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滋阴起痿汤”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继发性功能障碍59例临床观察

2018-01-17徐宝李宝同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3期

徐宝 李宝同

【摘要】目的 观察“滋阴起萎汤”治疗高血压继发性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来我院男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继发性功能障碍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后的勃起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 临床治愈9例,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2.88%。中CIEF-5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滋阴起萎汤治疗高血压继发性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明确,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关键词】滋阴起痿;滋水涵木;阳痿;高血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3..01

笔者运用自拟滋阴起萎汤治疗高血压继发性功能障碍患者59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来我院男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继发性功能障碍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满意或不能持续勃起而影响性生活,既往性生活均正常。其中,已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45例,因阳痿就诊进一步检查诊断为高血压病者14例。阳痿病程3个月以内6例,3~6个月9例,6~12个月15例,一年以上者29例。高血压病程1年以内者29例,1~5年以内者15例,5年以上者15例,病程最长者11年。年龄28~35岁者32例,35~45岁者20例,45岁以上者7例。性欲减退者21例,性欲无明显改变者38例。服用钙离子拮抗剂16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29例,服用利尿剂6例,两类或三类药物合用8例。就诊时血压控制良好,无急性代谢并发症,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正常。

1.2 治疗方法

给予滋阴起萎汤口服治疗。药物组成:熟地黄15 g,天花粉15 g,白芍15 g,当归10 g,柴胡6 g,蜈蚣2 g,仙鹤草30 g,南沙参15 g,桂枝6 g,煅牡蛎30先煎,金樱子12 g,桑寄生15 g。每日1剂,取浓煎液约400 mL,于早晚各温服200 mL。连续口服1个月为1疗程。临床中继续原降压药口服。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阳痿篇[1]制定。治愈:治疗后3个月内,阴茎勃起>90°,性交成功率>75%;显效:治疗后阴茎勃起>90°,性交成功率>50%;有效:治疗后勃起有改善,性交成功率>25%;无效:用药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改善。

1.4 观察指标

中国勃起功能问卷表-5(CIEF-5)评估:观察治疗前后CIEF-5评分变化,各项得分相加,≥22分为勃起功能正常,12~21分为轻度ED,8~11分为中度ED,5~分为重度ED。

2 结 果

临床治愈9例,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2.88%。CIEF-5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方面,所有患者中出现便溏3例。

3 讨 论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vsfunction,ED)是指过去3个月中,阴茎持续不能达到和维持足够的勃起以进行满意的性交。ED是男性最常見性功能障碍之一。尽管ED不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性伴侣关系、家庭稳定密切相关,也是许多躯体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ED的发生不仅受到年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躯体疾病以及性伴侣关系、家居状况等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良生活习惯、药物、手术、种族、文化、宗教和社会经济因素等也与ED的发生有关[2]。

在20世纪50年代,90%的ED患者被认为是功能性病变,属于器质性病变者仅占10%。近年来,由于临床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器质性阳痿至少占阳痿的50%。多数医家认为决大多数ED的病因是器质性病变与心理因素混合

所致[3]。

本研究是针对高血压患者继发ED后运用中药治疗的一项研究。目前临床上多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PDE-5),如万艾可、希爱力等,效果明确[2]。然,临床上亦有很多患者因为其副作用和心理上不接受万艾可等药物治疗,请求中医药治疗,这就给了本研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

中医认为阳痿的发生与心、肝、脾、肾四脏功能失调和气血经络失合有密切关系[3]。同时,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多与肝、肾两脏阴虚阳亢和气血失合有关。所以高血压继发性阳痿就多责之于心、肝、肾。

本研究表明,滋阴起痿汤治疗高血压继发性阳痿,疗效明确,能改善患者的勃起状态和性交成功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不足之处有基础研究不足、患者药后整体生活状态观察不到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M].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

[2] 中华医学会[M].男科疾病诊治指南,2007.

[3] 徐福松,黄馥华编著.徐福松男科纲目[M].科学生出版社,2012.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