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探讨

2018-01-18王桂平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师生图书馆

王桂平

(衡水学院图书馆 河北 衡水 053000)

图书馆是高等学校机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高校师生在校园中重要的活动场所,图书馆为师生的日常学习、专业领域研究、科研等方面提供不可替代的资源。传统图书馆主要以藏书服务和借阅功能为主。如今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进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大数据时代接踵而至,新数字时代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及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数字时代背景下,传统高校图书馆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前所未有的契机。因此,图书馆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1 数据的发展

数据的存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其发展主要经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时代,新数字时代。而新数字时代的来临对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及管理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1 移动互联网时代

1.1.1 宽带网络的发展。近些年,我国宽带网络发展迅猛,以宽带带宽为例,2008年我国大中城市家庭普通用户的带宽为1 MB/S,而到2018年普通家庭用户的带宽已经达到200 MB/S,带宽增加了20倍;我国的网络宽带主要有Wife和4G两种,目前Wife已经在家庭中普及,公共场所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4G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已经可以完全满足数据高速传输的需求,并且在未来几年5G网络也将很快得到普及。

1.1.2 移动终端的更新。2008年我国的移动终端主要有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两种,但这两种移动终端不易携带,移动学习效率低。当时较为先进的ipad因为价格昂贵没有得到普及。而近几年,随着Android操作系统在手机及平板电脑中的应用,移动学习变得更为便捷、高效,现在的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可查看各种文件、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移动终端的出现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翻转课堂、移动教学、慕课等各种新型学习模式相继出现[1]。学生对于传统图书馆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获取有用的数据。

1.2 大数据云计算时代

1.2.1 大数据。伴随着科技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及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这个海量的数据也在不断地高速增加,据IDC国际数据公司2011年公布数据得知,仅在2011年全世界创造的数据和复制的数据之和为1.8 ZB,到2020年这一数据将增长到35 ZB,而国内2013年百度每天处理的数据量约为5 000个国家图书馆的数据之和[2],阿里每天处理的数据量更多。如此海量的数据每天都被不同的公司处理,这些数据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就是大数据。

大数据具有信息检索快速、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合理、各平台化的内容管理优化、文本发掘的技术前沿等特点,从而实现从发布数据到自动化、智能化处理等多领域、多方面的突破,而云计算技术为各领域大数据的保存、快速的读取和访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2.2 云计算。云计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内容:①基础设施服务:普通用户或消费者从计算机基础设施中获得的服务。②平台服务:将软件研发的平台当成一种服务,并以SaaS(一种应用)的模式提交给用户。③软件服务:它是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的软件模式,用户无需购买此款软件,实际是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自身的数据。大数据与云计算可以认为是同时产生、同时发展、相互依存[2]。

2 数字时代背景下传统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的出现,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管理方式等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大数据格局。各高校的图书馆也都出台了一些相应的举措来顺应科学的发展,最终并未出现传统图书馆的过时或消亡。

2.1 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

2.1.1 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冲击。传统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收藏图书,并在对图书进行分类汇总管理的基础上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服务。但是这些服务必须是在图书馆内完成。2008年各高校图书馆相继出现了馆内检索图书信息、为师生提供一定网络数据的功能。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大数据的驱动下,现在师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进行检索,从而获取相应的信息资料,并通过一定的网络终端就能获取。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3]。因此图书馆的纸质资料出现了逐年递减的情形,对传统图书馆冲击较大。

2.1.2 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应对策略。在纸媒没落与大数据时代来临之际[4],图书馆要创新服务方式,应对策略有以下几点:①图书馆首先要建立高校图书馆资源大数据思维。大数据不仅仅指数据的多,更讲究数据的广泛和全面,从而满足全校师生对各种数据的需求。②图书馆要对自身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转变为数字化、个性化、网络化。将馆藏的现有图书、文献等资料数字化。③引进新技术、新数据。图书馆所采用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其服务水平,因此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图书馆要积极引入新的技术,并鼓励全校师生开展技术创新,从而保障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不断优化。④引入新的服务方式。图书馆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创建微信小程序、创建图书馆自己的APP等。

2.2 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具备的专业素质及管理水平已不能完全适应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不断的提升管理人员的各项素质变得更加重要[5]。具体应对策略如下:①不断对现有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及工作效率。②引入具备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为管理队伍输入新的血液,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实力。③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增强全体管理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

2.3 创建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机制。传统图书馆主要是以藏书为主要数据来源,与外面数据共享基本无连接,而且高校图书馆的受众对象主要为本校师生,对于校外人员共享较少。这也造成了数据资源的一些浪费。而当今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共享变得尤为重要,共享数据可以使大数据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与其他高校或地方图书馆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尽可能多的实现各图书馆之间的数据和技术的统一。从而使社会数据资源、高校数据资源及其他数据资源融为一体,更好的服务师生及社会人员。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应该在互联网中对社会公众开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共享。

3 结语

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使图书馆的变革势在必行,高校图书馆通过图书馆共享机制、人员管理、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可以在信息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更好的满足高校师生及社会人员对获取有效信息和知识的需求,从而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资源共享。希望各高校能够以问题为导向,以人为本,不断完善体制的改革。即使现在无法预测变革后的效用,但是究其本身,其独特的魅力值得探索。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师生图书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图书馆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去图书馆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