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别策划:如何应对混凝土原材料问题

2018-01-22

商品混凝土 2018年1期
关键词:用水量原材料骨料

高国成(威海市长峰建筑工程公司,技术工程师)

十九大提出绿色转型发展,要求各行各业树立绿色发展观念、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作为搅拌站同样受到上游污染性企业如水泥、矿石等制约,造成原材料供应短缺,价格节节上升。由于原材料本身质量稳定性能极差,质量波动难以掌控,造成混凝土质量处于“失控”状态。新的国家环保政策下,搅拌站企业如何控制原材料,确保混凝土质量,下面略谈一二。

1 原材料的分类管理

由于国家对污染性企业查处的力度大,造成水泥供应困难,价格疯长,供应也限量。水泥熟料供不应求。为了保障生产,水泥厂迫于生产的需求,原材料更换频繁,外掺合料亦是如此。实践数据表明水泥的强度波动范围大,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严重变差。为了保障正常的生产,建议搅拌站技术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加强原材料的抽检。可采取水泥强度快速实验方法统计检测,提前掌控强度值,对于矿物掺合料也可以采用此法进行统计实验,提前预测活性指数。

由于砂的乱挖乱采也造成环境污染,矿山资源的污染,造成骨料一货难求,价格居高不下。为了保障正常的生产工作,对于骨料的进场可采取分类别的存放,通过实验数据,合理搭配使用。对于不同的结构和工程需求采用不同的配比进行调配使用。

2 技术储备和技术理念转变

由于环保力度的加大,原材料在一段时期内都会处于短缺状态,这必然导致原材料质量波动大。作为技术人员更要树立不怕吃苦的精神,对于原材料进行全方位的实验,收据有效数据,保障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原材料质量的波动,都要及时拿出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给予改善,而不是天天叫苦连天说技术工作越来越难做。要转变思维,迎接环保下技术挑战,以变应变。

3 拓宽原材料自给自足供应链

原材料供应不足、原材料质量波动大是目前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最大因素。货源最紧缺的是骨料,针对此情况,尤其是粗骨料,混凝土企业可以购买块石,并增设简易石子粉碎机自己进行加工生产,作为搅拌站自给自足供应或者作为一部分补充,解决燃眉之急。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有效控制骨料的质量。搅拌站可以考虑购买母液进行复配或者自行合成外加剂,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其质量的稳定性,还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在环保形势下的竞争力。

高芳胜(深圳市安托山混凝土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个人认为,广东地区当前材料的现状为:(1)粗骨料含泥量高,碎石的压碎指标高;(2)细砂一般为水洗砂,资源紧张,细度模数不稳定;(3)原厂粉煤灰越来越少,出现活性不高的磨细灰;(4)矿渣粉强度不稳定;(5)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敏感度高等。

根据上述情况,提出保证质量的几点措施:(1)由于碎石强度不高,含泥量超标,砂子细度模数不稳定,粉煤灰和矿渣粉活性不足,造成混凝土质量波动大,因此必须更加精心组织生产、加强质量控制和进一步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2)进一步加强出厂检测,对目测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须禁止出厂;(3)由于原材料质量不良,混凝土质量不稳定,裂缝控制难度加大,为此,必须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实时跟踪,加强混凝土养护措施的跟踪落实。

针对砂石品质不稳定,质量欠佳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问题,个人认为配置精品骨料生产线将是很好的途径,但成本又是新的问题。

王永逵(《商品混凝土》专家委员,副教授)

据本人在混凝土一线的经历,除重点工程外,砂石质量不完全合格是经常的,我们日常工作就是如何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打出合格的混凝土,在不平衡中寻求平衡。解决了砂石质量就为解决混凝土质量打下基础,平时注意提高目测砂石技术指标的能力,及时调整配合比。要靠日常积累经验,提高配合比的应变能力。

本人有个想法与大家讨论:要掌握砂石材料的主动权,可否设想在站内建一个环保型砂石细加工地下车间,将不合格砂石再过一遍,花费不大,建一个约 5 米深的地下室自重下料,斗式提升,斜风口除尘,地面上燥音可低于 50 分贝,上面留 1~2m 填土,可植花草绿化,有何不可?所谓创新驱动,往往在于你敢不致打破常规!

张遂彩(厦门美益集团有限公司,高工)

这是大多数预拌混凝土企业所面临的难题,原材料紧缺且质量波动大,造成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较大的波动,尤其是用聚羧酸外加剂配制的混凝土,不是干就是离析、再就是坍损大,包裹性差。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企业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加大原材料管控力度,设定原材料进厂验收指标,加大对原材料进厂检测的频率,

设立在线检测指标和内控指标,对每天所进的各种原材料,做到先检后进,对不符合要求的退货;根据砂石级配等情况,分仓、分线或搭配使用;生产过程加大检验频次,根据原材料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产配合比;在施工现场加强交货验收工作,对拌合物不符合要求的进行退回处理,以确保供给工地的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

高峰(石家庄中盛混凝土搅拌有限公司,高工)

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物实体的结构稳定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混凝土原材料的品质稳定性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条件。

由于今年原材料紧张,混凝土企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质量事故,其中大多数是后期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或富余强度不足,大部分原因是水泥和矿粉的质量波动没有引起混凝土企业的足够重视。要从进场原材料的控制指标波动中发现问题,做到提前预防,及时调整。

下面笔者就水泥的品质对混凝土的影响进行讨论。

1 水泥细度

即水泥磨细的程度,是水泥的重要的物理指标之一。水泥越细水化越快,早期强度也越高。它的危害是增大早期的水化热,对后期强度没有提高,还会使硬化水泥浆体因水分过多引起孔隙率增加,使抗拉强度变低,加大了混凝土早期开裂的风险,抗冻性也会变差。还会使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变差。有数据表明水泥比表面积增加 15m2/kg 即可抵消混合材掺量增加 4%带来的强度损失。

2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即控制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所需的用水量。水泥中硅酸盐矿物总量越高,标准稠度用水量越低;使用高品位的石膏配制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低;水泥的筛余值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则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越高;混合材的掺入量越大,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越高。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为达到一定的流动性,将随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增大而增大。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每增减 1%,要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则每方混凝土用水量相应增减 6~8 公斤水。

3 水泥凝结时间

即水泥从加水拌合开始到失去流动性,从可塑状态发展到固体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可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对混凝土施工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太短将影响混凝土拌合料的运输和浇筑;终凝时间则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要清楚水泥中的的矿物成分的水化速度C3A>C4AF>C3S>C2S,,根据水泥不同的矿物成分含量调整外加剂的品种和用量。

4 水泥强度

即水泥力学性能的一种度量。按水泥强度检验标准规定所配制的水泥胶砂试件,经一定龄期的标准养护后所得的强度。一般情况同一条件下水泥的强度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因此混凝土搅拌站对水泥质量品质的要求也就是强调其强度。推而言之,认为强度越高的水泥其质量也就越高,在这种认识之下提高水泥细度,增加混合材掺量,降低了成本而且水泥强度保持不变,但是最终水泥里的硅酸盐矿物总量降低。

5 确定掺合料用量,保证混凝土质量

针对于不同厂家的水泥品质,做出合理的掺合料配比。表1 是用 S105 级的矿粉对两个不同厂家的水泥做的对比试验,从表1 中可以看出随着矿粉掺量的不断增加,3 天的抗折、抗压强度会逐渐降低,而 28 天强度随着矿粉掺量逐步增加。虽然基样 A 水泥和 B 水泥的28 天强度值很接近,但是矿粉对 A 水泥的最佳掺量为50% 时抗压强度值最高,对 B 水泥的最佳掺量为 30%时抗压强度值最高;如果只用水泥的 28 天抗压强度一个参数来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将有可能会引起混凝土质量大的波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环保压力剧增,水泥厂经常出现停工现象,如果水泥厂停窑 1 次,再次烧窑动工水泥熟料中油烟会增多,会导致水泥的质量变差,需要重新进行进场验收并重新确定掺量。注意观察水泥颜色,可用 100 倍放大镜看水泥外观,表面呈球状、蜂窝状的水泥较好。

6 结论

在当前混凝土原材料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不能以单一的数据作为参考,尤其是水泥的 28 天抗压强度要结合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和水泥的凝结时间等诸多影响因素,作综合的数据分析,确定水泥的品质,提前控制、及时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定控制方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从而避免混凝土的强度不足所引起的质量事故。

表1 两种水泥掺入矿粉后的强度对比试验

王升桐(临沂艾能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李新国(临沂天元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

从今年情况来看,国家大力度整治环保问题,停产限产政策逐步实施,环保不达标小型水泥厂关停、大型水泥厂限产,无环保手续石子厂关停,禁止河道采砂作业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给混凝土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混凝土行业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在新形势下,如何改变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危局?我们一起来探讨。

停产限产的政策导致供求关系的失衡,供不应求的现状导致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混凝土成本直接飙升,混凝土价格由于恶性竞争的存在徘徊不前;但原材料质量每况愈下,在原材料质量不佳的情况下,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势必在无形中增加了混凝土生产成本。由于原材料供应不及时,从而造成混凝土供应不及时,施工单位据此开罚单现象时有发生。在新常态下,混凝土企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管控风险:

1 加强原材料管理

在原材料日趋紧张的状况下,在采购原材料的问题上更应该未雨绸缪,提前下单,提前备足库存,为生产任务存好货。在原材料管理方面,要从价格、数量和质量方面进行控制。在原材料价格一天一个价的情况下,材料采用人员要根据环保政策的变化,提前准备,对环保政策严格的秋冬季节,要提前采购,扩大原材料存储区域,加大原材料采购库存,以应对原材料价格变化。要加大对周边区域材料价格考察,充分了解市场行情,以便能有较低价格购买较好的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在原材料购买谈判方面,要多种措施并举,例如预付款方式、垫资方式等,便于采用最合理方式对原材料付款,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在原材料质量方面,要注重技术科的质量要求,不要一味地降低原材料质量底线,在质量底线面前,要坚持原则,注重原材料质量控制。建立原材料管理制度,合理控制原材料进出,做好原材料先进先出原则。加强原材料进厂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2 技术措施降成本提效益

在市场情况的大环境下,有时候原材料质量存在离谱现象,这种情况如果无法改变时,就要从技术角度来解决问题,通过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通过粉煤灰、矿粉、硅灰等粉料替代部分水泥,降低水泥的需求量。采用人工砂、机制砂、尾矿砂等细骨料代替河砂,减少对河砂的需求和消耗。采用尾矿石、建筑废弃物整型的粗骨料等代替对天然石材的开采消耗。粉煤灰、矿粉、硅灰、人工砂、机制砂、尾矿砂、尾矿石和建筑废弃物粗骨料等能够降低对传统材料的依赖度,缓解原材料紧张的同时又能够降低部分成本。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生产高端的混凝土产品,向高端的混凝土产品要效益,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去开发产品,争取高端产品的效益。例如彩色混凝土、透水混凝土、C80~C100 高强混凝土和防辐射混凝土等。拓展砂浆市场,干混砂浆和湿拌砂浆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需求,目前市场行情下,单方砂浆的利润比单方混凝土高得多。实现混凝土外加剂自主生产,既能配制出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情况的外加剂,同时又能够降低外加剂的成本。通过上下游产品的拓展,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从而形成质量稳定、效益可观的规模化、系列化生产经营。

3 控制资金回收、确保公司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没有流动资金,企业将无法生存。建筑行业是各行业中信誉最差的行业,少付、拒付、拖欠、赖账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我们业务人员在承揽工程时就要理清甲方、施工方的信誉状况、资金状况,对于信誉不良、挂靠资质、懒账赖账等企业,我们不予合作,从源头上把关,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合作,避免企业损失。对合作企业,要签好合同,严格执行合同条款,根据施工进度和供应数量,及时结算货款,根据合同条款规定回收货款,货款不及时要有专门业务人员催促,对拒不执行合同条款的企业,要采取合法的手段来催收货款。主体完成后,和合作企业沟通协商货款回收,货款回收要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货款回收状况是混凝土企业能否运转正常的关键,货款回收不良的话会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货款回收状况直接影响能否买到原材料和购买原材料的优劣。

猜你喜欢

用水量原材料骨料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观点
知识无穷尽
水泥混凝土再生粗骨料与天然骨料主要性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