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及型民族舞蹈人才现状分析

2018-01-19刘秋子

艺术评鉴 2018年2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刘秋子

摘要: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结晶,舞蹈作为艺术之一,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具备极其重要的教育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关于文艺的重要指示已经形成了完整、科学的习近平文艺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如何实现“人民的文艺”,即“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习近平同志主张艺术理想要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要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要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人民昭示更美好的未来,为民族描绘更辉煌的明天。那么,文艺教育下的普及舞蹈教育工作更加刻不容缓。

关键词:舞蹈普及教育 西南地区舞蹈高校 民族舞蹈人才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150-02

西南地区是多民族地区。其民族文化浓厚,艺术资源丰富。民族地区高校作为艺术人才培养的最直接机构,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播、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艺术人才教育分为精英教育和普及型教育两类。新时期的普及型民族舞蹈人才,不能按照旧时的舞蹈艺术教育一样只注重舞蹈技能的学习。片面单一的强调学科化会使舞蹈学科过于封闭,从而失去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不利于舞蹈艺术发展。普及型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高校舞蹈教育及其培养模式,进行实际情况调查与分析,与当前普及型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为能够实施综合性舞蹈教育,提供最大的可能性。从而探寻培养既有舞蹈能力,又有艺术素养的开放型舞蹈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普及型民族舞蹈人才定义

普及型民族舞蹈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舞蹈教育。普及型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则是向大众推广民族舞蹈素养知识的传递者,他们应当是能够为广大人民传播民族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技能的一群人。与专业舞蹈教育的教学任务不同,普及舞蹈教育更加强调广博多元,因此,普及型民族舞蹈教育是一种最为接近大众的艺术教育,是舞蹈艺术与人民群众的桥梁,是培养道德规范,提高艺术修养,锻炼身体素质,激发创造力的引导性教育。

二、西南地区“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西南地区舞蹈高校中,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通常包括理论课与实践课两大类。理论课以中外舞蹈史论、舞蹈艺术概论、中国民族舞蹈文化教程、舞蹈作品赏析为主,少数院校开设了舞蹈解剖学、艺术概论、舞蹈教育心理学、美学原理、舞蹈教学法等;实践课则以芭蕾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排练、古典舞身韵、舞蹈编导技法为主,少数院校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以及国际标准舞、现代舞基训、东南亚舞蹈、体育健身舞、社会考级舞蹈等。教育部针对舞蹈学专业,其培养目标为具备从事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论的研究、舞蹈教學以及编辑等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要求舞蹈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系统地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和舞蹈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分析和研究舞蹈作品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写作能力。通过不同高校开设的课程,与教育部对舞蹈学专业提出的具体培养要求相对比,我们发现原本应偏重舞蹈理论的普及与教育的舞蹈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偏向于舞蹈表演专业的培养方式。这种原因来自受到课程机制、师资配备以及生源基础等众多方面的影响。

三、西南地区普及型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由于条件制约,笔者主要以云、贵、重庆等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含有舞蹈专业的高校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现状显示,云南艺术学院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类艺术院校,与其它综合类大学及师范类院校共同构成云、贵、重庆的舞蹈教育高校体系,而西南地区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民族舞蹈资源,让民族舞蹈教育成为重要的文化名片。普及型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下,逐渐暴露了其中弊端。

其一,普及型民族舞蹈人才培养中过于专业化课程的渗透。舞蹈学在培养目标上是以“一专多能”的普及型舞蹈人才为主。经过调查对比,西南地区舞蹈学专业终究没有完全脱离培养演员等专业人才的主轨道,这一问题其原因绝大部分是由于西南地区舞蹈高校受到北京舞蹈学院的影响。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舞蹈界的最高学府,不管是在舞蹈学科建设领域中,还是舞蹈教材研究中,都汇聚了中国舞蹈教育的肱股之力,为地方院校开展舞蹈办学做出指导作用。此外,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大批优秀舞蹈人才,分别进入到各个地方院校承担教学工作,所带来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也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北京舞蹈学院的成功经验对他校舞蹈学科的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我们需在国家对舞蹈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基础上,结合西南地区生源条件,研究适合西南地区普及型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否则,这种“职业化”审美和评价倾向,将被非职业性的民族舞蹈普及工作者,无限循环的带进基础舞蹈教育课堂中。

其二,普及型民族舞蹈人才培养与“艺术”脱节。尽管多数高校已经意识到综合舞蹈人才的培养需求,不同程度的开设了多元化的舞蹈课程,例如,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等均开设了国际标准舞;一些院校还纳入了社会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的学习;云南艺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开设了地域特色浓厚的本土少数民族舞蹈理论及实践课;而云南民族大学则以边境特色开设了东南亚舞蹈课。丰富多样的课程多是围绕舞蹈类别,涵盖其它艺术门类的课程极为少见。音乐方面以视唱练耳课居多,文学、美术、戏剧方面则寥寥几所学校在选修课当中有所涉及,例如,戏剧表演基础、美术鉴赏、文学作品赏析。此外,一部分院校通过“综合类”的资源条件,尝试做出改变,以“选修课”方式鼓励学生在学校范围内自主选择跨学科选修课程,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失去对其它艺术种类的学习兴趣。因此,与其他艺术隔绝的舞蹈教育决不能给予普及型民族舞蹈人才所本因具备的多样性和复合性,在社会职业竞争中便略显单一,也脱离了全民艺术教育的本质要求。

其三,普及型民族舞蹈人才培养与生源情况脱节。舞蹈艺术的特殊性,使其在人才选择上有着严苛的规格条件,而要具备形神兼备、炉火纯青的艺术能力则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训练方能取得。最初,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选拔多以舞蹈中专学校为主,2000年以后,艺术类文化录取的低分数线,日益增多的舞蹈类院校,使得舞蹈考生人数上涨迅速。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主要生源则从舞蹈中专生逐步转变为普通高中学生,这类普高生或是经过长期舞蹈兴趣班学习,或是为升学进行短期艺考培训以报考舞蹈专业。就舞蹈艺术本体而言,经过短期培训的普高生,其舞蹈艺术能力较为薄弱,适应本科舞蹈教学内容相对困难。而高校中的课程又多倾向于“专业化”“技能化”的培养方式,最终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困难,教师教授进度缓慢,教学成效低的结果。社会就业的日益严峻,致使一部分精英人才与普及型人才竞争相同岗位,面临这样的局面,舞蹈普高生在毕业后,则显得竞争力不足。

如今,普及型民族舞蹈教育走入专业化倾向的误区,我们不难看出,今后从事舞蹈普及事业的人,大部分应是普高生进入本科学习的舞蹈专业毕业生。普高生与舞蹈中专生相比较而言,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文化理论知识相对扎实,在接受跨学科学习时,相对更容易掌握。对于他们,在舞蹈教育上不能过多的强调技术训练,而是以舞蹈技术学习为基础,融合跨门类、跨学科知识,来提高他们的综合艺术修养。在舞蹈技术课基础上,结合舞蹈理论和其他艺术门类知识的学习,进行综合艺术教学。普及型民族舞蹈人才成就全民艺术素养,精英型舞蹈人才铸造国家艺术水平,只有两种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舞蹈教育事业的两朵教育之花,才能更为有效的推动我国文艺事业发展,为人民昭示更美好的未来,为民族描绘更辉煌的明天。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素质教育不应排斥升学率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谈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托起教育理想,论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现
素质教育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警惕高校素质教育陷入功利主义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