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柿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8-01-18钟延峰惠景川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病果柿树分生孢子

钟延峰 惠景川

(荥阳市林业局 河南 荥阳 450100)

在实际生产中,因对柿树缺乏精细管理,加之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柿树极易受到炭疽病的危害。该病分布范围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区)均有发生,当柿树受到该病危害严重时,枝条折断枯死,果实提早脱落,给果农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症状

1.1 新梢受害症状。当新梢受到危害时,最先出现黑色小圆斑,后扩大为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略凹陷;病斑长1~2 cm,宽0.6~1.3 cm;病斑表面开裂,有纵裂纹,上面散生有许多黑色小粒点;当空气湿度大时,从黑色小粒点内流出粉红色黏状物质;病斑下部木质部烂,病梢极易折断;当病斑环绕新梢一周时,因输导组织遭受破坏,病斑上部的枝条即干枯死亡。

1.2 果实受害症状。当果实受到危害时,在果面上最先出现针头大小的深褐色或黑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略凹陷,病斑直径0.5~1 cm;随着病斑的扩大,病斑中部会出现呈轮状排列的、灰色或黑色的小粒点;当空气湿度大时,病部涌出粉红色黏液状物质,病果不久便会软化、脱落、腐烂;一个病果上一般有1至多个病斑。

1.3 叶片受害症状。当叶片受到危害时,先从叶柄和叶脉处开始发黄,逐渐变成黑色;因受叶柄和叶脉的影响,病斑呈长条状或不规则形。

2 病原

该病病原属子囊菌球壳菌目。分生孢子梗聚生于分生孢子盘内,无色、直立,具1至数个隔膜;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或长椭圆形,中央有一球状体。

3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枝条病组织中越冬,也可在病果、叶痕和冬芽中越冬。翌年春末、初夏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生长季节,该病菌的分生孢子可以多次进行侵染。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侵害新梢及幼果。病菌可以从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由伤口侵入时,潜育期3~6 d,直接侵入时,潜育期6~10 d。在北方地区,枝条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发病;果实发病较晚,一般从6月下旬~7月上旬持续发病至采收期。

4 发病条件

该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最低温度为9℃左右,最高温度为35℃~36℃;如果在50℃以上,持续10 min,该病菌不能存活。该病的发生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有密切的联系。据观察,不同年份发病程度不同,夏季多雨且降雨持续时间长的年份,发病重。高温高湿利于发病,雨后气温升高发病重。树势衰弱、抗病性差的幼苗发病重。管理粗放、冬季清园不彻底、树冠郁闭、通风透光差的林地内发病重;同时,因偏施氮肥导致苗木徒长,防治病虫害时用药不合理,使病菌产生抗药性等,均会造成炭疽病的危害加重。

5 防治方法

5.1 加强栽培管理。在进行柿树栽植前,对有可能受到感染的柿苗用1∶4∶80倍波尔多液,或用20%石灰乳浸蘸10 min。

5.2 加强柿园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防止产生徒长枝,增强树体抗病力。柿树对有机肥比较敏感,有机肥充足的柿园树体健壮,比不施有机肥的柿园炭疽病发病率低,因此必须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同时,幼龄柿园要注意适度控制氮肥的用量,注重磷、钾肥及硫、钙等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

5.3 加强田间管理,改善柿园环境,及时中耕除草,减少土壤蒸发,降低空气湿度。严禁园内套种,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杜绝病菌的滋生蔓延。

5.4 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清除侵染菌源。在柿树的生长中期,连续剪除病枝,保持园内清洁,以减少病菌侵染。

5.5 在柿树发芽前,喷施波美5度石硫合剂;6月上旬~7月,喷施1∶5∶400倍波尔多液1次;8月上中旬,可根据实际情况,喷施1∶3∶300倍波尔多液,也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洒防治。

猜你喜欢

病果柿树分生孢子
‘翠香’猕猴桃黑头病常温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研究
鸡 妈 妈
柿树的温柔
本是同根生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母爱哪有多余的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
核桃炭疽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
如何防治草莓灰霉病
桃源的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