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体系构建研究

2018-01-19丁阳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创新创业双创

丁阳

摘 要: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为了满足物流业对人才需求,是高校培养物流人才质量衡量主要标准。但目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师资、教学设备、设施等条件不如人意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构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是解决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满足物流行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上交易额逐年增加,带动实体物流业蓬勃发展。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 252.8 万亿元,同比增长6.7%。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物流人才来支撑,然而目前物流人才的供应出现错位现象,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因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意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急需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就需要高校在培养物流人才上要和市场接轨,培养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具有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的学生。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重要性

物流管理专业是按照物流活动的规律、功能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解决物流行业在运营中的各种问题,提高管理效率的专业。西安高校资源丰富,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较多,但教学层次各不相同,培养目标也各不相同。以长安大学为代表的211院校以培养研究型高端人才为目的;以西安邮电学校为代表的二本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以培养高层管理人才为目的。而笔者所在的西安培华学院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西部地区培养中基层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还有部分高职高专学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以培养基层操作从业人员。众所周知物流是实践性较强的行业,特别是中基层从业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胜任岗位工作。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安排上一定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夯实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为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本任务指出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都会适当的安排实践教学计划和创新创业教育,但实践教学配套设施、开展的形式和效果却差强人意。

(一)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缺乏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需要借助教学设备、教学设施来辅助完成教学内容,特别是物流活动中使用的设备和设施较多,每项活动都有相应的专业设施和设备。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有些课程只有借助实践设备才能完成,如《运输实务》《仓储管理实务》《物流设备与设施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需要专业的实训来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资金、教学场地的制約,一些学校没有专业的物流实验室,实践课程只能在一般教室来完成。有实验室的高校也大都是购买一些教学软件,这些软件不能时时更新与行业发展脱轨,从而导致学生有实践课程但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二)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实践教学教师需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不但要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实际操作要领,这就具有“双师型”教师的素养。由“双师型”教师来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才能较好的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内容。但实际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大都是理论教学出身,没有行业工作背景,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中都是摸索着前行。同样他们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没有行业经验不能深入的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高校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主要依据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来定,需要完成专业实践的核心教学内容因没有设备设施只能通过理论教学来完成。需要学生外出顶岗实习实践环节,因高校没有联系到合适的实习用人单位而变成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最后只要有单位给学生实习鉴定表盖章就认定完成实习任务。这些客观因素导致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没有系统性,实践质量无法考核和保证,致使实践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物流行业的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保学生掌握每个物流功能中的工作任务所具备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构建以校内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为主,校外用人单位实习基地为辅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共同完成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内容。校内实践分为课程实训和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校外实习分为认知见习、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三个阶段,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所示。

(一)校内实践项目

课程实训: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在核心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中设置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如48学时的《物流设备与设施》课程,由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来完成。学生前期在课堂上听老师传授物流设备与设施的相关理论知识,后期到实训室动手亲自操作。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避免纯理论教学带来的枯燥和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专项实训:根据物流管理功能设置专项实训环节,如运输实训、仓储实训、配送实训、流通加工实训等七个专项实训项目,根据每个功能的工作流程进行模拟操作或仿真演练,训练学生的专项技能。综合实训项目:物流管理项目策划实训,物流管理仿真实训大赛,物流管理ERP沙盘操作等项目来训练学生的专业策划书的撰写能力、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校外实习项目

校外实习从学生刚入校门开始阶梯式推进。首先是认知实习:大一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通过企业的宣讲和观看工作场景使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工作内容和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和物流职业的认识意识。其次是专业见习:当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后,在大二和大三阶段安排学生到实习单位去见习,配合在职人员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任务,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同时熟练岗位技能,了解企业工作流程和用人标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树立劳动观念。最后是毕业实习,在学生大四的第二个学期安排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和实习单位从业人员一样,在规定的时间独立完成自己工作岗位任务,通过毕业实习为学生毕业撰写论文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为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创新创业思路和想法,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同时为学生就业找工作积累经验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

“双创”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是高校凭借自身的资源就能实现。需要借助校内实践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共同发挥作用。高校搞好校内的实践条件建设,用人单位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双方合作共同完成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任务,这也是用人单位和高校双赢的合作方式,高校通过企业解决了学生实习的问题,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用人单位通过给高校提高实习基地,发现了人才,也为自己后期的人才储备提供了便利和条件。

参考文献:

[1] 翟晓松.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基础[J].北方经贸,2018,(08):143-144.

[2] 林 坚,陈秀玲.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09):169-170.

[3] 吴 婷.“双创”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J].物流科技,2017, 40(6):152-154.

[4] 魏 遥,王姗姗.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研究——以阜阳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7):281-284.

[5] 吴 杰.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思考——以广州工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为例[J].科技风,2016,(20):155-155.

[6] 吴 杰.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以广州工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商情,2016,(24):156-156

作者简介:

丁 阳( 1976-),女,陕西省周至人,管理学硕士,西安培华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讲师。研究方向: 物流管理、雾霾治理。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创新创业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