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的应用效果

2018-01-21李英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4期
关键词:存活率颅脑护士

李英娜

(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二门诊,辽宁 庄河 116400)

重型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是指因外界暴力造成的颅脑组织受损,患者昏迷6h以上的现象。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驾车出行,车流量日益增多,导致车祸现象频发,重型颅脑损伤损伤患者也逐年增长[1-2]。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9±20)岁;对照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0.5±20.5)岁。所有患者均处于20 km急救半径内,且对比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急救阶段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有:生理体征检查、紧急输氧、心电图监测、建立麻醉通道等。观察组患者在急救阶段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护士组成的临床路径发展小组(CPDT)制定的针对性护理模式,其主要内容如下:①在急救现场对患者出血部位进行简单的消毒、包扎处理,同时对受到损伤的部位进行固定,这一过程可以有效防止在搬运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在进行包扎固定时对患者总体情况进行简要评估并报回医院,以做好相关急救准备,而后搬运至急救车;②在急救车将患者运送至医院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受损部位、受损组织进行保护,同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紧急输氧,并建立静脉注射通道;③在患者即将入院时,医院应预先建立无障碍紧急通道,避免在运送至急救室时出现意外;④相关医护人员在患者抵达后应立刻对患者生理指标进行评定抢救,相关办公护士应做好记录;⑤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如患者不需要进行手术抢救,则应将患者送至护理病房,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控,并指定专人负责护理。如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抢救,则应立刻送入手术室进行手术,手术室应提前备好与患者血型相符的血液;⑥办公护士对整个急救的实施时间、患者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及患者存活率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存活率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资料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若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平均急救时间为(24.6±4.9)min,对照组患者平均急救时间为(41.9±5.2)min,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平均急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13.039,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存活率对比:在急救后,观察组患者存活27例,存活率为93.10%,对照组患者存活22例,存活率为75.86%,可见观察组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χ2=11.334,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急救阶段更好的接受护理,保证了急救护理程序的规范性,避免了在急救过程中的随意性,可以极大避免在急救搬运、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二次损伤[3]。同时护理路径还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指导作用,使一些经验不足或在急救过程中紧张的护士能够和急救护理路径进行对照,极大减少急救工作中的被动性,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患者生存概率[4]。

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可以加强医院急救护士的急救水平、应变能力,使护士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医嘱实施护理转变为主动根据患者情况实施护理,提高了急救过程中护士的主观能动性[5]。在本研究中,选取了58例重型颅脑损伤损伤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和急救护理路径两种急救程序,通过研究中结果的数据发现,采用急救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患者实施急救其急救时间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急救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且急救后患者生存率也得到了保证。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急救阶段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存活率颅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