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大腕”高伟林

2018-01-22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农牧渔业经营管理站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腕养蟹带头人

提起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的高伟林,那可是当地响当当的人物。经营着880多亩新型现代化农业园区、88栋温室大棚、近200亩的鱼虾蟹塘……在周边十里八村人的眼里,他是一个真正的农业“大腕”。

敢为人先,百折不挠

1996年,高伟林结束了外出打工生涯,抱着坚定的创业决心回到家乡哈业胡同。刚开始的时候,他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看到乡亲们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生活还是紧衣缩食,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第二年,高伟林承包了村里880多亩荒废了20多年的土地。“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既然这辈子和土地拴在了一起,就得在土地上做点事情。”高伟林说。

高伟林有着敢想、敢说、敢干的刚毅性格,立即着手土地改造。但是,由于土地荒废多年,再加上土质顽劣,到2000年时,高伟林虽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可成效不大,积赞的积蓄也几近花光。就在进退维谷之际,当地政府出台了扶持农民养牛的政策,高伟林就贷款养起了牛。当地的牛养起来了,可牛奶不好卖,原因是周边的奶站少,收购量小,导致好多牛奶被迫倒掉了。高伟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畅通销售渠道,2002年他建立起自己的奶站,帮助养牛户们解决了牛奶卖不出去的困难。

2005年,高伟林的土地改造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一部分盐碱地没法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这时,一个新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油然而生:养鱼。于是从最初的小规模养殖到如今的近200亩鱼塘,10多年来,高伟林累计向市场供应了鲤鱼、鲫鱼、鲢鱼等成鱼60多万公斤。水产养殖的成功给他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开展水产养殖致富。

合作致富,不断跨越

2012年,高伟林成立了优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近百栋温室大棚。在九原区水产站支持下,他从东北引进了稻田养蟹技术,将100多亩荒地种上水稻,养起了螃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包头稻田养蟹第一人,填补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稻田养蟹的空白。

在转型升级方面,2015年,合作社建设一栋1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能为当地农民露地瓜果蔬菜种植供应1万亩的种苗;2016年,投资1500万元建设两栋智能温室,一栋1万平方米,进行果蔬育苗和龙虾、对虾等高端水产品养殖,另一栋5000平方米,用于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这一系列投入,增强了合作社生产经营能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产业化运作方面,“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也已成熟。合作社建立高标准水产果蔬育苗生产基地,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引导农户从源头环节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直接安排就业人数110人,间接带动农户400多户,年实现销售收入上千万元。

这些年来,高伟林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包头市“青年星火带头人”“十佳小康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等荣誉。对此,高伟林仍旧一片坦然:“有首歌唱得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人活着,就得往前奔,趁自己还年轻多做点事情。希望更多的乡亲们在我的带动下富裕起来,让我们的农村富起来!”

猜你喜欢

大腕养蟹带头人
养蟹三部曲
陈鸿波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
大腕J3
调查
养螃蟹
本期导读
养猪群体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