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的“五会”

2018-01-18陈秋虎��

考试周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猜想质疑表达

陈秋虎��

摘要:要想提高科学课堂的学习效率,我认为学生在科学课上必须会思考、会质疑、会猜想、会观察、会表达。

关键词:思考;质疑;猜想;观察;表达

一、 科学问题会思考

(一) 动手之前先动脑

在学生做科学实验之前,就必须让学生想想小组同学之间如何分工合作?如何操作会更加科学?操作的步骤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操作过程应该注意哪些安全因素?这些思考比实验本身更重要。

比如在上《斜面的作用》这课,我先选好每组的组长,并让组长和组员协商,在实验过程中,谁负责搭建不同高度的斜面,谁负责拉小车,谁负责观察拉力计上的数值,谁负责记录,组长负责收集数据,组织组员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再比如在上一年级《在观察中比较》这课,把长短高矮胖瘦不一的恐龙玩具摆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思考并讨论:要比较恐龙的什么?做比较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什么?如何做到?只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学生做起实验才有的放矢。

如果不强调在实验之前的想,学生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整个课堂出现一种无序状态。

(二) 动口之前先动脑

学生在把答案说出之前先经过系统的思考,经过深思熟虑后表达,这就要求教师须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对学生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使之乐于去思索,乐于去表达,这样我们训练学生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教学《铁生锈了》这课,我就问学生:“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往往会不加思考地乱说。我就给学生时间,要他们有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这迫使学生不敢信口胡扯,因为要有证据支持。思考用什么方法去验证铁与铁锈是否同种物质,并思考如何提出自己的实验设想。要想得到铁锈是否导电和是否能被磁铁吸引这两种实验方法,学生不动脑是不行的。

二、 科学问题会质疑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因此,科学教师要让问题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纽带,展现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比如:在教学《下沉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这课,测量浮力方法是把下沉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在水中受到的重力,与《浮力》这课测量泡沫塑料被拉入水中的浮力等于测力计上拉力数值加上泡沫塑料的重力相混淆,学生疑问:“为什么测量被拉入水中的泡沫块浮力就要加上重力,而测量下沉物体的浮力就要减去重力呢?”面对疑问,我没把答案直接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13页的示意图,原来泡沫块自然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当它被拉沉入水中时,所增加的浮力就等于拉力,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就是这增加的浮力加上原来的浮力。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产生“对于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被拉入水中的泡沫块在受力上有什么不同?”的疑问。通过示意图,学生发现下沉的物体没有了外力的影响,只有浮力和重力这两种力。因此,只要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然后减去水中受到的重力,就是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的认知。

三、 科学结论会猜想

在做实验之前先猜一猜,在猜想之后,学生要去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就要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实验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比如在上《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课时,我出示了回形针、空药瓶、橡皮擦、蜡烛、小石块、泡沫块、萝卜时,就让学生猜猜哪些材料在水中是沉的,哪些在水中是浮的?石塊、泡沫块学生很快就判断出沉浮,但是在判断回形针和空药瓶时就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回形针是浮的,原因是回形针很轻,(根据学生直接生活经验认为轻的物体上浮,重的物体下沉),学生猜测后,我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兴趣盎然地把这七种物体投入水中,发现结果与猜测不符。这时我又让学生猜测沉浮既然与物体轻重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这时答案更是五花八门。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这时我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两组实验材料,其中一组材料体积相同,重量不同;另一组材料重量相同,体积不同。让学生自主分工合作,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得出了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轻的物体容易浮,重的容易沉;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的结论。猜想与实验结果的冲突,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培养了学生的实证意识。

四、 实验现象会观察

(一) 有目的地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知活动,明确了任务去感知某一事物,感知的对象就比较完整清晰。比如在上一年级《观察叶》这课,如果教师没有观察的目的,单纯地只是让学生去观察叶,学生会无从下手。如果在观察前先让学生讨论,得出去观察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在观察中就会有的放矢。

(二) 观察必须全面:由于任何事物其本身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与其他事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为了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必须全面观察。

比如在上《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这课时,我把学生带到户外,告诉学生老师用喷壶模拟下雨,让学生仔细观察“雨水”降落在裸露的土地上和降落在有草皮覆盖的土地上的区别。要学生仔细观察“雨前”、“雨中”、“雨后”两块土地的变化。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切身感受到雨水是如何对裸露的土地造成侵害的以及植被在保持水土中所取到的显著作用。

(三) 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有些实验现象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必须要有一个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并且做好观察记录。比如观察蚕的生长发育,铁钉在不同条件下生锈速度的比较等。

(四) 多种感官参与观察:观察不仅仅是视觉的,触觉、嗅觉、听觉也是观察的范畴,这样学生获得的信息才会全面。比如在《各种各样的岩石》这课通过视觉观察岩石的形状、颜色、大小、光泽度和透明度等;通过触觉观察岩石的光滑度等;通过嗅觉观察岩石摩擦后的气味;通过听觉观察岩石敲击后的声音清脆与否判断岩石的硬度;告诉学生味觉也是观察的一项,不过为了安全不建议使用。

五、 科学概念会表达

教师要让学生对不同实验的科学概念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

比如有一个学生在表述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这个概念时,我就问学生:“这个科学概念有问题吗?”学生一脸茫然,都觉得没问题。我就重点引导“费力”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与“斜面可以省力”这个科学概念的冲突。既然可以省力了,何来费力之说。但凡斜面都可以省力,只是省力多与少的问题。所以,这个概念应该表达为:“斜面坡度越小省力越多,坡度越大省力越少。”

作者简介:

陈秋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白沙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猜想质疑表达
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
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