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医院法人治理改革探路记

2018-01-19黄腾

中国医院院长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东明县自主权法人

文/黄腾

东明县人民医院通过法人治理改革,落实人才引进、招聘、管理、收入分配自主权,取得医院管理新成效。

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医改的重要且复杂环节之一,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则又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实行管办分离的重要内容。法人治理的根本精神在于,将公立医院的管理自主权从政府卫生部门下放给医院,从而使政府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医疗行业的监管,同时履行出资人的监管职责。医院搞好自身管理,在保证经济收入、公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满足患者和社会的需要。

始建于1949年的山东省东明县人民医院,现开放床位1800余张,已成为集科学化设计、规范化流程、人性化特色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医院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实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管理模式分不开。

积极试水 探索新领域

起初,对于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这一新型管理模式,医院领导班子认识不一致,认为无从下手。为此,领导班子成员从学习和解决思想认识入手,进行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认真分析形势,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居民健康改善需要的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特别是围绕医院的管理和运营,将医院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进行分割,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更好地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次,审视自身发展。实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前,医院管理比较简单粗放,特别是管理机构机制不完善,权责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缺乏经营管理自主权、灵活性,缺乏经营效率、效益。因此,探索建立权责明确、富有生机、监管有力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新模式,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

再次,学习外地经验。为增强大家的感性认识,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避免试点工作走弯路,医院组织各层级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先后到陕西子长县人民医院、福建三明市人民医院以及义乌、东阳等地考察学习,同时借鉴新加坡、台湾一些医疗机构的管理模式,从而统一了思想,拓宽了视野,为健全相关配套政策、完善运行机制、顺利推进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严格程序 构建新架构

东明县人民医院于2014年纳入菏泽市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2015年下半年,医院初步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以国务院关于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意见为指导,根据国卫体改发〔2014〕12号《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要求,制定了《东明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和《东明县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坚持领导决策机构、管理执行机构、监督约束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精干高效的原则,于2015年11月成立了院党委,组建了东明县人民医院理事会、院执行委员会和监事会(图1)。

三个班子的组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的原则,先由中层以上干部民主推荐候选人,报政府相关部门审查审核,再由院党委多方面听取意见,最后由院职代会选举产生。

建章立制 完善新机制

首先,医院制定理事会章程。章程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立足医院实际,着眼医院长远发展,准确把握理事会的工作职责和定位,理顺医院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分配好监督、决策和管理职能,形成了领导决策、执行管理、监督制约运行机制。

其次,完善规章制度。一是建立信息披露和重大利益事项全面公开等制度,加强内外监督。二是健全理事会决议、年度报告、“三重一大”事项通报制度,主动听取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切实改进工作。三是健全绩效考评体系,严格落实考核奖惩,绩效分配向临床一线和关键岗位倾斜,依据工作量、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实行新的工资分配模式,重实绩、重贡献,切实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建立充分体现医院法人自主权,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用人用工制度。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紧紧围绕专科发展方向,干部聘用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集体决策,杜绝了过去那种主要领导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使干事创业者有舞台,被动应付者无市场,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更加高效,更加规范,充满活力。

再次,明晰职责任务。理事会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政策和医院章程开展工作,负责医院的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干部聘用、章程拟订和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人事管理方面的职责,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并监督医院内部的运行。执委会严格按照理事会决议独立自主地履行日常业务管理、财务资产管理、一般工作人员管理等职责,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工作。理事会、执委会自觉接受监事会的监督。理事会、执委会、监事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更加科学、高效。

规范运作 取得新成效

首先,理事会决策更加规范。一是按规定召开理事会会议,制定了理事会章程,组建了东明县人民医院执行委员会,确定了院执委班子。二是审议确定了县人民医院的基本管理制度、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以及医院运行管理状况报告等,并对新院区的全面启用和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工资分配等重大事项进行了决策。三是在充分听取医院中层和基层临床科室意见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医院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等事项。

图1 东明县人民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架构

其次,执委会工作更加高效。一是人才引进自主权得到落实。二是人员招聘自主权得到落实。今年,县编制部门对县级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人社部门下放了人员招聘权,医院自主安排招聘计划,自主完成了12名研究生和35名本科生的公开招聘。三是人员管理自主权得到落实。对医院中层干部实行聘任制,根据贡献大小、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群众基础,由医院自主选聘,形成了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四是收入分配自主权得到落实。对个人收入,实行绩效考核和院、科(室)二次分配,形成了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优胜劣汰机制。

再次,监事会监督更加有力。突出规范政府、部门、法人“三级责任”,构建公益目标导向明确、内部激励机制完善、外部监管制度健全的规范合理的治理结构,实现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制衡”。凡是医院的重大决策,都必须由监事会全程参与,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运行和“三重一大”等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由监事会全程监督。监事会可以定期调阅查看医院的财务账目等,对决策和执行管理的意见建议,可以随时向理事长甚至院党委提出。不论是理事会事前决策,还是执委会日常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有专职人员去监督,都有人来操心。日臻完善的监督流程,使监事会的监督制约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

东明县人民医院通过实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医院面貌焕然一新:高端先进的医疗设备、省内结果互认的检验检查,百级层流净化手术室、升级扩建完成的病理科,温馨如家的一体化产房、互联互通的远医疗程会诊中心,北京专家领衔的胸外科,独立分设的妇科、产科,适应新需求的内分泌科、消化内科、肾病及风湿免疫学科,填补了东明县医疗卫生行业的多项空白,让百姓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专家的诊疗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直接去外地就诊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未来,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东医”人将以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为契机,坚持“质量为本、服务为先”的办院宗旨,实施“育名医、树名科、建名院”的强筋壮骨之策,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良好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先进的医疗设备、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打造苏鲁豫皖一流的区域性医疗中心,乘风破浪,筑梦远航!

猜你喜欢

东明县自主权法人
科技部等四部门针对科技自主权政策“最后一公里”答疑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非营利法人破产特殊制度安排研究
对《民法总则》法人的分类方式的思考
陕西省法人及其他组织违法失信“黑名单”
高校招生自主权:历史嬗变与困境突围
东明县绿色通道建设方案
东明县风沙化土地监测与治理
东明县露地花卉的分布与病虫害防治
尊重老年人的婚姻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