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茶文化背景下“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策略

2018-01-19张芳蕊

福建茶叶 2018年7期
关键词:茶乡茶马导游

张芳蕊,索 虹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河北秦皇岛 066000)

1 “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概述

茶文化传播带动了与茶相关的非遗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同茶文化主题相关的旅游线路应运而生。此外,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紧跟茶旅游产业的步伐。

1.1 原生态旅游茶村

现阶段我国乡镇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有价值的古代传统文化建筑逐渐销声匿迹。例如,北京著名的“百花胡同”及胡同里的茶磨坊,早已被拆掉建成了地铁和高楼大厦。城市化带来的除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有人们对原始自然环境的渴望及在快节奏生活下的休闲需求。基于此原生态旅游茶村在全国开始普及。近年来,新开设的都市旅游生态度假示范村“黄龙岘茶文化村”已成为省重点景区。原生态旅游茶村开设的原则是以茶为主题,几乎无现代设施、让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圣地。茶村内的农家美食、当地的高脚楼或火炕等具有特色的建筑,这些都刻有传统文化烙印。

1.2 标志性茶乡旅游

标志性茶乡旅游与原生态茶度假村不同,“度假村”是在古代传统民居的基础上进行改建修复,使用人造技术让人们体验茶文化;茶乡旅游则是不改变任何本地茶乡的现状,仅开设住宿、饮食及旅游管理三个方面,让人体验茶乡的民族感和与现代设施相结合的历史感。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中国产茶圣地,茶乡的旅游开发正在不断的完善当中。在本土茶乡,经常会有茶习俗活动,例如江西赣南采茶戏、广东早茶歌等当地的传统习俗。原生态茶村的目的是让人们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脱离出来,回归自然陶冶身心;而茶乡旅游则更多的是向人们宣传和普及茶文化,让人们从民族和历史的角度来体验茶习俗、茶学等茶元素。

1.3 “茶马古道”旅游线

古代的茶马古道因地理原因及政策管制,早以废弃。但为了体验茶文化的西行之路,现代旅行社多开设茶马古道汽车旅游线路。茶马古道的旅游线路以川藏线和滇藏线为主,在学习茶道历史文化的同时,人们还能感受西藏和云南的民族风情。在西藏和云南当地的部分旅行社,还开设了茶马古道个人体验活动。当地人民在某个区域开辟了几公里的路线,让来旅游的顾客角色扮演。人们穿上古代商人的衣物,由专业导游带领,骑马或坐马车,身临其境的体验茶马古道的魅力和古代茶叶出口的艰辛。现今茶马古道旅游线路开发并不多,已开发的硬件设施也不完善,专业性人才更是缺乏。而由于西藏、四川及云南的安全问题及气候状况,导致茶马古道的旅游线路多有一定的危险性。

2 茶文化背景下旅游管理分析

2.1 线路茶导专业性差

不管是旅游管理课程的开设,还是旅行社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多注重“旅游产品推销”和“旅游注意事项”等理论方面,而对各类型化线路的导游“线路专业性”要求不高。在金陵茶村的茶导带队旅游时,导游只会介绍茶磨、茶食、制茶器具等肤浅的表面文化,而对本地茶产业及茶文化了解甚少。旅行的人选择茶村,大多是冲着茶叶的高雅及历史厚重性去的,都渴望对茶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导游专业性不足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便会拉低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去年茶村旅游新闻报道,在黄龙岘茶文化村四周遍布着黄龙仙竹,旅行团询问导游植物名字及历史意义,导游以一句“与茶村无关”便搪塞过去,引起了旅游主客体之间的矛盾。茶导将茶文化仅仅停留在喝茶、制茶这些表面,无法满足人们去原生态茶村追求内心的精神需求,阻碍了茶村旅游的发展。

2.2 本土茶旅人才缺乏

因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原因,标志性茶乡多在人迹罕见的偏远山区,或少数民族聚居区。其本土茶文化旅游管理古板老套,项目面向的多是中老年人,激发不起年轻人的兴趣。在福建南平茶乡,本土茶旅项目仅仅只有茶戏曲、茶歌曲等表演活动;在旅游旺季旅行团人员的接待和规划上经常出现失误。去年春季新茶发芽时,南平茶乡举办了茶习俗文化节人们慕名而去,然而本地茶文化旅游管理系统录入出现问题,导致多名顾客没有住房。本土茶旅人才的缺乏,不仅会拉低当地茶乡旅游口碑,无法促进茶乡旅游的创新发展;还会让本就是偏远地区的茶产业,无法获得经济上的进步。

2.3 茶旅消费市场分析

茶叶旅游作为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其核心旅游产品便是茶叶。在我国茶乡、茶村等茶旅集中地,茶叶的销售往往占了茶旅游业产品销售的最大份额。根据不同的新鲜茶种及压缩茶饼品质的不同,茶产品明码标价供游客挑选;甚至有些茶乡开辟出“游客茶田”,让游客自行采摘后根据市价购买。以茶叶为主的茶旅消费市场太过单一,无法将茶旅的经济效益及市场职能最大化。此外,制茶体验馆、茶艺学习室等学习“体验型消费项目”的开设并不普及,制茶的基础设施也太过现代化无法引起顾客的兴趣。各地“体验型消费项目”价格不统一,旅游项目设计规划不完善,流失了茶艺手工制作的潜在市场。除此之外,茶周边产品例如茶具、茶书、茶香包甚至茶字帖等产品所占比重太少。也正是由于茶叶消费市场被茶叶本身一家独大,茶旅游地周边制造业并不发达,很多都是当地小作坊生产制作旅游纪念品。茶叶消费和茶周边产品无法进行有效连接,流失了一大批对茶旅产品有兴趣的潜在顾客。

3 茶文化下“应用型”旅管人才培养策略

3.1 开设茶文化专业培训课

茶文化旅游线路作为现代旅游业的主推产品,其旅游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旅游理论知识,还要有深刻的茶文化理解能力及茶学知识储备。首先,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核中开设茶文化必修宣讲大课,将茶文化及其所有元素的概论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根据每个旅游管理人员线路分配的不同,开设茶文化专业培训小课。例如,江西赣南茶乡旅游就以赣南茶种及赣南采茶戏为对象,具有民族针对性和目的性去学习茶知识;最后,在旅游线路中管理人员将线路分为“文化线路”及“休闲线路”,并根据人员实际情况管理旅游线路,专业性强的人员负责“文化线路”;气氛调动性强的人员负责“休闲线路”。除此之外,还针对旅游管理进行分门别类的培训,提高茶文化下旅游管理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

3.2 政策支持培养茶乡人才

城市化的发展,农业户口人民变为城市户口,更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家乡发展。对于茶乡人口老龄化、年轻人不足的问题,当地政府应该进行政策支持,出资培养当地茶乡人才。对于留在茶乡进行茶旅游管理工作的人,政府免费培训并给予经济及工作政策上的补贴。对于外来务工人口,政府也放宽落户限制,凡是对当地茶乡经济有帮助的外来人员,增加人员及其家属给予住房补贴。年轻人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群体,只有想办法留住年轻人,才能促进茶乡的旅游管理及经济建设。

3.3 旅管人才德育考核机制

以往的导游证及旅游管理工作证,只需通过理论考试即可。而现今因“黑导游”恶劣事件不断发酵,旅游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有待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必须培养提高门槛,增加德育考核机制。“以茶为纲”对导游的个人性格和处事方法做改善和纠正,旨在建设和谐、愉悦的旅游氛围。“以茶德”为基准,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工作态度、道德品质进行评定。在旅游团接待系统中设置管理人员分数考核一项,让顾客给导游及客服人员打分。在导游正式上任前需要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德育考核标准,对德育考核不过关的旅游人员,再次进行德育素质培养。旅游作为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在茶文化背景下“以茶为铭,德育为先”,建立和谐的团队氛围及严格的监管制度,促进旅游管理企业的积极发展。

4 结论

根据茶叶旅游管理储备人员不足、茶文化专业人士培养难及茶旅游强制消费乱像等问题,国家重视“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基于此,笔者针对性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目的是加强茶旅游业的监管及专业性,促进茶文化背景下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阳耀芳.旅游管理专业“诗词鉴赏”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7(4):106-109.

[2]魏菊芳.茶旅体验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7(11):219-220.

[3]闫利民.基于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福建茶叶,2017(9):225-226.

[4]纪金雄,洪小燕,李云珠.校地合作办学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为例[J].大众科技,2017(9):86-88.

猜你喜欢

茶乡茶马导游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城乡统筹视角下茶乡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茶乡飞歌
茶马古道
穿越秘境而来的茶马古道
请到布依茶乡来
余海燕:茶乡飞出的“领头雁”
黄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