,家长首先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对孩子进行积极安抚,然后和孩子一块对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明确指出孩子的问题所在。对孩子的教育应当选择在恰当及时的时间点进行,做到教育“及时贴”,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不是教育“即时贴”。

〔关键词〕家庭教育;亲子沟通;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2-0076-03

没有孩子之前,听到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家孩子不听话,不听管教,我深深地不以为然。孩子再难管教,他们毕竟是年龄小,就凭咱们多吃的那些盐和米,对付他们还不是小菜一碟!事实果真如此吗?不,绝对不。当我家小女初长成时,我恨不得对着以前说话的自己,狠狠地抽上几个大嘴巴子。

闺女的一个特长班是学习二胡。她对二胡的乐感还很不错,认真练习也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每天一个小时的二胡练习则不是那么喜欢。当听着她拉二胡已经变成“锯木头”的时候,我的态度从温和地劝导到不停地抱怨,再到河东狮吼。我气急败坏地数落着她,告诉她如果总是这样不听管教,就立刻从家里滚蛋。话刚一出口,已然觉得自己失言了。还没有等到我反应过来,那小丫头霍地站了起来说:“你凭什么不管我,你生了我就得管我,必须管我到18岁,你现在就让我滚蛋,你就是犯了遗弃罪,我找习大大告你。”我目瞪口呆,二年级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来,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我的河东狮吼,在她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土崩瓦解,以失败而告终。她则继续心不在焉地“锯着木头”。

这样的情景一遍又一遍地上演,我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时机是否恰当。原来,每一次我对她的教育全部都是在她着急想玩、心不在焉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她已经被二胡搞得烦躁不安,而我对她的教育和指责不仅起不到应有作用,反而成了她发泄不满情绪的突破口。这样的教育何来效果可言!原来是我选错了教育时机。教育时机就教育者要依据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里进行教育的有利机会。而我对闺女的教育时机都是选择在发现错误,不管她的接受能力和程度立刻进行教育的“即时贴”阶段。从教育效果看,教育“即时贴”不仅没有教育效果,反而引发孩子的抵触心理。想到这里,我知道自己错了。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此后,我不再发现错误就即刻开始教育,而是不动声色地开始了和闺女斗智斗勇,寻找教育成效最大化的有利时机。

慢慢地,我发现在她情绪特别高涨的时候和情绪特别低落的时候进行教育,效果非常的不错。她考试成绩特别好,美滋滋地向我显摆邀功的时候,我不吝言辞地进行赞美。趁着她被我夸得晕晕乎乎的时候,我立刻指出她如果下次审题的时候能仔细点,计算的时候看清小数点,那么她的成绩会更高。处于兴奋状态的她,听到如何做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立刻小眼圆睁,认真地记住我的建议。当她情绪特别低落的时候,我则完全接纳她的情绪,耐心地对她进行安慰,并告诉她如何做,可以让她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此時的她急于摆脱目前的困境,对我当然是言听计从,教育效果也就显而易见。

三年级了,女儿开始学习写作文了。教孩子写作文是每一个家长和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如何对他们进行引导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对某一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做事情的主动性会大大提高,所以我开始培养闺女写作文的兴趣。我理解的写作文就是有话说,把说出的话,按照逻辑关系进行分类,排列、组合,就形成一篇优秀的作文。针对我家姑娘喋喋不休的嗜好,我开始让她仔细地描述她感兴趣的事件、人物、动物、景色等给我听。我的倾听极大地激发了她的话痨嗜好,每天都不厌其烦地给我描述。在描述过程中,我慢慢地告诉她描述的时候要有条理,有顺序。描述完之后,再引导她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慢慢地孩子写作文不再是两手支着脑袋,对空翻白眼了。但是问题又来了,孩子写作文太口语化,一点文采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呢?刚好有一次她在作文中引用了曾经背诵过的课文中的一句,用的非常恰当,为整篇文章增色不少。老师在引用的句子下面画了长长的波浪线。她一放学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向我炫耀。时机来了!我立刻抓紧时间对她大力表扬了一番,然后引导她认识到能获得老师的表扬是因为引用了别人的好词好句。这种好词好句既能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文意,又能为整篇文章增色添彩。她接着若有所思地说,那是不是平时多看书,记住书上的话,然后写在我的作文里,就可以提升作文的档次。看!不用我多说,她已经认识到好词好句的积累来源于多看书,多背诵优美的语言。作文本上的波浪线、我的表扬一起让闺女飘飘然起来,她立刻答应以后多看书。她真的开始认真、仔细地看书,读完一本再读一本。现在,写作文对她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选择好的教育方式,并及时跟进。

写作文问题是解决了,但还有一个困扰一直缠绕着闺女。和闺女一起拉二胡的紫悦乐感特别好,所以一直是老师表扬的对象。闺女常常沮丧地告诉我说,她不管如何努力也不能让老师表扬自己,看到紫悦每次被老师表扬,心里很是羡慕。原来,闺女自己在和紫悦较劲。听了闺女的话,我知道教育的好时机来了。我和她一起认真分析紫悦表现好的原因,自己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原因,趁机把老师平时告诉闺女拉二胡的不足,一一向孩子道来。闺女开始认真思考老师的话,并按照老师的要求,改正自己持弓、按弦等方面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慢慢地她的努力有了结果,二胡拉得越来越好。老师也开始关注到了她的进步,时常表扬她。老师的表扬则成了她继续努力的强劲动力。现在的她二胡拉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水平。因此,我们家长要合理引导孩子的比较心理,利用孩子争强好胜的特点,进行恰当的教育和引导。

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个人应具备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习惯。如何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呢?是不厌其烦地说教呢,还是身临其境的感同身受?当我带孩子坐公交车的时候,会让孩子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让她看到他们外出时的不方便,需要被特殊照顾一下;当我带孩子外出旅游时,除了让孩子了解景点的历史故事,也要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不折花枝、乱涂乱写、用食物或脏物投掷动物、乱丢瓜皮果壳,才有这美丽的景色和干净整洁的景区。这些教育都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非刻意进行,只是适时地引导。

生活中,父母无可避免要经常面对孩子犯错误。我闺女对我说的频率比较高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我错了,原谅我吧。”我和很多父母一样,在得知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总是大为光火,对孩子狠批一通或者暴揍一顿都是常事。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一件事。孩子犯错误时,积极教育正当时。当孩子犯了错误后,内心会产生愧疚感,此时对家长的教诲非常容易接受,也愿意改正自己的过错。这时候,家长首先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对孩子进行积极安抚,然后和孩子一块对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明确指出孩子的问题所在。如此教育下去,孩子的错误必不会重蹈覆辙。狠批和暴揍仅仅是家长发泄自身的不满情绪,对孩子的教育不但没有积极意义,反而会对本来情绪不良的孩子火上浇油,造成葫芦没有摁下去,瓢又起来了的局面。

一番斗智斗勇下来,我发现对孩子的教育应当选择在恰当及时的时间点进行,做到教育“及时贴”,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不是教育“即时贴”。我们都已涉世多年,依然会遇到各种困难。遇到困难的我们,会沮丧,会丧失信心,更何况那些初出茅庐的孩子了。在遇到困难时,孩子往往容易失去信心。此时,迫切需要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家长的支持与肯定是孩子一步步强大的坚强后盾。但是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如何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收获最大的教育成效是我们每个家长都要思考的问题。当孩子出现问题,需要教育的时候,聪明的父母,当然知道我们要提供“教育及时贴”,还是“教育即时贴”哟!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第二中学,威海,264205)

编辑/卫 虹 终校/巨明珠endprint

猜你喜欢

亲子沟通家庭教育启示
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编制
用关心化解家庭教育中的强迫
智障儿童亲子沟通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成长自己 成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