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性腔隙性脑梗死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2018-01-22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9期
关键词:器质性基底节精神障碍

郭 金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辽宁 抚顺 110003)

随着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脑血管疾病患者逐年增加。脑梗死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患者通常不存在明显症状,但会因小血管病变引发脑组织缺血,最终发生微小梗死。该疾病患者中部分存在精神行为异常,若未及时进行干预,可进一步发展为痴呆。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临床表现、起病因素、治疗和转归。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结果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包括女38例、男22例;年龄61~89岁,平均(71.9±6.7)岁;基底节区梗死24例,半卵圆中心20例,额叶8例,枕叶6例,颞叶4例,顶叶2例;56例患者合并高血压,2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8例患者合并高血脂症;24例存在吸烟史,22例有饮酒史;患者均首次发生精神障碍,病程均少于3个月。

临床中主要通过临床、病理、CT扫描相结合方法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中华医学会制定诊断标准中,急性起病,存在多年高血压病史,发生局灶行神经功能障碍,MRI或CT检查显示有腔隙性病灶存在,CT显示为低密度,MRI显示为长T1、T2信号,占位表现不明显,边界清晰,结合病史可进行诊断。

1.2 临床特点:60例患者中确诊为器质性妄想性障碍38例,器质性情感障碍10例,器质性幻觉症12例。患者存在较为杂乱的精神障碍症状,多数类型都有表现,较为多见的有幻觉、智能下降、情感障碍、思维内容障碍。

2 治疗和转归

2.1 治疗: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存在情感障碍患者联合应用心境稳定剂。用药依据具体症状确定,抗神经病药应用初期为最小剂量,随后逐渐增加剂量,并结合患者病情改变对药物剂量和种类进行调整。60例患者应用脑组织保护剂,有效改善脑功能。同时对血糖、血压进行严格控制,为血糖、血压水平较高患者应用降糖药、胰岛素、降压药。

2.2 转归:经过治疗后60例患者中好转42例,完全恢复18例。

3 讨 论

3.1 好发部位:脑基底部、基底节区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多发部位,这些部位血管和大动脉主干距离较远,主要是脑内小动脉分支,更易发生缺血改变。腔隙性脑梗死只会产生较小病变范围,症状并不明显,主动就医的患者不多[1]。本研究30例患者均存在精神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存在多种临床表现,所以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应强化对精神障碍的重视。

3.2 烟酒史:长期饮酒、吸烟患者更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血压上升、血液浓缩等,进而加重动脉硬化,影像血管弹性;血管弹性降低、动脉硬化患者会进一步出现血管病变,进而提升腔隙性脑梗死患病率[2]。本研究中60例患者中24例存在吸烟史,22例有饮酒史,均占据较高比例,人们应当强化重视。

3.3 高血压:60例患者中56例患有高血压,相关研究显示脑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为高血压。临床中若未及时控制高血压,患者则会出现血管平滑肌细胞纤维化,进而发生血管病变,最终发生脑血管病。

3.4 糖尿病: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和腔隙性脑梗死关系密切,60例患者中2例患有糖尿病。若未及时有效控制血糖,患者会出现长时间血糖上升,进而影响局部血管弹性,最终引发腔隙性脑梗死[3]。

3.5 高血脂症:60例患者中合并高脂血症8例,相对于正常人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更加黏稠,会因血小板聚集、血流速度降低,而出现腔隙性脑梗死,所以高血脂也是重要的易发因素。

3.6 精神障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会出现供氧量降低,可能会因此而产生妄想、幻觉、情绪不稳定等,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则是脑部器质性病变[4]。所以若老年患者首次起病发生一系列精神障碍,应警惕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并及时接受MRI或CT检测确诊[5]。腔隙性脑梗死合并精神障碍者存在较为复杂的临床表现,多见的包括幻觉、智能下降、情感障碍、思维内容障碍等。不同大脑部位承担不同功能,损伤后会出现不同表现[6]。基底节区存在管理躯体感觉和运动的纤维,本研究中最多的就是基底节区病例,比例为56.7%;颞叶和精神活动存在密切关系,本研究中6.67%病例梗死部位为颞叶。当前精神行为障碍和梗死数量、部位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老年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中发病率较高,但疾病症状并不明显,部分患者会并发精神行为障碍。临床中针对出现精神障碍的老年病例,应当尽早开展头部MRI或CT检查,对是否存在脑内器质性病变进行明确。对于血脂异常、血压升高、长期吸烟饮酒患者,更应当重视是否为此类疾病。针对合并精神障碍患者,应当在应用改善脑供血药物同时,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同时对血糖、血脂、血压进行有效控制。

[1] 齐爱华,刘伟.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精神障碍临床与CT分析——附135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62-63.

[2] 杨晶,杨银,张莉,等.老年性腔隙性脑梗死合并精神障碍临床分析[J].大理大学学报,2016,15(8):39-42.

[3] 王京慧,李海霞,周体,等.以精神障碍为主症的腔隙性脑梗死15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2016,23(8):629.

[4] 刘娟.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单纯出现精神障碍一例[J].广西医学,2013,35(9):1780-1781.

[5] 袁彩云,黄婷,刘美群等.脑血管疾病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5):1103-1104.

[6] 杨广龙,徐曙.老年人脑梗死临床特点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26(2):42-43.

猜你喜欢

器质性基底节精神障碍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脑CT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中的应用及有效率分析
超声诊断新生儿基底节区脑梗死1例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基底节钙化影像学检查及流行病学分析
观察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诊断效果及对心房扑动发生率的影响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五种途径辨别阳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