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回归生活

2018-01-20杨世文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参与品德与社会感悟

杨世文

摘 要:《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要“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而且“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课程内容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都以“回归儿童生活”为基本理念,都强调课程的内容和实施要贴近儿童生活,儿童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探究生活获得发展。

关键词:课程;参与;体验;感悟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下面我以《品德与社会》中的教学案例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一、回归社会生活,突出课程本质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比如,我在教学“我的中国心”一课时,首先播放新年晚会中远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华侨一起祝福祖国新年的视频。在热烈和谐的气氛里,对小组内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出示数据统计表以及华人华侨、外籍华人分布图,通过讨论了解华侨的勤劳、刻苦和为所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作出的努力,他们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并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去,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饱含爱国情怀的歌曲“我的中国心”中,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中国结,在实践中体会中华儿女“同根生”与“心连心”凝聚的浓情,表达自己作为中华民族儿女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二、增加情境体验、加强课程内化。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比如,教学“我们遵守规则”时,师生共同制定“传电话”的游戏规矩。游戏中的规矩就是一种规则,参加游戏的人必须遵守这种规则,以保证游戏顺利进行。之后要求学生在自由活动三分钟,活动结束后,老师随机采访:“这样自由活动好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活动的标准。

拓展话题,像这样的现象在社会中还有哪些?例如上下公共车时不拥挤,要有秩序,要主动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公路上要有秩序行进,一旦出现交通事故,要留出安全通道。播放小视频: 高速路上,前方出现交通事故。汽车都往前挤,没有留出安全通道,致使消防车和救护车没有及时到达现场,病人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护而死亡。以此为戒,告诉学生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

合理转换角色:“假如你是交警,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医护人员,你会对那些占道的司机说些什么?假如你是病人,你又会对社会说些什么?”

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合理而有秩序,我们需要遵守这些规则,通过模拟情境,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敢担当,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做一个守规则的人。

三、开展实践活动,做好育人基础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中指出: “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在教学“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时,我和学生一起商量尝试进行一次课外教育实践活动。首先根据居住地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交待好实践目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到附近社区、公园、广场等地方去观察,了解我們周围公共设施的种类以及利用情况。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整理。结果发现,社区、公园内一些健身器材被毁坏,锻炼的人不会爱护这些健身器材;一些人口密集的地方,共享单车损坏较严重;公交站点旁边的垃圾桶有部分横卧在路边;公园的坐椅毁坏严重。人们并没有善待我们身边这些不说话的“朋友”。当学生看到这样的景象时感到难过,其中有的学生还为自己曾经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而内疚。

通过一周时间的调查学生发现破坏公共设施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并且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结合具体的图片、视频,我和学生一起讨论:身为小学生,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爱护公共设施。同时组织学生到网上或图书室查资料,分小组调查并制订出保护公共设施的方案,走上街头发放倡议书。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自主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再加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唯此,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程。

编辑 高 琼endprint

猜你喜欢

参与品德与社会感悟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