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康复护理用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对其功能康复的影响

2018-01-17冯春媚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3期
关键词:脑梗死

冯春媚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ADL和NIHSS分数经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比ADL和NIHSS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护理中选择中医康复护理可有助于功能康复。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脑梗死;功能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3..01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是因为局部脑组织缺氧而引发的坏死表现,如果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极易产生什么安全,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患病人数显著增加,虽提升临床疗效,但后期会产生后遗症[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现将研究内容进行以。下叙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0.6±1.7)岁。依据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模式为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予以其常规治疗,并告知患者减少食盐摄入量,增加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量。确保病房清洁,和患者进行有效交流,协助其缓解心理压力[2]。

观察组患者护理模式为中医康复护理,护理内容为:①心理护理。患有此病患者由于担心自身疾病会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进行交流,对其心理情况进行了解,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在进行治疗时告知需要注意问题,协助患者对自身疾病进行了解,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②中医穴位按摩。护理人员按摩患者上肢和下肢,上肢穴位为曲池穴、肩井、肩贞、内关穴以及合谷等,下肢穴位为环跳、肾俞、太冲穴以及三阴交。护理人员选择拿、捻、搓以及推等方法进行按摩,每次按摩时间为30 min,按摩2次/d,以免产生肌肉萎缩表现。③康复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予以康复训练,当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时,指导患者进行屈伸肌训练,在对患者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陪伴在患者身边,以免产生危险,并且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训练方案,如产生不适感需要终止训练。此外需要对患者实施语言康复训练,鼓励患者多说,进行反复练习。

1.3 观察指标

选择ADL(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神经功能进行评分,ADL和评估指标呈现正相关性,NIHSS和评估指标呈现负相关性。

1.4 統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ADL和NIHSS分数经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比ADL和NIHSS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护理经过针灸以及推拿等方法起到活血化瘀以及疏通经络的目的,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NIHSS分数和ADL分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康复护理在临床中具有可行性。

综上,脑梗死患者在护理中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效果良好,为可靠的护理模式,可将其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 悦.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3):594-595.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基底节脑梗死和皮层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的对比
急性脑梗死的CT脑灌注成像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参芎龙蝎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68例临床效果观察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