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对疗效、细胞因子及足背血管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2018-01-17赵伟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3期
关键词:中医治疗糖尿病足疗效

赵伟丽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护理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对临床疗效、细胞因子及足背血管流变学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及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组)对照组54例和(中医治疗联合护理干预组)观察组55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G、TC等血脂因子指标情况以及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含量等血流变情况进行比较,且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TG、TC等血脂因子指标以及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含量等血流变情况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TG、TC等血脂因子指标以及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含量等血流变情况以及疗效各项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足患者中医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TG等血脂因子指标及纤维蛋白含量等血流变情况,由此可见提高了其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治疗;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3..02

糖尿病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炎症病变疾病,同时该病也是糖尿病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该病是由于体内血糖值较高引起动脉闭塞或细菌感染等原因所造成的足部疼痛性疾病,一些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溃疡等临床表现[1]。糖尿病做为一种老年性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该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不但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下降,同时严重者还会造成残疾甚至其死亡等[2]。临床上多采用介入手术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但老年人体制较弱,手术会对其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故此很多该类患者会采用药物控制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但该病疗程较长,很多患者在长期用药的过程中会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治疗效果,同时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中药对自身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故此本次研究中,给予糖尿病足患者中医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发现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了血糖检测等常规检查,均符合相关部门制定的糖尿病足临床诊断标准。按照就诊顺序及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组)对照组54例和(中医治疗联合护理干预组)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51~82岁,平均(69.35±5.62)岁,病程2年10个月~10年,平均(5.16±1.35)年;观察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50~80岁,平均(67.52±4.96)岁,病程3~10年,平均(5.30±1.45)年。两组患者均排除存在意识障碍及存在相关治疗药物过敏史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医嘱给予相关按时用药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无特殊干预方式。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治疗,具体药物包括:丹参、透骨草、红花以及乳香等,将药物在适量沸水中浸泡后,待水温适中后进行足浴,每次时间控制在25~30 min,连续治疗30天。同时辅以相应的中医护理,具体为:熟悉患者的特点后,都与其进行聊天,拉近彼此的护患关系,在此期间对其讲解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叮嘱患者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食用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同时避免穿会使足部受伤的鞋子,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少内心的焦虑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了解治疗的重要性。

1.3 评估方法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G、TC等血脂因子指标情况以及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含量等血流变情况进行比较,且对其疗效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數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TG、TC等血脂因子指标以及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含量等血流变情况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TG、TC等血脂因子指标以及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含量等血流变情况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疗效方面,观察组50例(90.90%),数据优于对照组42例(77.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糖尿病足作为一种内分泌炎性疾病,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脉痹的范畴,中医认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是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3-4]。本次研究中,采用足浴对其进行治疗,加入丹参、当归等药物,可起到活血通络以及疏松筋骨等作用,同时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及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给予糖尿病足患者中医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TG等血脂因子指标及纤维蛋白含量等血流变情况,由此可见提高了其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 敏,张红梅,段 微,等.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调控因子活性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J].河北医药,2014,36(21):3220-3222.

[2] 刘丽梅,吴冀川,李蓬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2):159-161.

[3] 刘俊茹,刘博伟,玄续敏,等.高血压病患者不同糖代谢下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14-16.

[4] 王 娇,张如意,罗金花,等.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现状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7):606-609.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通乳颗粒结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观察
尘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