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园林史教学方法浅析

2018-01-18吴晓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0期
关键词:园林理论教学方法

吴晓丽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本科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中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中外园林史作为园林本科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一直以来都不受学生的重视,也存在着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因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自己多年来在园林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发现问题,尤其是古典园林与近现代园林所占内容比例以及内容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建议,希望通过对教学法的改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对园林专业教育的发展有所启迪。

【关键词】教学方法  园林  理论

【课题项目】2017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宁夏大学农学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001-01

一、园林史课程教学现状

园林史作为园林本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一方面偏重理论,实践课学时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的技术更新太快,历史的理论和实践有些已被淘汰。我校也是近十年来才开始开设中外园林史这门课程,开始注重园林史的研究。许多偏工科的院校甚至不开设这门专业选修课,缺乏对园林本科生园林史的普及,长此以往对于未来的园林师来说,将没有对园林史的积淀。也有像清华大学这样的高校,对于园林史的课程非常重视,课时量也较大,学生的园林史理论较扎实。

(一)教学目的

中外园林史这门课,旨在通过研究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园林的历史发展,不同类型以及特征,来考察园林内容和形式的演变,总结造园的实践经验,探讨园林的理论及园林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形式和影响,从而为园林学的整个学科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园林史课程的基础知识、更好地了解园林行业今后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园林发展的不同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大园林体系,重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园林特点、不同园林类型之间的异同和交流,让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古代及近代中外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和园林艺术的创作手法,为今后从事园林工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中外园林史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历史上建造的优秀古典园林以及保存下来的经典园林。其实,学习园林史课程的目的与意义不仅为了缅怀过去而弘扬以往的光辉业绩,更重要的是要揭示发展规律而烛照未来[1]。

纵观园林学科发展的几十年,中外园林史的教学方法多采用一种静态、单向的教学方法,即研究各个国家和地区园林的历史发展,考察园林内容和形式的演变,二学生吸收知识的情况则是单向的听取与记忆园林的年代及名称,没有自主思考。因此学习中外园林史不但要掌握园林的流派和文化,还要将精髓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二)国内高校园林史教学现状

国内园林学科的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探索开拓,进入了繁荣阶段,培养的园林设计师也为国家的园林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然而,我们也发现园林专业教育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针对园林史课程的特点,通过对园林史课程的教学分析,发现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园林史教材的缺乏

目前,关于园林史的书籍虽然种类很多,但是能作为本科教材使用的确很少,比较权威的有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张家骥的《中国造园史》、郭风平的《中外园林史》、魏嘉瓒的《苏州古典园林史》、易军,吴立威著的《中外园林史》等。其中有些可以作为教材,有些只能作为参考书,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教材以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为主,此书十分全面深入的记录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和变迁,并总结每一时期的特点,参考意义非常重大,但是此教材只有中国古典园林,没有中国近现代园林和外国园林的记录。外国园林也有一部分参考书,常见的有针之谷钟吉的《西方造园变迁史》,张祖刚的《世界园林发展概论》等,也各有侧重点,多采用《西方造园变迁史》作为教材。由此可见,当前非常缺少一套教材性的园林书籍,既包含古典园林和近现代园林的发展演变,又涵盖世界各地园林,对教師和学生参考学习提供便利。

2.缺少教学实践环节

目前,各高校园林专业的中外园林史课时安排大都不多,作为专业选修课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多是碎片式的,没有很好的从整体上把握园林从古至今的历史脉络。另外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只有理论课没有实践课,所以学生对于园林只是从图片和文字中获得信息,不能亲身感受园林的魅力。

二、针对园林史教学的建议

(一)内容方面的调整

1.内容的横向拓展

传统的中外园林史教学侧重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虽然也有寺观园林,公共园林和其他园林,但是内容相对较少。另外园林的实例一般也是以历史的都城及经济,政治和文化发达的地区为重点,对其他地区的园林涉及较少。建议应尽量全面而综合的阐述园林的发展,尽可能多的延伸园林的内容。

2.内容的纵向延伸

中外园林史的教学中常存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比例分配不均的问题,有些学校对于古典园林讲述较多,有些则倾向于现代园林。其实不论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都有其设计新颖,独特的地方,应以辩证的方法去分析讲解,让学生在今后的设计中避免出现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同时能将经典设计引入现代设计中。不论是中国园林还是外国园林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按照自己的文化有序的发展。园林生态和生态园林的出现,以及国家公园和城市公园的发展都给园林专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二)教学手段的革新

1.创造性思维的启发

在中外园林史教改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教学:(1)增加学生课堂小组讨论的学时,让学生积极查阅文献和资料,互相分享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增加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园林的文化和内涵,并自己总结园林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专业思考能力。这种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园林。

2.与其他课程的互动

中外园林史是培养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专业基础课,与其他课程有许多相关的内容,比如与《园林艺术》、《风景园林名胜区规划》、《园林建筑》等都相互穿插,互有交融。保护包括实体的保护及园林相关的内在文化精神的保护,继承则是一个领悟传统并参与到传统发展之中的过程[2]。园林作为历史上珍贵的文化,以其丰富的历史渊源,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脉络。通过园林史的学习,能让学生用古代与现代对话,真正在了解历史的前提下发展现代园林,让园林继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自序

[2]周向频.跨越园林新世纪——全球化趋势与中国园林的境遇及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1(2):31-35

猜你喜欢

园林理论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清代园林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