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公共卫生教学模式的比较和启示

2018-01-18居静娟

考试周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公共卫生教学模式

摘要:通过在华东师范大学15天的集训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医学中心(以下简称UNMC)为期6个月的进修,笔者有幸接触了国内外先进的医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美国公共卫生的教学模式,反思在我国公共卫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老师在其中可能提供的解决方式。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建设教师队伍、确定课堂内容、擅用教学方式、合理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讨论如何改进我国公共卫生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主动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公共卫生;教学模式

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在全国地方性医学类院校内选拔一批一线骨干教师,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参加为期6个月的“高等教育教学法研修项目”培训。教师们通过在美国医学院校半年的学习,不断总结和反思国内相关院校、专业以及自身教学的特点,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结合在UNMC的所见所闻所思,有望提出切实可行的基于创新性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改革设计,从改变自己的课堂出发,成长为具备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者。

与美国不同,中国的公共卫生起步较晚,直至二十一世纪,特别是2003年的SARS、2004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2009年的甲型H1N1型流感后,国家对预防医学的重视程度得到不断提升,投入也不断加大。如今,全民的经济生活水平都逐步提高,疾病预防的理念也在逐渐加强。加上近年有关环境污染、“癌症村”、慢病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禽流感”和埃博拉等公共卫生问题在媒体和社会中的不断涌现和受关注,可见政府、全民和社会对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离不开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因此这也对高等院校培养更为全面发展和专业的公共卫生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无法保证

目前,比较公认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素包括: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模式、隐性课堂形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在这几个要素中,我们主要讨论与教师教学相关的几个要素,与美国公共卫生培养模式相比,这些要素在我国还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了公共卫生的毕业生质量,同时也将延缓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 人才培养理念定位不明确,每个院校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人才培养理念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程度和需求也各有差异。由传统价值观主导的越高层次的就业越有社会和经济地位的现象,在如今的社会中已经慢慢发生了改变。公共卫生的人才培养既需要具有创新性科研和管理意识的高层次人才,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也亟待培养一大批以社区初级卫生保健为导向的基层工作人员。在美国,医学教育是在完成本科阶段学习之后申请的,一般只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公共卫生属于医学的范畴,所以一直以来也只有公共卫生硕士和博士两种学位。直至2003年,面对21世纪公共卫生的新现状,美国医学科学院的报告《谁将保护公众的健康》才提出大力发展本科公共卫生教育。这些本科学位的公共卫生人才大部分会服务于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因此在人才培养理念定位时,每个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这里所指的实际情况可以包括所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所在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以及本地区或所在区域的公共卫生需求等。在学生职业规划时,学校能给予正面积极合理的指导。构建一个“以公共卫生实践需求为导向、以可持续创新性工作为灵魂且具备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理念是国内外公共卫生教育的客观需要。

(二) 专业设置模式尚欠合理,专业教育延后

专业设置的设计一般可在设置的口径、方向、时间和空间等方面进行。在我国,以5年制预防医学学位为例,主要形式是前面3.5年学习通识课程、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课程,后面1.5年学习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在本科学生在入学第一年结束时可选择转专业考试。而对于入学第一年的本科生来说,尚未接触预防医学的专业课,对本专业的认识尚浅。虽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专业选择空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选择稍显盲目。在美国,为给公共卫生领域输送不同层次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教育者,设计了不同的项目。公共卫生领域设置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也有各种双学位,如常见的MDMPH学位,还包括一些远程教育的学位和特殊的专门为公共卫生项目的领导者设置的“Executive Degree Program”。对于美国公共卫生硕士来说,虽说也是刚刚从一个本科学位转到公共卫生领域,但在入学新生大会时就有明确的专业教育,在学习期间有专业方向的導师给予指导。现在国内有大学也有类似的本科生导师制,但是在执行和管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 课程设置缺乏广度和实践应用性

课程设置上,通识课程、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占据了3.5年的时间,然而实际工作中却很少涉及。专业课程以传统的四大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和儿童少年卫生”以及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为核心课程,在后面1.5年有专业实习、考研升学和找工作等各项关乎学生后续发展的重要事项,因此核心课程学时反而被不断压缩而可能影响学习质量。另外,课程内容对公共卫生领域的知识更新不及时、跨专业综合应用知识的内容偏少,在交流能力、文化能力、全球健康这三方面极少有院校设置相关课程,介绍前沿知识的课程或讲座偏少。由于教师的专业背景限制,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学中生物医学的内容较多,缺少公共卫生专业包含的其他学科内容比如社会学科和公共卫生专业实践的内容。并且,由于传统知识观的影响,公共卫生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其他专业类似,课程设置过于专门化、重理论轻实践,重必修轻选修,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 教学组织形式传统单一

我国的传统教育大多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是“课堂讲授”,这种方式利于知识的系统化讲授,也适应我国课堂人数明显偏多的现状。但是,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会被大大削弱,导致学生形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的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差,缺乏创新能力、无团队合作意识、缺乏人际沟通能力等。美国公共卫生专业的授课多以小班课为主,最常见的授课方式是翻转课堂的形式。课前在blackboard(学校公共学习平台)上,老师会以PPT、视频或PDF等形式上传学习资料,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或提交相关作业。课上,老师通过讨论的形式分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作业中的分享。另外,以小组合作完成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项目也是教学中常见的组织形式,利用blackboard网络学习平台为基础,学生自主组成团队,确定相关主题,完成项目和汇报。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人数较多的大班课,教师们在组织教学时也非常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包括习惯性地在讲授中穿插对学生的提问、讨论;分小组讨论;分小组完成项目等。最后,公共卫生专业作为实践性的学科,在教学中体现为协调和组织实践单位工作人员作相关的讲座也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形式。一方面,这些工作人员的讲授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对相关知识和对应单位的工作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endprint

(五) 教师的教学评价形式单一、难以形成对后续教学的正面影响

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价方式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学生問卷;二是专家评议;三是学生课程前后自身对于知识掌握的自身对照。目前,我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重成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不仅体现在评价的时间点主要集中在期末,最重要的是评价结果更多的是用于选拔和淘汰,而不是用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从而将反馈结果用于对下一步教学计划的矫正和调整;二是重考试的分数,轻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以卷面考试为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却很少能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全面考核。这种评价方式相对局限,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产生了限制,无法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更新评价理念,促进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发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对评价方式创新的必然要求。在美国,教师们注重教学开始、过程中和结束后多个时间点的评价,结合多样的教学形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形式多样的,包括次数频繁的课前测验,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促进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作业评价,学生在学期中有次数频繁的作业需要提交,作业的形式多样,不仅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也是对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评价;课上讨论的评价,虽然这种评价方式并没有采用定量的方式进行,但老师们对学生的评价可能影响在后期学生升学和就业时需要的推荐信里。

二、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促进“主动学习”的公共卫生课程模式探索

面对没有脚本的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学生们往往需要拥有寻找跨学科和多学科答案的能力。所以,对所有本科生毕业时的能力要求通常包括:拥有对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实践的技能、个人和社会责任感、综合和应用的学习能力。我国的传统教学往往更注重知识层面的灌输,倾向于培养专门化人才,对学生进入社会后非常关键的后三者能力的培养却往往被忽视了。公共卫生专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已经由专门化人才教育发展成为需要培养多学科跨学科联合培养的综合性人才。针对我国目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结合新的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公共卫生课程模式,试图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水平。

(一) 课程目标的确定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公共卫生教育模式是美国公共卫生学院和项目联合协会(Association of School and Program of Public Health,ASPPH)倡导的公共卫生教育模式。这是一个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强调通过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来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实现一个角色和功能或完成一份工作,表现为知识、技能和(或)态度三个层面。该模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的三个领域: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精神领域(psychomotor domain)和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①认知领域,即知识,了解人文和科学等方面的知识;②精神领域,指技能,包括技术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技能。例如,既要知道基本的流行病学指标如何计算,也要能和社区的医务工作者进行交流,可以获得想要的数据同时也能将自己的结果解释给相关的部门工作人员;③情感领域,是指态度,要明确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对职业的高度认同感,拥有终身学习的职业热情。因此,根据这个教育模式,公共卫生课程要从知识、技能和(或)态度三个层面设置课程和教学目标。

(二) 教师队伍构成

公共卫生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很多实践部门的实际工作,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各部门的沟通合作能力。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邀请多学科跨学科多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授课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能从态度上明确工作的意义,培养对职业的认同感。在课程组织上,课程负责人需明确课程进度,完成客座老师的联系及其上课时间和课堂内容的确定。对于客座老师的讲授内容和讲课进度,课程负责人在给予客座老师一定自由度的情况下,还是需要亲自把握好,尤其是与课程的相关性,课堂内容的专业性、前后连接以及与其他老师授课内容有无冲突等。其实客座老师不局限于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也可以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学校管理部门的人员,比如就业指导中心的与公共卫生就业相关的老师等。对于新教师的培训,在教学内容上尽量也以新教师擅长的领域为主,总之,在教师队伍的选择上以最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为主,在组织协调上以最大可能性地去安排。

(三) 教学内容

传统的公共卫生课程教学内容通常是根据以指定教材为基础,参照教学大纲讲授课堂内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知识内容呈系统化,知识点清晰明确,容易安排课程内容。缺点是,信息陈旧,因为教材和大纲往往更新都比较慢,导致学生上课内容与实际工作中所需知识会脱离。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会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在内容选择上会更贴近实际,以最新的政策为指导,用最近的研究数据为支撑,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部分。可以有指定教材,但不限于一本。可以由课程负责老师推荐本领域比较经典的几本教材,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另外,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授课内容,授课老师可以实时推荐相关的最新文献、网络资源、政策指导等材料给学生。另外,教学的内容,不仅要注重全球视野,同时也要关注本区域的特色。作为地方院校,生源大部分来自本省,就算有其他省份和城市的,也有可能会在学校所在地区工作,因此了解本区域公共卫生的特色既是教学需要,也可能是学生后续工作时的需要。综上所述,教学内容是利用教材对知识的整理把握知识的系统性;通过授课老师对本专业的了解把握授课内容的及时更新和实际应用。

(四)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考虑到国内大多数课堂人数在30人及以上,整学期实行小班教学的可能性不太大。因此建议在大班课堂讲授的基础上,穿插分组的互动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往往容易演变成一次老师的个人“演出”。为避免这种情况,往往需要老师在课前进行完整的课堂设计:分析学习需求,整合课堂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完善课堂评估。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需要从“教师”为中心转为“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包括课堂参与式讨论、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团队教学等。教学方式没有固定模式,教师从观念上转变,从习惯上适应是教学方式改革的根本。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作为讲授的引导者而不是灌输者;鼓励每一次思考,聆听学生及时正面地给予学生反馈。endprint

(五)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现在我们都提倡形成性评价,是因为形成性评价需要老师注重将评价结果反馈到下一步教学中。课前能力评测、阶段性地考评学习成果都是以考试和作业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综合素质的评价则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项目汇报、时事追踪等形式进行评价。在考查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对其能力和态度的考评,包括团队合作能力、资料收集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综合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职业价值观认同感等。通过阶段性的不同形式的总结激励促进学生学习的习惯养成,改变整学期到期末考试前才开始學习的风气。教学效果以期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系统完整的,对能力的培养是完整最新的,对态度的把握是有益积极的。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5.

[2]Institute of Medicine. Educating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the 21st century[C]∥GEBBIE K, ROSENSTOCK L, HERNANDEZ L, editors. Who Will Keep the Public Health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3:144.

[3]任为民,温世浩,王鋆等.中美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模式比较及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13(6):474-475,478.

[4]杨双波,刘清国,刘慧等.新医改背景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063-1064,1113.

[5]李芸,何俊,杨帆.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法出国研修体会[J].文教资料,2015(24):139-140.

[6]ASPPH(Association of Schools&Programs of Public Health). Practice based teaching. http:∥www.aspph.org/educate/models/demonstratingexcellenceinpracticebasedteachingforpublichealth/

[7]金辉,沈孝兵,李涛等.美国本科公共卫生教育的发展现状[J].复旦教育论坛,2016,14(4):108-112.

作者简介:

居静娟,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预防医学系。endprint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公共卫生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