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

2018-01-18孙晓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0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静脉

孙晓立

(徐州中心医院骨创伤二科,江苏 徐州 221000)

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中较常见的病症,一般是由于血凝块形成、阻塞静脉而导致的,一旦治疗不当,可能引发各类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近年来,临床中下肢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且下肢手术患者大多需要长期卧床并对骨折部位制动,静脉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2]。本次研究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共50例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组各25例。护理干预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43.21±4.44)岁;常规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44.01±4.21)岁。两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手术流程,缓解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恐惧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胆固醇以及辛辣食物的摄入,多喝水,降低血液粘稠度。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肥胖、心血管疾病、吸烟等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1.2.2 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人员应配合临床医师进行手术,避免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减少刺激性药物或高浓度溶液对同一部位多次穿刺,防对静脉血管内膜造成损伤。

1.2.3 术后护理

第一,病情观察。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变化,且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大多有下肢肿胀、疼痛等情况,早期诊断难度较高。因此术后24 h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理状况,包括肢体感觉、运动能力、颜色、肿胀等,一旦发现肢体肿胀、皮肤发紧、运动受限,则提示可能为深静脉血栓,立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第二,体温护理。术后引导患者将患肢抬到洗澡囊平面以上20~30 cm,尽量不要在患者腘窝或小腿处垫软垫,避免因过度屈髋、衣物过紧等出现静脉回流。注意对患者患肢进行保暖,避免外界冷刺激引发静脉痉挛。保证负压引流的通畅性,避免引流管扭曲、堵塞引发局部血肿;第三,康复锻炼护理。术后尽早开展康复锻炼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措施,通过合理的锻炼,能有效提高肌肉泵的作用,保证下肢静脉窦血液向心回流。当患者麻醉期过后,护理人员应立刻知道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术后3天可在CPM机引导下进行锻炼;第四,疼痛护理。疼痛会促进机体内儿茶酚胺以及应激性激素的分泌,容易出现高凝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术后48 h常规应用静脉镇痛泵,可适当给予患者止痛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理功能,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采用x2检验。若P<0.05,则证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常规组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发生率为24.00%,护理干预组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发生率为4.00%。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x2=4.153,P=0.042),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护理干预组2511.58±2.8474.44±5.5970.54±6.0273.19±7.9569.15±7.5475.84±7.6978.21±7.25常规组2516.54±3.0561.54±4.8655.84±5.1561.24±6.0553.54±5.1561.79±6.1564.58±6.53 t-5.9518.7089.2785.9818.5487.1346.985 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组别n住院时间

3 讨 论

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大多需要长期的卧床休息或对骨折部位制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内凝结不正常,出现阻塞性血凝块导致的,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因此,要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如下:围术期护理干预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进行护理,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以及治疗流程的了解,缓解患者因手术而出现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强调饮食对疾病的重要性,调整患者不良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平衡,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5]。术中注意药物的使用,避免对患者静脉血管造成损伤。术后,不仅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要注意对患者的保暖,避免患者受凉,影响患者康复[6]。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护理,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舒适度。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尽早展开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程 静.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7,30(10):150-151.

[2] 张 瑛,杨新明.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27-31.

[3] 卞 娜,王汝娜,孙彦敏,等.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术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47-149.

[4] 郭淑珍.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5):69-70.

[5] 丁宏霞.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安徽医学,2017,38(7):935-937.

[6] 肖智真,洪蝶玟,郑义君,等.弹簧肌力训练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2):1456-1457.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静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