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的渗透对京津冀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2018-01-19俞丽芳

福建茶叶 2018年7期
关键词:外语茶文化京津冀

俞丽芳

(河北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随着茶文化的不断渗透,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文明成果的积淀,在人才培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现有的外语人才培养环境与条件下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如何利用茶文化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既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同时也是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办法。

1 茶文化的传播与人才定位与需求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茶文化的渗透,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的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很值得思考。

1.1 外贸人才定位发生改变

人才培养关乎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茶文化也逐步渗透到了高等教育的各个角落。在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中,文化教育格外重要,茶文化对人才的德育教育以及我国传统礼仪文化有着积极地指导作用。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促使我们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其中也离不开茶文化的渗透作用,茶品贸易与茶文化发展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也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要打造京津冀世界经济圈,培养既懂外语,又精通各方面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非常重要,这样才能适合社会对高、精、尖以及多向性人才的需求。

1.2 外语人才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了我国乃至京津冀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中国的茶文化广泛传播,同时也对京津冀人才的能力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外语人才。外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且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经济的发展增大了外贸过程中的信息沟通的难度,改变了传统贸易的形态,语言不通将会成为经济贸易的一大障碍。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校的ESP教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策略将成为这三省市高校培养人才策略的重中之重。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学好外语,不仅要学习外国的语言知识,更要学习外国的文化知识与习俗等,也要积极利用学到的外语语言把中国的文化,包括茶文化传播出去,使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在国际交往中得到提升。

1.3 人才的跨文化知识亟待丰富

世界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促进各国间文化的渗透。由于国别文化的差异,在经济贸易发展中,难免会导致贸易洽谈的误解和矛盾,这样,企业在面对由此产生的法律诉讼,以及必要时主动拿起法律武器去维护自身权益上,就离不开外语人才的帮助。复合型外语人才,不仅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各国的语言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也不例外。所以京津冀高校通过ESP教学培养既懂法律等相关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以解决京津冀地区在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中出现的法律诉讼问题,促进经济贸易与交流顺利发展。

2 茶文化渗透对复合型人才的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进茶文化向产业的渗透,企业之间的争夺人才的大战一直持续。在目前的就业市场,出现了“僧多粥少”的人才“过剩与稀缺”悖论的矛盾局面。人才市场抢手的往往都是复合型、应用型等创新人才,传统的单一型人才最终将被边缘化。集多元知识为一体的人才将是人才市场的主流。这种情况对高校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不仅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从而造成了目前“僧多粥少”的人才“过剩与稀缺”悖论的矛盾局面。

2.1 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外语教学忽略文化熏陶,专业教育忽视外语渗透。学校教育不以社会需求为依托,地域之间教育不平衡。由于学校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人力资源供应越来越满足不了社会各部门对人才的需求,在大学生供应总体过剩的情况下,在人才的年龄、专业以及经验等方面出现结构性短缺,从而出现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过剩与稀缺”的不平衡现象。同时由于京津冀区域的差异性,也使人才流向不平衡,出现了高端人才向北京、天津地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流向,从而导致河北中小型企事业难以获得其发展所需要的核心人才,京津冀三省市人才分配的“过剩与稀缺”悖论依然严重存在。所以了解中国包括茶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精通外国语言文化,且专业过硬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是迫在眉睫。

2.2 人才的知识结构单一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社会知识匮乏,对中国文化并不了解,更别说茶文化知识,学校课程单一,致使学校知识与社会需求严重的脱节。一方面源于学校教学的封闭性,人才培养没能根据市场需求,盲目的教学导致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不协调;另一方面,教材与课程更新欠缺,知识内容老化、知识结构单一。再有,就是学生的学生态度和价值观得不到有效指导。所以,注重茶文化渗透,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多向型人才是学校的义务和责任,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加强外语知识的提高,“外语+专业”、“外语+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是社会对人才的最终需求,是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有效统一。

2.3 人才“过剩与稀缺”矛盾凸显

快速的经济发展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人才的培养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而用人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对员工进行合理、适时的继续培训教育,劳动力水平也很难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市场需要。新引进的大学生由于不能马上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大量处于待就业状态,而急需人才的企业单位觅不到合适人才。因而就出现了人才市场“过剩与稀缺”的矛盾。所以,在外语教学中要注意茶文化的导入。英语教学不仅是需要的教学,更需要语言理念与思路的完善。这会直接影响到英语的教学效果。因此,茶文化的渗透不仅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知识,而且还能为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内容提供必要的文化知识素养。

3 茶文化渗透中ESP课程的设置与人才培养

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主要途径”[1]。与EGP相比,ESP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ESP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需求而开设的一门英语课程,ESP课程的开设目的性很强,往往是因其学科的不同、目的需求的不同,以及职业要求的不同,会有所不同,因而学习的内容也相对不同,很明显,“ESP诞生之初的本质核心在于其鲜明的英语工具性、服务型和专业性,是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市场驱动型英语学习”[2]。Steven认为“ESP的目的和内容取决于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它具有四个区别性特征:(1)教学目标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2)教学内容必须与某一个专业、职业及其实践活动密切相关;(3)教学重点落在与特定的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词汇、语法和语篇运用上;(4)必须具有与通用英语相对照的特征”[3]。这符合人才供应与需求的统一。”。这符合人才供应与需求的统一。

ESP“作为服务工具对于所在专业有着重要的工具性保障作用;作为认识,把握和指导所属专业学科的而起到思想武装的作用;作为创新工具对所属学科起到创新促进作用。”[4]ESP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已成为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主要手段。国内外高校以及相关教学机构通过ESP教学,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一批批实用型高端人才。

4 结语

人才的平衡发展是人才供需平衡的表现,茶文化传播促进人才的多元发展。在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的今天,英语不再只是一种语言教育,更是一种文化教育、能力教育,是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有效融合。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中茶文化的渗透,加之“外语+专业”人才质量的提升,不仅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外贸易,包括中国的茶品贸易更好地得到发展。通过ESP课程的教学,最终解决了京津冀区域人才发展不平衡,以及人才市场出现的看似矛盾的供需“过剩与稀缺”的悖论问题,实现京津冀人才的平衡发展与优化配置。

[1]朱梅萍,沈忆文.外语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ESP 研究,2010(1):80-87.

[2]杨枫、孙凌.关于大学英语ESP的一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1-6.

猜你喜欢

外语茶文化京津冀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2019年京津冀家庭教育大家谈活动在津举办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京津冀协同发展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