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茶文化差异对茶叶专有词汇翻译的影响及对策

2018-01-19常荷丽

福建茶叶 2018年7期
关键词:茶文化茶叶词汇

常荷丽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外国语系,山东聊城 252000)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这条互惠之路上,中西方贸易交流也不断增长。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今天,茶叶贸易作为中西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茶叶名称、翻译词汇出现了井喷式爆发,但是语言的不规范、不准确等问题成为制约双方贸易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1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探究

对于东西方茶文化进行发展历程分析,可以发现中西方茶文化在历史背景基础、生活习惯基础、人文教育基础上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进一步导致人员思维方式以及表达方式的差异,影响了茶叶专有词汇翻译的准确性。因此,弄清楚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基础,成为做好优化茶叶专有词汇翻译工作的前提。

1.1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茶文化源于人们在茶叶种植和使用,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以及历史发展有着较大的差异。第一,茶文化在中国的出现要远远早于西方国家,中国作为茶叶的原产地,从几千年前的历史典故中就有关于中国茶的详细记载,到了汉代丝绸之路的出现,特别是明代郑和下西洋之后,茶叶以商品的形式传入西方社会;第二,中国是茶叶种植的主产地,从历史到当前整个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在茶叶生产方面无论是种植面积、种植技术还是种植种类都占有绝对优势;第三,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西方国家对茶文化的研究历史则较短。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关于茶文化的研究断层严重,唐代出现了《茶经》,宋明时期饮茶之风盛行,鸦片战争之后茶叶贸易的快速增长。可以说,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史伴随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对于西方而言,茶叶研究主要是从十九世纪以后,中西方茶叶贸易的兴盛才慢慢兴起的。因此,中西方茶文化虽然各具特色,但中国的茶文化内涵以及表现情感都要比西方茶文化丰富。

1.2 从日常生活角度看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生活习惯也是造成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这里所说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饮茶习惯。中国对茶文化的理解更侧重于饮茶习惯方面。例如,在中国有句话叫“以茶会友”,朋友之间相会、邻里之间串门,主客通常会泡上一壶好茶与客人共饮,既显示出主客的热情,又显示出一种生活品位,客人也通常会对所喝的茶叶评论一番,讲出若干优点,以示对主客的尊重。从这个方面看,中国的茶文化融入了大量的对感情交流的理解。西方国家对茶文化的理解更侧重于饮食习惯方面,大部分西方国家都有吃下午茶的习惯,这个下午茶是包括甜点、茶水饮品在内的一种饮食风尚,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中都极为流行。这说明了很多西方人士对茶的理解更加侧重饮食方面。所以茶的生活用途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的区别。

1.3 从人文教育角度看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人文教育差异也是造成中西茶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例如,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开设了很多关于茶文化的课程,如茶文化简史、茶文化与修养、茶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等等,还有很多高校直接开设了茶文化相关专业,如茶叶制作工程、茶叶种植技术工程等等,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茶文化专业人才。在社会层面每年都有很多茶艺比赛、品茶大赛等赛事,凝聚起了浓厚的茶文化研究氛围。在这样的人文教育氛围中,茶文化在国内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而社会生活也影响并丰富着茶文化内涵。与此相反,在西方国家中关于茶文化的研究相对“小众”,人们对茶文化的关注度还比较低。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差异,表现为大部分中国人对茶熟悉、理解较深刻,而大部分西方国家的人对茶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

2 茶叶专有词汇翻译

茶叶专有词汇的翻译是中西方茶叶贸易的衍生品。中国有句话叫“生意不谈不成”,谈生意必然用到语言沟通,这个时候汉语词语与英语词语之间的精准翻译,逐渐成为生意交流顺利与否的重要因素。

2.1 茶叶专有词汇翻译的兴起

相关研究表明,茶叶词汇翻译兴起于中西方茶叶贸易,大约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带去的大量商品中,除了瓷器、丝绸之外,还有大量的茶叶。在当时茶叶作为一种比较新鲜的商品,交易的双方比较单一,“tea”作为一种统称解决了中西方之间对“茶叶”商品的翻译问题。近年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种植、加工等普及,茶叶的种类、商标等元素进一步细分。由此导致“茶叶词汇翻译”向“茶叶专有词汇翻译”转变,增加了一个“专有”。由此可见,茶叶贸易趋向了精细化和高端化。

2.2 茶叶专有词汇翻译应用瓶颈

茶叶贸易的兴盛,茶叶的种类有了进一步丰富,按照制作工艺之分有了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之分,按照产地有了福建茶叶、日照茶叶、江西茶叶、泰山女儿茶等;按照时令又有了明前茶、雨前茶等等;按照注册品牌来算更是数不胜数了。茶叶产品的细分必然导致在茶叶词汇翻译时出现“雷同”、“不准确”等现象,这种“不准确的原因”说明很多茶叶专业词汇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有区分,因此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按照以往经验“每个专业汉语词汇都会对应不同的英语词汇”。比如,“凤凰单丛”是一种小众茶叶,翻译后是“Phoenix single bundle”,只看英文翻译很难理解“凤凰单丛”是一种茶叶。很多时候贸易双方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不同,即从中文的角度理解这个词没有问题,但由于文化、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差异的影响,英文角度理解也就缺少了吸引力和可识别度。

2.3 茶叶专有词汇的市场需求

当前茶叶贸易的大趋势,就是要面对茶叶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同样是泰山女儿茶系列的产品,里面又有泰山御廷茶、岱鼎女儿茶、泰山极顶茶等多个品牌,因此在对外贸易需要在同一个“大品牌”下,对其小品牌加以区分对待,研究出具体的对应词汇,以便西方消费者能够对茶叶进行“精准”识别。因此,对于茶叶专有词汇的理解和翻译,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更新词汇库,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杜绝主观臆断。

3 新时代背景下优化茶叶专有词汇翻译的策略

通过分析中西茶文化差异给茶叶贸易词汇翻译带来的难题,清楚了两者差异产生的原因,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优化茶叶专有词汇翻译的策略。总得来说,就是要通过求同存异、丰富内容、创新模式等方式上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3.1 在求同存异上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既导致一些词汇的理解有偏差,但同样出现了很多经过反复磨合后被广泛认同的词汇。对于此,应当及时总结和提炼已经成熟的词汇,及时翻译并记录下来,以备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参考借鉴;对于在实践中出现理解偏差的词汇翻译,同样也要梳理出来,将这些存在的问题导入高等院校茶叶专业课程教育,通过反面教材研究实现“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和“茶叶专有词汇翻译问题解决”的双赢。

3.2 在丰富内容上提高翻译的精准性

提高茶叶专有词汇翻译精准性,可以在丰富翻译内容或增加名词解释上做文章。例如,针对某一茶叶产品在标注其英文名称的同时,在下方用英文拓展标注出这一茶叶的产地信息、产品特点等等,这样就增加类似产品之间的可识别度。

3.3 在创新模式上提高翻译的精准性

当前在智慧产业化、茶叶智慧化的大环境下,有很多创新的经验值得我们参照学习,通过创新模式提高翻译的精准性。例如,当前二维码读取信息非常便捷,在产业贸易中,完全可以将产品的外包装上,标注包含茶叶详细信息的二维码,通过扫码翻译,用户详细信息一目了然。

4 结论

通过探究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对比了历史背景、生活习惯、人文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性。还通过探究茶叶专有词汇翻译,找到了其制约因素和发展趋势,从中找到了两者的互通点。基于此,从求同存异、丰富内容、创新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以期为茶叶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毛现桩.浅析一带一路视阈下多态模拟理论在茶艺专业英语词汇翻译及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7(10):78-79.

[2]贾立平,马琳.意识形态影响下文化词汇翻译的对比分析——以《茶馆》中“数来宝”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52-56.

[3]张晓莉.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性对茶叶出口词义翻译的跨文化影响[J].福建茶叶,2016(12):365-366.

[4]戴静.影视字幕翻译中文化词汇翻译策略研究——以影片“霍比特人 3”为例[J].济宁学院学报,2016(6):102-105.

猜你喜欢

茶文化茶叶词汇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香喷喷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