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其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分析

2018-01-19

现代园艺 2018年22期
关键词:化感园林植物除草剂

齐 楠 卢 娜

(1西安市园林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00;2西安市三环路绿化养护有限公司)

化感作用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科学家提出,其对化感作用进行的定义主要可以概括为:各种类型植物中存在的生物化学物质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同时,此类相互作用具体涵盖有害以及有益2个层面。经由对植物化感作用的分析得出:植物化感作用主要是经由植物所生成的化学物质,进而到相应环境中,使得其他植物遭受到损害的一种作用。但基于现如今的相应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化感作用不仅具有有害的一面,也可以产生一定的相互促进效果。

1 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作用

就园林工程建设而言,可对其整体质量起到直接影响的操作之一便是园林植物配置所具有的合理性高低,同时,此项操作对于园林的实效性作用是否可以正常地发挥出来也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在实施具体的园林植物配置操作时,不但应注重促使各环节的配置操作具备较高的艺术性,也应着重于使其具备较高的科学性,进而可以经由实施高质量配置操作的方式,促进相应园林景观效果的大幅度提升,从而创造出较高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1]。

此外,园林植物可以于体内实施化感物质分泌的方式,起到对植物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实施有效调节的作用,促进植物群落的生成,并可以使得所生成的植物群落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对大幅度降低资金投入成本以及农药等的实际应用量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推进园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2 植物化感作用机理

2.1 植物化感物质

基于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占据了所有化感物质的绝大多数,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可以将植物化感物质称之为次生物质。主要可将植物化感物质划分为聚乙炔、酚类以及含氮化合物等,而针对化感物质而言,主要可将其划分为醌类、黄酮类、香豆素类以及生物碱和氰醇等[2]。

2.2 化感物质作用的产生方式

第一,经由植物根部溢出。基于植物根部所生成的物质,通过实施传送以及释放等操作的方式,进入到相应区域的土壤中,对其他类型植物的生长进行抑制和损害。第二,经由雨水冲刷。此类方式具体指,相应的液态分泌物质经由雨水冲淋而释放到土壤中,对周边植物的生长造成抑制影响。第三,挥发侵入。经由植物而形成的具备较高挥发性的化感物质,会对周边植物的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影响。第四,残体分解。由于植物组织枯萎所释放出来的化感物质,会对周边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较为恶劣的影响。

2.3 可对化感物质产生及释放造成影响的因素

经由多种植物所形成的多种类型以及形成量不同的化感物质通常不同,且经由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而形成的化感物质也普遍会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原因是植物化感物质在形成时,可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多,例如营养、光以及温度等。其中,光的影响主要指基于温室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在相对紫外线较为稀缺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克生物质的量也会相对较低,因此,提升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可以起到有效促进植物克生物质生成的作用。

水的影响主要是个别植物倘若缺乏充足的水分作为支撑,便会产生较多的绿原酸,且据有关研究显示,倘若相应植物的种植区域降雨的间隔时间较长,或者常年干旱,那么其所产生的化感物质照比雨季或者多雨地区而言,会相对更多。营养元素的影响是植物所生成的克生物质的多少受植物营养状况的影响较大。据有关研究显示,使得植物摄入充足的磷和氮,有助于大幅度将低化感物质可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反之,倘若植物无法摄入充足的氮、钙以及镁等化合物,将会导致多数植物的绿原酸等的浓度提升,进而对其正常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微生物的影响使化感物质受病原菌的影响较大。

3 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其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具体应用

3.1 植物、杂草间的化感作用

基于园林绿化工程而言,杂草的大面积出现会使得植物生长受到较大的不良影响。通常情况下,人们会经由利用除草剂的方式清除杂草,但倘若对除草剂进行长期、大量的应用,将会相应区域及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且由于绿化地带属于人们活动较为密集的区域,因此,大范围应用除草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而除了除草剂以外,基于自然界中存在的个别植物所生成的化感物质,也可以发挥出除草剂具有的相应职能,且相对于除草剂而言,所具有的实效性以及安全性也相对较高[3]。

具体方法包括:第一,由于可发挥化感作用的植物残体组织也可发挥出有效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将相应植物的残体覆盖杂草生长区域的方式,使得相应残体与杂草进行养分、水分以及光线的抢夺,再经由释放化感物质的方式,对杂草的生长造成抑制影响,进而起到清除杂草的作用。同时,据有关研究表明,通过对黑麦草残体实施有效利用的方式,可以起到有效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且据有关实践分析,黑麦草残体中产生化感作用的物质为香草酸。

第二,个别选择性发挥化感作用的植物,所发挥出的化感作用也可以起到有效抑制个别杂草生长的作用,且不会对周边其他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墨西哥的万寿菊,便具有有效抑制根部存在淀粉成分的杂草生长的作用。第三,经由对化感物质实施提取、分析以及鉴定操作的方式,便可以通过对其结构加以有效模拟的方式,研发出具备较高天然选择性的除草剂,对大幅度降低农药的实际应用量,以及降低普通除草剂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也具有积极意义。

3.2 植物化感作用存在的相生相克效应

多数园林植物都可以发挥出较强的化感作用,其主要是经由相应器官进行淋溶、挥发等操作,于周边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的方式,对相应区域中其他植物的生长造成抑制影响。其中,化感物质也分为可对抑制植物生长的一类以及可促进植物生长的一类。因此,园林设计人员在对园林植物进行具体的配置操作时,不仅需要注重促进园林的美化效果提升,也应注重充分考量各植物之间具有的适应性[4]。

究其原因为,倘若将相克的植物配置在一处,那么在一段时间过后,将会使得具有生长优势的种群生长过于旺盛,使得不具备生长优势的种群无法进行正常生长,如此不仅不会促进园林的美化效果提升,还会破坏园林中各植物间存在的平衡关系。而如果是将相生的植物合理配置在一处,那么便会使得相应植物进行相互促进生长,对提升园林的美化效果以及促使园林的各项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具有积极意义。所以,在实施具体的园林绿化操作时,理应充分考量园林中存在植物的生长习性,同时需要经由对相应资料实施详细查阅的方式,有效分析各类常见植物间具有的化感作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研究化感作用的时间较短,因此现如今固然已经取得了个别成果,但在诸多方面中,始终缺乏具备较高实效性的突破。因此,相关部门以及人员于今后对化感作用实施具体研究时,应注重对多种化感新品种,以及其可能具备的除草以及杀虫等潜能进行有效开发。

猜你喜欢

化感园林植物除草剂
杭州湾湿地围垦区42种草本植物化感潜力和优势度关系的研究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青藏高原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水浸提液的化感抑草作用
稗草种植液诱导对不同化感潜力水稻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水杨酸和茉莉酸诱导水稻化感关键基因C4H的表达分析
纳米除草剂和靶标生物的相互作用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