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评课中谈教育被绑架

2018-01-20余志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绑架评课功利

余志坤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各大地区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具有功利性的色彩,学校教育逐渐被被功利性目的所绑架,基于强大的教育体制,需要教师对教育的坚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对学生成长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让教育工作者的一切教育活动必须回归到教育的原点,实行真正的教育。当前被功利性目的所绑架的教育状况必须有所改变。

关键词:评课 教育 功利 绑架

那次我上公开课的课题是:《詹天佑》。内容是:这一课的第二课时,情形是:课堂上,我精心创设情境,给学生出示了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放手任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并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充分相信并大力鼓励学生,让学生自己画出有关“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的示意图。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思维非常活跃,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效果出奇的好[1]。我自认为这节课上得不算太好,但至少算过得去。

没想到我自认为还算过得去的课,在同行教师的那里得的评价却是:教师讲得不详细,讲得太少,有可能出现在试卷上的有些知识点没讲细、讲透,没讲到位。如果考到了学生做不来怎么办?得不到高分谁负责?教学质量下滑谁负责?到时候响影到学校声誉谁负责?到那时家长找茬怎么办?到时候可能会响影到学校的生源,如果真到 了那个地步问题就大了……

我面对这些评价,表面上保持很平静,内心却愤愤不平:教师要高分,学校要质量,家长要面子……教育被功利的力量绑架了,失去了自身的目标[2]。教育被这种力裹挟着滚滚向前,往死胡同里狂奔;学校被这种力拽着殚精竭力,一天天向名利场演变:教师被这种力量 操纵着兢兢业业,一步步向木偶和机器转变:学生被这种力量羁押着可怜可悲,时时都成了功利交易中的人质。

我记得一位大师说过:“三流的课堂教知识,二流的课堂教方法,一流的课堂教思维。”面对同行的评价,我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我会更加坚定对“一流课堂”教学的探索与追求的信念,课堂教学应“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当然要关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将成为最关注的内容。哪个国家在这方面做得好,做得实,那么哪个国家将来在世界这个大舞台就更具有竞争力。“知识就像金子,孩子们被灌输得到越多,在成长路上背负的行囊就越重。”如果 学生早已不堪重负,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发奋争取考一个高分,还有时间谈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吗?我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3]。坚守教育的真谛,让我们的教育回归教育的原点,实行真正的教育,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的成长规律,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校成为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生活与精神的家园。

功利绑架了教育,教育失去了本来的目的,功利绑架了教师,教师丢弃了自己对事物的真实看法。教科研也越来越形式化、功利化了[4]。比如在上公开教学课前,教师把设计好了的教案当作剧本 ,一遍遍地演练,演练了一段时间,就请同行教师来听一下课,这就好比是做戏中的彩排吧,看看哪里不行再改进,再演练,再彩排,反反复复,一直演练到满意为止。等到上公开课时,教师精彩地表演一下“扎實的做功”。一堂课下来,领导与专家获得了满意,教师获得了称赞,学校获得了声誉。学生呢?已被教师折腾得死去活来。太多的功利主义,太多的规矩,绑架了教育 ,绑架了教师 ,以至于教师越来越不知道教学是为了教还是为了学?是为了学校、教师的名誉 ,还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地发展?

要走出教育被功利绑架的怪圏,消除教育被功利绑架的影响,我认为:只让功利不再绑架教育 ,让太多的规矩不再羁绊教育,别让教育带着手铐脚链行走,教育才能回归到自身的本质上来,才能拥有自身的自由,才能按自身的规律行走。

我们必须认识到体制的巨大惯性作用,实行真正的教育,需要加强对教育体制的改革,更需要整个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反思、探讨。教师要有真才实学,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价值观以及正确的荣辱观,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学刚.新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感悟[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46.

[2]郑社军.教育感悟:贵在坚持不言放弃[J].教书育人,2018(14):72.

[3]赵海燕.新教师教育教学感悟[J].吉林教育,2018(08):54.

[4]曾慢.莫让感恩教育被“功利化演讲”绑架[J].山东教育,2017(Z4):123.

猜你喜欢

绑架评课功利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高中函数的概念》教后反思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谈评课的“四度”
港书商亲笔信让“绑架”谣言不攻自破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请不要将高尚行为蒙上功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