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才培养的“知、研、用”三重目标探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生物新工科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

2018-01-20周翔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4期

摘 要: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环境背景下,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人才培养的“知、研、用”三重目标探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生物新工科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不仅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促进了高校教育科研水平的长远发展,意义匪浅。本文以生物新工科免疫学课程体系为例,阐释了“知识型”课程体系目标的创新价值取向,“研究型”课程体系目标的国际化价值取向,以及“应用型”课程体系目标的新工科价值取向。

关键词:“知、研、用”三重目标 高校生物新工科 教师职业道德

引言

新工科(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3E)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具有战略型、创新性、系统化、开放式的特征。新工科建设将阶段推进,需要重点把握学与教、实践与创新创业、本土化与国际化三个任务,关键在于实现立法保障、扩大办学自主权、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三个突破。

生物新工科(Bio-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国际化建设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 在“知、学、用”三重目标体系下实现设置有特色的学科专业、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拥有国际化的发展视野四个方面寻求出路。

本文拟在“知、研、用”三重目标的指引下,结合生物免疫学专业的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的“知、研、用”三重目标探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生物新工科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系统分析高校生物新工科教师职业国际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具体策略。

一、人才培养的“知、研、用”三重目标

人才培养的“知、研、用”三重目标,是创新构建生物新工科国际化建设路径的策略之一。“知”具体指对生物专业基本理论框架系统的掌握;“研”具体指对生物新工科规律的探索和研究方法的学习;“用”具体指对生物新工科实践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知”就像是一块土地,而“研”和“用”就像土地上生长的两种不同作物,代表在“知”的基础上不同的侧重方向。“知、研、用”三重目标在生物新工科免疫学课程体系中的目标定位如下:

[注]本章节内容既涉及基础知识(抗原提呈细胞),也包含研究型内容(抗原提呈),故同属两项分类目标。

1.“知识型”课程体系的特征

顾名思义,“知识型”课程体系注重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这部分教学内容以大量事实性科学知识为主,主要以讲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习的过程主要是记忆知识点。如在“抗体(免疫球蛋白)”章节,“知识型”表现为免疫球蛋白家族的五类分子,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以及它们相似的结构与各异的生物学功能。又如在“白细胞分化抗原与黏附分子”章节,“知识型”表现为同是跨膜糖蛋白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主要参与抗原识别、炎症反应和肿瘤细胞迁移,而黏附分子主要负责细胞之间或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结合与锚定。

2.“研究型”课程体系的特征

“研究型”课程体系是建立于前期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包含理论性的前人研究成果和探索性的机制研究。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包含了大量已经被证实的科学事实,也涵盖了丰富未知的可供延伸探讨的未知领域。学生在学习这些类型的章节时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尚未获得证实的科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科学假设并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初步的探索求证。就像“天然免疫及其应答”章节中所阐述的,目前已知机体在对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能激发针对DNA病毒或RNA病毒的两类不同的信号通路,都能诱导产生I型干扰素对抗病毒的复制和繁殖。然而这两类已知的信号通路中仍然存在大量未解之谜,其复杂的调节和控制机制仍然有待科学研究的深入认识。这些问题往往能够唤起学生学习中的兴趣,为引导他们从事专业性的研究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3.“应用型”课程体系的特征

与“知识型”和“研究型”不同的另一类课程体系——“应用型”课程体系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是注重结合实践,与医疗卫生、传染病防控、重大疾病的治疗密不可分。这类章节的学习内容直接关系到实际生活中与人类健康不可分割的病理知识的解析,是之前所学习的理论与研究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的直接应用。包括“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移植免疫”和“肿瘤免疫”在内的章节所涉及的病案都极有可能发生在學生及他们的家人之中,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和感同身受,其讲述效果可能会令受课者印象深刻。

二、“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生物新工科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生物新工科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研究表明,高校生物新工科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道德观念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社会现实上来考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应该是“育人为本,人才至上”。这一原则有助于广大高校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完整理解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内涵,指导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

高校教师队伍是我国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他们的科研工作和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对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科学研究一直以来被社会大众视为庄严崇高、严肃神圣的事业,学者也往往被视为知识和真理的化身。学术界纯正的学风,对于培植一个民族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醇化社会道德风尚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良好的道德观念的树立,在高校生物新工科教师职业发展中起到了基石的作用。

2.道德情感

高校教师的道德情感根源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情感是教书育人的催化剂,教师的情感是教育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重任,体现社会主义的教育本质。

“为人师表”这短短的四个字表明: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以及现在提出的“为人”、“为师”、“为学”,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是高校教师道德情感的一种深沉的表现。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能够非常直接地反映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当前在学术研究中存在着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主要有抄袭剽窃、粗制滥造、篡改甚至伪造数据等等,这些行为和现象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形象和学术声誉,阻碍了学术创新和进步。这种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既有教师个体的内在根源,也有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原因,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首先应该从教师本身寻找原因。

从教师本身的层面上说,这种种现象反映出教师们道德水准在下降。古今中外,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教师总是最不易丧失精神气质,最能够保全自身人格的群体,他们往往能以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崇高的学术追求而超越与嘈杂的尘世和物欲的诱惑。而在经济体制转型、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学术与利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部分高校教师在利益的驱使下,挡不住诱惑,丧失了科学的精神气质,守不住学术道德要求,把学术研究降格为追求功利的工具,败坏了学术界的风气。如何引导教师保持坚定的道德意志,不为歪风邪气所干扰,志存高远,潜心钻研,热爱教学,是高校生物新工科发展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4.道德行为

行为是思想的直接体现。高校教师的道德行为直观地反映了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现实中,部分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表现为职业情感淡漠,职业行为失范,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发展和工作利益关系、精力投入与利益回报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学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有的重科研,轻教学;有的在学术上心力浮躁,急功近利,缺乏协作精神,也有的只顾业务,不问政治。少数人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质、人格特性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应付了事;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为人师表等等。如何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减少和避免上述道德行为欠缺的现象,是高校生物新工科教师总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知、研、用”三重目标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的规约和完善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需要有力的措施进行规约和完善。这里,以“知、研、用”三重标准为指导,通过生物新工科独特的课程体系建设,实现约束教师道德规范的方式简单归纳如下。

1.“知识型”课程体系目标的创新价值取向

吴爱华等从新经济发展对工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分析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情况,在总结前期新工科教育改革和探索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新工科建设做了系统的概括和提出了整体发展的思路[1]。林健提出新工科的广义概念,新工科的边界范畴,重视理科、管理、法律等学科影响,不但要关注当前的需要,更要面向未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工程人才[2]。

生物新工科教师培养德才兼备的工程人才就需要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观念,传授知识时做到以教材讲述的为基础,辅助最新的学科前沿动态。例如“细胞因子”章节的内容,在《免疫学》几版教材的更迭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更新。这就需要教师不拘泥于陈旧的教学内容,努力提高知识储备,做到心中有数,时刻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和新观点。

2.“研究型”课程体系目标的国际化价值取向

王添翼从“双一流”建设任务的大背景出发,从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对课程建设国际化的内涵、途径和实践进行了阐述[3]。陈燕等分析了当前我国学科师资队伍评价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在借鉴世界三大学科评价体系中师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以整体性、结构性和国际影响三个维度为导向,建立中国特色学科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的新思路[4]。

“研究型”课程体系中的教师职业道德价值取向体现在教师自身的研究水平和实力是否能够顺应快速发展的学科前沿内容更新。《免疫学》是一门研究性极强的学科,教师的另一重身份——科研工作者在这个领域也必须做到能够时刻紧跟当下前沿动态发展的步伐,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科研进展,有机地整合并纳入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视野。

3.“应用型”课程体系目标的新工科价值取向

田巨为探索了“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新模式,即强化对特色学科的资源投入理念,加强创新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育,提升学科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提高标志性成果的产出率和鼓励交叉新兴学科建设[5]。陆国栋等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对新工科建设的需要的视角,讨论了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主要瓶颈,进而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路径、思考与探索[6]。

“应用型”课程体系与实际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反映出高校教师的道德发展水平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体现。以“免疫学防治”为例,这个章节所涉及的内容要求授课教师深入基层,调研并掌握时下流行的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在当地实施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教材阐述的一般的预防措施进行比对,找出适应和不足之处,在讲述中加以融会贯通。大量第一手资料的采集需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感染的科研精神和崇高的道德情操的支配,能够深刻地体现高校生物新工科教学所需的教育思想道德水平。

结语

人才培养的“知、研、用”三重目标的落实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高校生物新工科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 对生物新工科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具有显著的规约和意义。知识與能力目标是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根本。研究与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石,学习者通过整合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能力。应用能力是以应用为导向有序积累的,不仅被融入到了原有的能力结构中,而且会不断在实践应用中提升。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郝杰.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2]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

[3]王添翼.“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推进研究生课程建设国际化的思考与探索[J]高教学刊,2018.3

[4]陈燕.“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师资队伍评价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0

[5]田巨为.探索“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新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9

[6]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作者简介

周翔(1983—),武汉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讲师,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抗病毒天然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