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18-01-19武鹏飞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武鹏飞

【摘 要】强化学校体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保证学生的运动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挖掘体育运动中的德育内涵,为孩子们培养受用终身的运动技能和健康习惯,享受运动快乐、拥有健康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运动时间与空间;锻炼意识和习惯;德育内涵

强化学校体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指出“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成功的本钱,少年儿童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家庭、学校、社会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让他们像小树那样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那么我们的中小学的体育如何开展,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呢?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给中小学体育指明了方向。课程内容的设置分别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安排,更加合理、科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指导意义。

一、保证学生的运动时间与空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新课标也指出:“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学校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科学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以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为核心,积极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要求。将体育课、眼保健操、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等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列入课程表,做到时间、场地、学生、内容、指导教师“五落实”。与“体育、艺术2+1项目”相结合,深入挖掘富有地方和学校特色、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熟练掌握两项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

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

新课标指出:“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意识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更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课余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课余生活、培养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及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良好途径。学校首先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能力,开设田径、体操、球类、棋类等各项体育活动,配备有体育专长教师或学生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其次是进行课外体育辅导,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运动训练规律,科学安排训练计划,妥善处理好文化课学习和训练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打好专项运动能力基础,不断提高课余运动训练水平。三是学校要完善竞赛体系。建设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功”。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主要手段,逐步形成自己学校体育的传统,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三、挖掘体育运动中的德育内涵

“体育运动不仅能改变人的体质,更能改变人的品格”,体育运动本身具有很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新课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及合作精神、公平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第一,体育运动中许多情况下都要求运动员有较强的自制力,冷静地对待各种困难、问题,我们在体育比赛中就可以加强对学生自制力的培养。第二,体育运动中的果断性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运动中,各种突发事件都需要运动员果断地处置,甚至不容犹豫、不假思索。体育比赛就是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果断性,提高突發事件的处理能力的最佳途径。第三,体育运动的成功往往包含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体育教师应时刻严格要求学生,通过每一堂课、每一次比赛,逐渐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的意志。第四,体育运动中严格组织纪律性、诚实比赛、按规则办事、发扬团队精神,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等优良品德的形成都离不开体育比赛中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

总之,可以通过保证学生的运动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挖掘体育运动中的德育内涵,为孩子们培养受用终身的运动技能和健康习惯,享受运动快乐、拥有健康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楚江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纲要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健康取向下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框架构建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
新课改下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实践探究
谈谈体育与健康课程与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