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经济时代传统陶茶文化的新结合
——以定窑陶瓷茶壶制作为例

2018-01-19赵小芳

福建茶叶 2018年6期
关键词:定窑纯手工茶具

门 丽,赵小芳

(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芥子须弥,微小的茶具里承载着集自然灵气、经一道道工序的茶、巨细相容,茶的器具与茶相辅相成,把茶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高峰,而在这些不同种类和材质的器具中,陶类和瓷类是较早发展起来的。

1 “陶茶文化”时代特色茶

1.1 经典的文化茶

日本首相曾在出访美国时说过,索尼是他的左脸,丰田就是他的右脸。则中国的传统文化便是中国在世界的一张出彩名片,而其中的茶文化也是出类拔萃,西湖龙井、高山云雾、信阳毛尖、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等,种类日渐繁多和精良,并经久不衰。茶无论是一种物质来看,或是一种传统文化来看,茶之传承绵延不绝,茶于中国国民的重要性不亚于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1.2 创意经济时代下的茶文化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原来传统的产业逐渐转型,有的整合前后资源,前后流程合并,建成独立的生产模式,掌控整个产品生产线;也有的横向一体化发展,兼购自己同流程位置的“兄弟姐妹”,独垄一席地位,成为霸主。创意经济时代应运而生,通俗来说,在此时代下的企业,大多以创意产业、工业等为主来驱动企业发展,创造财富。咖啡、可乐等大批量的国外饮料进入我国,深深撼动了茶的地位,茶产业不复如前,许多民间小茶作坊也是越来越少,创意经济时代下,咖啡可乐等一并抓住了广告、形象设计这些潮流元素,并随之出击,抢占市场。而茶的形象向来朴素典雅,茶的流程严密严谨,茶的创新之处却有难处,随着茶发展的陶瓷茶具也开始受到打击,一些著名窑口的关闭就是被“打了”重重一击,从技艺上创新,但稍稍用力过猛,便与传统精华有违,吃力不讨好,便到了“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的两难境遇。

1.3 陶艺与茶的新结合

创意经济包含面十分广泛,公关活动、形象视觉识别、软件开发、各类广告等等都算在其中。淘宝上的一家名为“故宫淘宝”的店铺便是传统茶文化在创意经济时代下的典型代表作。“一份来自故宫的礼物”这句令人既想心动又想行动的口号便出自这家店铺,将上古神兽的形象、十二美人图作为日历;将各类与茶文化有关的雕梁、纹饰做成胶带;这甚至带火了国外许多家美妆古风茶韵的走向;将各类时代流行语与各种含有历史底蕴的文物结合做成文创产品,用“接地气”的时代气息与“高大上”的陶茶文化联姻,打破了诗人对茶文物的一些偏执看法——原来文物也可以这样“可爱”,推动了茶文物的流行,也加速了故宫淘宝文创产业的运转,一举两得。同类型的还有央视最近策划的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节目,以新颖的形式将我国传统文化再一次深深在群众中根植。

2 陶瓷器具与茶文化的关联性

中国的茶讲究“清茶、温火、细水、雅具”四样样样俱到,这其中的“具”虽只是盛茶、喝茶的一个小小载体,但芥子须弥,小小的器具与茶相容,与茶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

2.1 陶与茶文化演绎

宋代是发展的鼎盛时期,定、汝、官、哥、钧五大官窑产生,种类样式积极丰富,技艺炉火纯青,登峰造极。无论是官窑还是民间私窑,陶瓷业都风格各异,不像之前基本承袭以前的样式,清秀浑厚清雅艳丽,百家争鸣,宋代的陶瓷器具用途也广泛了许多,杯具、碗、壶、罐子,甚至随着宋代对陶瓷器具审美的提高,陶瓷制品成为了一种艺术,融合了茶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定窑作为五大窑系之一,专门烧制白瓷,白瓷胎土细腻,成品薄而有光,颜色白净,纹饰多样。五代十国战火不断,陶瓷业发展不大。元代相较宋代较为衰落,但“青花”质朴、淳厚、典雅的特色,与茶理十分吻合,得到大众喜爱,成为了当时瓷器中的主要品种,也是至今受欢迎的一种。与元代不同的是,明清时期彩陶瓷成为新兴力量,颜色浓艳、纹饰大多精美繁多。近现代,玻璃塑料工艺的传入,陶瓷因为制作工序较为繁杂易碎等逐渐消失在寻常百姓家。

2.2 陶与茶的质地演绎

陶用具的制作虽然早于茶,瓷在茶之后被发现,三者早期并未有过多牵连,西汉时期才专门为饮茶配备青铜、玉质,陶制的茶具;六朝时茶技术传到江南各地,江南广推种植茶叶,饮茶风尚盛行;直到东汉晚期,制瓷业逐渐发达,又随着唐代禁用青铜,陶瓷逐渐成为制造饮茶茶具的主力军。茶具与茶的搭配,不仅要考虑不同材质对饮茶口感的影响,还要考虑二者在颜色上的搭配和性能上的互补。

2.3 陶与茶的艺术演绎

茶具颜色要能反映茶的色泽与明度。比如,花茶多选用青花、青瓷;黄茶多选用略成黄橙色或奶白色之类的茶具,红茶可选用紫砂等偏暖色调的茶具等,经典的搭配如紫陶和普洱,被爱茶的人赞称“天造地设”,制作紫陶的泥料和种植普洱的土壤都在云南,有着相似的地理环境,紫陶温度稳定,能保证泡茶时的温度,让茶能充分发挥香味,且能保有余香,香气和茶的滋味能更好的融合。器乃茶之父,虽然只是小小的茶具,却承载着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与茶文化相辅相成,无论是在外挂搭配还是功能互补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了茶文化。

3 创意经济时代下定窑陶瓷茶壶的发展策略

作为烧制宫瓷的定窑,繁盛于北宋时期,由于元朝战乱而逐渐消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保护和复兴工艺美术的政策下,定窑试制组翻阅古代书籍,查找定窑的原料配方、工艺技术,但已于元代消亡的定窑,资料少之又少,古人太远,而新中国的定窑试制组也是定窑恢复第一次,终于,定窑试制组的工作在1984年于香港举办的“河北艺术陶瓷展”上,定窑试制组的仿宋代定窑作品《手刻荷花荷瓶》被香港媒体给予高度赞扬,称“消亡已久的定窑重返人间”。

3.1 塑造古代定窑主题理念

定窑试制组在前期工作中难度重重,在陶瓷和文物对比中,逐渐摸索出了定窑曾用的原料、拉胚、釉色,还原出了曾在宋代十分光彩的定窑陶瓷。不仅是还原和恢复了定窑的技术、产业,试制组还在原基础上创新,增多纹饰,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烧制工艺上也大大节约了成本和资源。

3.2 定窑与茶博会新结合

定窑又一次在世人面前大放光彩,但在北方陶瓷制业已经逐渐落后于南方,农博会茶博会上,北方的陶瓷品的曝光和关注不及南方,更多外国工艺传进我国,也打击了我国传统陶瓷业一把;同样随着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一成不变的企业、产品已经逐渐淡漠在大众心中.,这些因素也着实给了刚刚兴起的定窑一大挑战,在纷纷改变工艺、大肆过分宣传的洪流中,定窑陶瓷依旧坚持纯手工古法土釉,收住品质,创新延续,坚持传统的极简釉色、纹饰、基本陶茶器型,选用白瓷、青瓷为主推广市场,同时找到同类定瓷工业的窑口,大宋定窑与秋鸿定瓷的合作也是强强联手,共同促进定瓷发展;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改进烧制工艺,质量和数量都大为增长。

3.3 传统陶茶与佛禅新结合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定窑的陶瓷品走简美路线,宣扬和推崇茶文化中的极简理念,给了迷茫急利的人们一剂静心剂。除了在工艺上的继承、创新,在宣传方面,紧密联系与陶茶产品相搭的展览。它联手河北省顺平县佛光美术馆,举办定瓷与佛教文化展,定瓷的简洁大气,不浮华与佛教的主旨相靠近。选送优秀定瓷陶瓷作品至故宫博物馆,多次与其专门负责陶瓷器具的负责人交流联系,宣传以文化的概念影响市场,而不是以数量来取胜,用心做好每次产品,纯手工拉薄坯、古法纯手工挂土釉、纯手工刻划花、纯手工跳刀……即便供不应求,也绝不粗制滥造,毁掉定瓷声誉,对定瓷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才是定瓷发展延续的根本。

4 结论

创新经济时代,带来的有许多的利息与机遇,跟随时代步伐这话确实不假,但若是不能有明晰的产品,机制自我定位,很容易在跟随的潮流中,丢失了自己的基本,失了根的东西,又如何成长发展。定窑陶瓷面对创新经济时代遇到传统与创新的两难境遇,进退有度,坚持纯手工技艺、拉胚、釉色……不丢掉定瓷的最根本的东西,在保证原有风味上适度创新,加强工艺的改进。

[1]陶崎峰,刘清世.现代陶艺设计与茶文化的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7):116-118.

[2]王海燕.茶壶制作工艺对陶艺教学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7(5):141-142.

[3]孙峰.紫砂茶壶传统造型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9):134-135.

[4]张家骅,陈志祥,徐连强,任建清.基于逆向工程的紫砂茶壶模具的制作方法[J].陶瓷,2010(12):32-34.

猜你喜欢

定窑纯手工茶具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定窑剔花技艺浅析
宋代定窑白瓷鉴定诀窍
潮州工夫茶具的现状和发展战略(二)
唐代定窑“装饰纹”探秘
定窑
打造中职学校的“纯手工”教育
冯可宾买茶具
微信·我们的小故事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跨界设计并纯手工制作华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