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宁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01-19龙宫芳

现代园艺 2018年22期
关键词:油茶业主造林

龙宫芳

(富宁县林业产业发展办公室,云南 富宁 663400)

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将云南省建成全国最大的木本油料基地的重大决策部署,2009年,富宁县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百个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县,也是云南省4个国家级油茶示范基地县之一。在国家、省、州利好政策的扶持下,富宁县紧紧抓住发展机遇,通过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制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油茶基地建设向标准化种植发展,全县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持续稳步发展。

1 富宁县油茶产业基本情况

2009年以来,富宁县按照“油茶上山、甘蔗下田”的产业布局思路和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化、产业化”基地建设要求,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截止2017年12月底,全县油茶基地建设保存面积为2.391万hm2。其中:新造林保存面积1.391万hm2,在新造林保存面积中,标准化造林保存面积1.737万hm2,一般造林保存面积48.6hm2;老油茶保存面积1万hm2。

2 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2.1 造林业主思想认识不足,导致油茶基地管护不到位

由于造林主体思想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抚育管理,导致后期管护不到位,油茶基地成活率、保存率低;特别是少数乡镇群众随意放养大牲畜,对新种植的油茶糟蹋严重,油茶基地苗木损失较大。加之后期投入抚育管理的资金严重不足,出现了重栽轻管的情况。

2.2 油茶生长周期长影响产业发展积极性

由于油茶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油茶抚育投入大、收益慢,新造油茶林一般5年才开始开花结果,10年才成林,长势较慢;加上富宁县雨热同期的气候,杂草长得快,影响了油茶的生长,使油茶成林少,产生经济效益慢,群众造林和抚育管理积极性不高。

2.3 加工企业没有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富宁县先后引进双富公司和富嘉公司2个油茶加工企业,而富嘉公司于2012年取得省级龙头企业称号。但2个企业对市场认识不足,加工产品以食用油为主,且侧重打造特殊(特供)产品,缺乏精深加工,油壳、油枯等附加产品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导致生产成本过高,产品价格与市场严重脱节,普通大众无法消费,2个企业产品销售不畅,长期处于半停产状态,每年收购的油茶干籽不及全县产量的1/3,无法发挥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

3 对策和建议

3.1 强化抚育管理

全面总结油茶产业发展的经验,督促和指导造林业主、群众按照标准认真做好铲草、施肥、培土、修枝等阶段性抚育管理,把产业发展重点投入到已建油茶基地的抚育管理上,激励群众加强对现有老油茶林、新植油茶基地的抚育管理,使已建油茶基地尽早产生经济效益。

3.2 加大宣传力度

坚定油茶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把油茶产业发展机遇、政策、决心宣传到企业、种植大户、林农,让造林业主吃下“定心丸”,全力扭转“信心不足、抚育不力”的现状,鼓励造林业主加大油茶产业抚育管理,确保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3 拓宽筹资渠道

探索建立吸引社会投资机制,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逐步扩大林业贷款贴息资金规模,对标准化种植基地抚育管理成效明显、成活率、保存率等均达到规定要求的业主,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抚育管理,确保抚育管理到位,同时整合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在重新造林的基础上,在适宜地区适度发展新植油茶造林。

3.4 探索发展模式

对油茶老林及业主无管理能力的造林地块,鼓励有经验、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社或个体能人进行流转、收购,确保油茶基地管理到位。鼓励发展短、平、快小农经济,充分利用林间空地,套种黄豆、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和发展林下养殖,以耕代抚,以短养长,增加造林地附加值,以促进油茶生长,增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5 强化科技支撑

在基地建设、抚育和良种培育推广、科技培训、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方面,加强与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林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建立示范基地,扩建油茶研究所,提高产业发展科技含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优势,走优质、高产、高效的道路,确保开发一块,成功一块,受益一块。

4 结语

富宁县油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应从实际角度出发,通过合理的方式稳步推进油茶产业发展,使油茶产业成为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猜你喜欢

油茶业主造林
探讨业主方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油茶种植市场展望及营造林技术探究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一条鱼滑入下水道
家乡的油茶
中国油茶花开的春天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