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2018-01-19韩玲

新课程·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传统文化

韩玲

摘 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好好地审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好好理解新课标中有关文言文方面的相关教学要求和目标,并且认真看待文言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广泛涉猎传统文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逐步引导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培养阅读古诗文的兴趣,正确运用参考书目,强化学习古代诗文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师;传统文化;重视程度

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教师作为教育的引领者,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不仅仅是教师这个身份才會使得他有这样的影响力,我们应该更多地去看一个教师的文化涵养、道德情操,并且要他们采用有效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来教授知识,让学生对他们产生更多敬重,从而让学生对他们所教授的知识更加感兴趣。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吕叔湘曾说: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主要归因于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毋庸置疑,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弘扬。

1.作为老师,应该好好地审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好好理解新课标中有关文言文方面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并且认真看待文言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兼顾“文”和“言”。文言文不只是我们课本中粗描淡写的那样,它们蕴藏着许多的内涵,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文言文的教授过程包括基本知识的讲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在对这两方面内容有了基本的掌握之后,才能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培育出全方位发展的好学生。

2.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有两个主体,一个是老师,另一个就是坐在台下的各位学生,所以课堂不仅是一个老师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学生接受知识的海洋。而要让学生充分地接受所学到的知识,仅仅靠背诵,仅仅靠中考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从发展的眼光,运用悠久的文化历史来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吸纳知识,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而且根据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强弱,还应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区别对待,合理分配任务,有的放矢,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来,全面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不再觉得上课回答问题、积极发言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3.教师以活到老、学到老为理念,广泛涉猎传统文化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老师对于他准备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他必须懂得更多。”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对有关文学的很多内容,比如一个作家的生平事迹,他有哪些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诞生的,应该了如指掌。比如“四书”“五经”等等,要做到常读常新。这些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包含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它们可以让一个老师成为知识的传播者,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并且明白更多的文化知识内涵和精髓,俗话说的“自强不息,天人和谐,厚德载物”都是从这些经典的古文化中传承下来的。

二、逐步引导学生重视传统文化

1.培养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学生是否“乐学”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淡薄,所以不喜欢阅读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传统”与“历史”是紧密相连的。这里所提及的“历史”,不是历史学科,而是涉及作家、作品的时代背景。长期以来,许多老师担心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如果详细地介绍作家和作品的背景会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所以他们对这一部分内容都不会非常详细地去讲解。而事实上,要想更好地理解陆游,怎能不讲解金兵入侵?了解杜甫,怎能不介绍安史之乱?笔者认为,作为语文老师,就不应该被各种各样的约束捆绑着,应该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强烈的兴趣,不仅了解文言文的表面内容,还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它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老师要逐步引导学生阅读古诗文之前,潜意识中要先读“史”,因为“历史”使得文言文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脱离了它,古代文学作品就更加乏味,更别提想要让同学们对学习文言文产生兴趣了。

2.正确运用参考书目,强化学习古代诗文的能力

纵观我国的语文教学过程,受到影视教育的不良影响,古诗文学习已经成为教师为学生提供试题答案后要求学生一遍一遍朗读、背诵的过程,同学们根本就不想学习文言文,甚至有时候会产生排斥心理。根据我个人读书这么多年以来的经验,并且参考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献,我认为找到一本合适的参考书,并且正确地运用参考书目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也许这本书可以让学生发现更多有趣的书目,让学生感受到另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让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单纯依赖网络是不行的。学生在阅读古诗文时遇到的许多“小问题”,借助工具书《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或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了学习的主动性。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教师一定要学会如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参考书,并且正确地运用它,从而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知识水平。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传统文化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探析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