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心理护理用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2018-01-21张艳升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0期
关键词:阿替普团体溶栓

张艳升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3)

急性心肌梗死(AMI)又被称作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导致血流中断,造成部分心肌持久缺血,从而导致局部坏死的症状[1],其具有起病急骤,致死率较高的特点。静脉溶栓治疗可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血流,是血管再通的有效疗法之一。但溶栓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如继发性出血,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溶栓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为了探讨团体心理护理用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从我院心内科随机抽取7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资料并进行分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将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76例患者资料,并按照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患者17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7.31±4.65)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患者20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8.4±4.11)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制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标准[2]。两组患者均排除其他各个脏器系统疾病,且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也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称重、吸氧、心电监护、血气分析并进行血压监测,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后,遵医嘱给予静脉滴注溶栓药物时,应专人守护,保持静脉通路绝对通畅,控制静脉输液速度,使用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剂量为0.9 mg/kg(最大量不超过90 mg),其中10%静脉推注,1 min 内输注完,剩余的90%在1 h内静脉泵入完毕。输注结束后以0.9%生理盐水冲管,确保药液现用现配。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确保溶栓药物按时按量输入。溶栓开始后应每隔15 min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呕吐、恶心等症状,并记录患者胸痛症状缓解时间。若患者情绪激动,医护人员应及时予以安抚,告知情绪激动则会引起血压升高,影响溶栓疗效。

溶栓治疗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饮食、用药及生活起居等方面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团体心理护理。团体心理护理主要负责人和助手通常是护士长和主治医师担任,其组内成员由8~10例患者组成。团体心理护理可每周进行1次,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有目的性的进行开展,且每次时间为1~2 h。在此期间,小团体内的成员可就大家所关心的话题或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总结和分析有关自己和他人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研究中所得到数据进行统一整理后,应用SPSS19.0数学软件作进一步的数据分析,组间计量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心率失常,占5.26%,1例患者出血,占2.63%,1例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占2.63%,2例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占5.26%,2例患者发生再梗死,占5.26%,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对照组组患者中,4例患者发生心率失常,占10.53%,3例患者出血,占7.89%,5例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占13.16%,3例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占7.89%,3例患者发生再梗死,占7.89%,并发症发生率为47.37%。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且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增快,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其好发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3]。查阅相关文献可知,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休克脱水和心律失常等因素均可诱发心肌梗死[4]。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持久而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同时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发热,血液检测时白细胞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及血清心肌酶活力增加,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具有严重危害性[5]。在临床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常首选阿替普酶进行治疗,此药物可将血管内的栓子进行移除,促进血管再建,恢复血流,从而改善患者胸痛等症状。但阿替普酶溶栓具有一定风险,其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因此溶栓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团体心理护理可通过团体中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真实感受的反馈,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模式,促使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学会观察、学习以及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和接纳自我,从而改善和调整人际关系[6]。同时,团体心理护理能够予以患者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长时间与成员之间相处后,则逐渐产生共情。在团体中大家还可以互相帮助,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产生利他感,从而提高自身的信心,对于改善疾病具有一定作用。本文为了探究团体心理护理用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从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团体心理护理),经研究后结果可示,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37%,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团体心理护理用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中,可有效降低心律失常、出血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阿替普团体溶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