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氏链球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2018-01-20董利森解沛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头孢曲松青霉素链球菌

董利森, 解沛涛

作者单位: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少见的感染性疾病,年发病率为2/10万~15/10万[1]。其中,自然瓣膜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等。近年,草绿色链球菌所致IE下降[2],但仍是其重要病原菌。现将我院收治并治愈的1例由罕见格氏链球菌致IE患者报道如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症状

患者女,57岁。2018年2月24日因“发现血糖增高7年,厌食5个月”入院。患者5个月前自行减肥,厌食5个月,近3个月出现精神、饮食差,乏力等不适。近3 d出现不明原因畏寒,轻微寒战,未监测体温。无心悸、气短,无胸痛、无咳嗽等不适。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病史7年,现血压、血糖控制可。2000年曾行胆结石手术。近5年无静脉用药史,无住院史。入院体格检查:T 36.2 ℃,P 86次/min,R 18次/min,BP 96/6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言语流利,营养中等,体质量指数(BMI)=25.91 kg/m2,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皮肤瘀斑,肢端未见Osler结节(Osler's node)。结膜无苍白,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86次/min,心律齐,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各心脏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min,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正常,10 g尼龙丝试验阴性,震动感正常,温度感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血糖:5.2 mmol/L。拟诊“①2型糖尿病;②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③乏力原因待查”收入内分泌科。

1.2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9.49×109/L,中性粒细胞占0.808,红细胞3.65×1012/L,血红蛋白92.00 g/ L,血小板260×109/L,超敏C反应蛋白(CRP)52.11 mg/L;红细胞沉降率54 mm/ h;白介素6(IL-6)95.62 pg/mL,降钙素原(PCT)0.49 ng/ mL;尿常规:尿糖-,尿蛋白±,亚硝酸盐-,潜血1+,白细胞4.19/HPF,红细胞13.07/ HPF;糖化血红蛋白6.4%;脑钠肽627.1 pg/ mL。肝肾功能、电解质、粪便常规、甲状腺功能5项、多种肿瘤标志物正常;感染4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HIV均阴性。

入院心电图正常。2018年2月25日胸部+全腹CT示:①冠状动脉钙化;②胆囊切除术后改变;③脾内不规则低密度影,提示脾梗死可能。

1.3 细菌学检查

患者入院当日(2月24日)下午,突然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伴寒战,T 39.9 ℃,立即留取2套血培养,2月28日需氧血培养分离出格氏链球菌,药敏试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敏感,青霉素G中介,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厌氧血培养与需氧血培养细菌及药敏结果完全相同。3月3日、10日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

1.4 治疗及转归

由于患者入院当日出现高热,伴精神意识差,无胸闷、气短,无心悸等不适。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8 h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2月26日患者精神意识好转,仍发热,T 38.4 ℃,无其他不适。2月27日症状好转,无发热,乏力症状稍缓解。3月3日经胸心脏彩超示心脏各腔室内径正常,运动未见明显减低及不协调,二尖瓣前瓣瓣尖增厚,表面不光滑,隐约可见2个赘生物,瓣口收缩期可见中等量返流信号,余各瓣膜形态、结构、启闭、回声正常。提示二尖瓣前叶增厚并表面不光滑,二尖瓣中度返流,赘生物形成可能。诊断考虑IE、脾梗死。抗菌药物调整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0 g,2次/d静脉滴注,患者精神、饮食可,无发热,乏力症状改善。3月7日患者再次出现发热,T 38.1 ℃,加用阿米卡星注射液0.8 g/d静脉滴注联合抗感染治疗。

患者经抗感染治疗,3月8日起未再出现发热,无胸闷、气短,无心悸等不适,乏力症状逐渐好转,复查血常规、CRP、PCT、IL-6正常。3月10日复查经胸心脏彩超示心脏各腔室内径正常,运动未见明显减低及不协调,二尖瓣前瓣瓣尖增厚,表面不光滑,隐约可见一个赘生物,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示二尖瓣瓣口收缩期可见中等量返流信号,余各瓣膜形态、结构、启闭、回声正常。提示二尖瓣前叶增厚并表面不光滑,二尖瓣中度返流,赘生物形成可能,与前次对比稍有改善。3月13日患者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抗感染方案不变;3月25日血培养阴性,复查心脏彩超示心脏各腔室内径正常,二尖瓣前瓣瓣尖增厚,表面略粗糙,未见赘生物形成,CDFI示二尖瓣瓣口收缩期可见中等量返流信号。提示二尖瓣前叶增厚并表面略粗糙,二尖瓣中度返流,未见赘生物。患者症状好转,无发热、乏力,精神饮食可,抗感染治疗35 d后停用抗菌药物,患者出院。停药1周回访,患者无不适。

2 讨论

格氏链球菌属于α溶血链球菌,常定植于人的口腔、皮肤、肠道、上呼吸道及阴道,为条件致病菌,致病力低。格氏链球菌于侵袭性细菌感染中罕见,如IE、化脓性关节炎以及自发性腹膜炎等[2-4],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道[2,4-6]。Dadon等[4]回顾分析了格式链球菌致感染确诊的15例患者中,包含IE 11例(含2例合并椎关节感染患者)、坏死性筋膜炎1例、胸骨感染1例、化脓性关节炎1例和肺炎1例。主要基础疾病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房纤颤、陈旧性脑梗死。多数患者既往有IE病史、心脏手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主动脉瓣置换术以及二尖瓣修补术等)、牙科手术及口腔侵袭性操作手术史、关节置换术等,部分患者还存在较差的口腔卫生状况、牙齿松动、关节疼痛等表现。出现感染症状多表现发热、乏力等不适。本文报道病例既往无牙齿、骨及心脏等侵袭性操作。入院仅发热、寒战、乏力等不适,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且近5个月开始减肥,出现厌食表现,体重下降明显,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不排除口咽部以及肠道菌群移位导致患者出现IE,提示为格氏链球菌感染的主要宿主原因。患者全腹CT示脾梗死,原因不明确,不除外心脏瓣膜赘生物脱落后形成栓子,经体循环到达脾脏导致缺血或梗死,血培养结果为格氏链球菌,经胸心脏彩超提示赘生物形成可能,考虑为IE。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没有针对格氏链球菌致IE的治疗方案,多参考草绿色链球菌感染的治疗原则,对于青霉素敏感菌可选择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头孢曲松)单用或联合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等,疗程在4~6周[7-8];对于青霉素耐药菌株可选择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联合庆大霉素,疗程4~6周。国外文献报道[4],对11例格氏链球菌致IE患者通过青霉素单用或联合庆大霉素、头孢曲松6周治疗后完全治愈。结合该患者药敏结果,青霉素G中介,应首选头孢曲松2 g 2次/d联合庆大霉素3 mg/kg,1次/d治疗,但患者初始经验性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症状好转,结合药敏结果抗菌药物调整为头孢曲松2 g,2 次 / d,单独使用头孢曲松4 d,由于患者出现发热,联合阿米卡星0.8 g/d,之后患者症状好转。抗菌药物治疗5周,血液细菌培养转阴,心脏彩超示赘生物消失,患者使用头孢曲松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有 效。

本案例旨在提高临床对格氏链球菌致IE的认识,对于上述免疫低下的易感人群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情况,既往有口腔、心脏、骨关节等侵袭性操作,以及其他易致菌群移位的患者需要考虑IE的可能,对不明原因的肺脏、脑、心脏、肾脏或脾脏缺血或梗死,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行血培养、心脏彩超以及经食道心脏彩超,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猜你喜欢

头孢曲松青霉素链球菌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大同地区孕产妇B族链球菌带菌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炎琥宁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急性肺炎临床效果分析
杭州市儿童猩红热病原学及其相关血链球菌毒力基因分析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幼年大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与口服钙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