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艺翻转设计基础教育

2018-01-17柴家翔

锋绘 2018年5期
关键词:默会知识工匠精神工艺

柴家翔

摘要:本研究根据波兰尼对将科学家个人的默会知识分类方法,对设计师、工艺师个人的默会知识进行分类,即:一类是技能、技巧、技艺(弱默会知识),一类是判断力、鉴别力、趣味和创造力(强默会知识)。并从默会知识传播特点出发,对设计基础教育进行研究。研究首先分析设计基础教育环境与教学现状,然后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默会知识对于设计基础教育之间的联系,提出设计教育中默会知识传递之路径模型,即行动、经验与反思、情景环境营造、分享交流。最后以行动研究的方法,将理论研究与教学行动合二为一,以包装专业构成课程为例,进行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手工艺翻转传统“课室”和工作室的革新教学,培养学生响应设计学科明述知识和技能,磨练个体默会知识,以设计师的方式构筑世界,在学生心中种下工匠精神的种子。

关键词:工艺;默会知识;设计基础;工匠精神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装潢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的相关专业科目中,已逐渐建立了自身专业特有的专业养成方法,如项目包教学法、工作室教学法。虽说各自发展的专业养成方法逐渐成熟,但我们也警觉到,支撑这些专业的基础训练却日趋模糊,那些传统的设计基础课时量在每一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被压缩,在崇尚实用性设计教学环境中,地位略显尴尬。这种现象造成后续教学上的障疑?亦或专业涵养的动摇?作为设计基础教学的实践者,我们更关心的其实是能不能运用一套清楚易懂的基础课程教学,教导引导也好、磨练要求也好,扎扎实实的为这些未来设计师,打下坚固的设计的造形感知能力,以及设计工作要求的细致与美感。

目前,就设计的不同专业科目而言,都有带领初学者的基本学习科目,介绍学生从零开始进入这个专业,帮助学生打基础,激发创意思考及美感养成。综观国内目前大学里开设的设计基础课程,内容包含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等,涵盖我们常说的设计基本能力养成需求。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常常会碰到学生说不太理解“构成”这类设计基础课学习后的作用,不懂得“构成”在未来实务设计中可以发挥的作用。当面对这种问题时,或许有人认为是老师在授课时过于重视理论、缺乏实际应用的讲解、专业结合性不强等等。实际上,在我们对高职学生的访谈后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已经掌握了课程的知识要点,懂得“构成”课程的重要性,只是由于他们的设计先验无法支撑他们对“构成”知识的理解,才造成学生上完构成课还是也不太理解“构成”的现象,这就像理工类学生大学入学不理解学习高等数学、線性代数一样。因此设计基础课程,如果没有一套具体完整的教学内容,与时代相同步的教学方法,弥补学生设计先验的话,设计基础课程的存在必然处于目前的尴尬境界。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教育需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于设计专业而言,手工艺即为设计之源头,通过技能的学习,知行合一,心手相传耐工匠技艺与精神传承之精髓。Robin Landa(2000)在“Graphic DesignSolutions”一书中,将设计知识归纳为一个操作的体系,针对各种不同设计的面向,提出习作与案件,让同学透过动手做的模式,和老师在互动中了解设计的原理与要素,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累设计经验。

因此,本研究尝试将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融入手工艺,从几何图形出发,将点线面三元素进一步立体化,发展成为半立体和立体造形。在课堂不断实践练习到最终实现的过程中,建立学生造形原理的观念,培养形体感知能力,潜移默化的在学生心中种下形体美感和工匠精神的种子。除此之外,利用互联网开源之精神,教导学生利用微信、贴吧等社交媒体工具,将操作练习所累加的经验记录分享,完成课外翻转学习之内容,最终实现从行动(ACTION)、经验与反思(EX-PERIENTIAL REFLECTIVE),到情景环境营造(SIT-UATIONAL)、分享交流(SHARE)四个阶段,从而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循环过程。

2 研究意义

(1)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道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过度强调技术,忽视学生精神人格、创意力培养(光明日报,2012),故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导入工匠精神势在必行。另外,根据波兰尼对默会知识的定义,工匠精神即是工匠个人的强默会知识,基于默会知识

特征及传递特点在设计教育领域深入挖掘与研究,已然成为设计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2)艺术设计岗位从事的是设计创新与实践操作的活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目标更强调对学生创新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获得仅靠课堂知识的传授明显是不足的,如何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默会知识的特征与传递特点,可以为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与认识角度。

(3)工艺是设计的源头。对于工艺师、设计师或设计专业的教师而言,个人默会知识中的弱默会为技能、技巧、技艺,如陶瓷制作,竹篮编制为技能技巧;判断力、鉴别力、趣味、创造力即为设计师个人的强默会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计师品位与精神,一种不易言传、却可身教的知识。以工艺翻转设计基础教学为例,对于默会知识与设计教育、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工匠精神培养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4)目前导师带徒、大师工作室等高职设计教育模式初见规模,完全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加以甄别改造,为设计基础教育提供新思路,为默会知识与设计教育研究提供有益的案例。

2 默会知识与设计基础教育

默会知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于1958年在其代表作《个人知识》 (Personal Knowledge)中提出的,是波兰尼思想的核心术语,被公认为是他对哲学的最重要贡献之一。书中他写道:“人类的知识有两类。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地图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形式的知识。”波兰尼特别强调科学家个人的默会知识,并将科学家个人的默会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技能、技巧、技艺(弱默会知识),一类是判断力、鉴别力、趣味和创造力(强默会知识)。综合波兰尼传统、维特根斯坦传统和现象学一诠释学传统以及其他相关哲学家的思想,“默会知识论所关注的,并非可以表达的东西和绝对不可表达的东西之间的界限,强的默会知识论关注原则上可以充分言说的知识和不能充分言说的知识之间的界限,而弱的默会知识论则是在原则上可以充分言说的领域之内,关注事实上被言说的知识和未被言说的知识之间的界限。”

2.1 默会知识的特征及传递特点

波兰尼认为默会知识是种个体知识,它深深植根于个体行为本身,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不易大规模积累、储存和传播。也就是说,默会知识的传递方式需要通过学徒制传递,只能在师徒个人性的接触交流中传递。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名师出高徒。默会知识传递上具有空间局限性、具有时间局限性。

在科学领域中常常存在大科学家常常是大师的学徙的现象,针对这个现象,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层有过精彩描述:“科学发现的那些最重要的前提就体现在一些重要的研究学派中。大师的日常工作会将这些前提展现给聪明的学生,也会将指导其工作的某些个人性的直觉传给学生。他选择问题、技术的方式,对新的线索和尚未预见到的困难的反应方式,他讨论其他科学家的工作的方式,他对大量绝对不会实现的可能性进行持续不断的猜测方式,起码会反映出他的一些基本的洞见。”从上面这个答案可知,波兰尼以科学研究的卓越标准来强调师徙间知识传承中的默会认知(tacit knowing)。若用国内默会知识著名研究学者郁振华的概括,“名师出高徙”这个认识论的基本事实揭示了“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在知识传递和知识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所以,大设计师常常是大师的学徒,不同国家设计会有不同的风格流派,借用“科学无国界、研究有传统”,当今设计同样存在设计无国界,设计品质有传统之景象。

鉴于本文研究对象有工艺师、设计师,学生所学知识划分之基础为工艺师、设计师个人知识的默会知识,并如波兰尼对科学家个人默会知识之划分方式一样,即工艺师、设计师同样具有强、弱两种类型的默会知识。对于设计师、工艺师而言,个人默会知识中的弱默会为技能、技巧、技艺,如陶瓷制作,竹篮编制为技能技巧;判断力、鉴别力、趣味、创造力即为设计师、工艺师个人的强默会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计师品位,一种不易言传、却可身教的知识。

2.2 建构主义学习与默会知识

将默会知识引入教学,离不开对学习理论的分析与探讨,在众多学习理论汇中最著名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此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产生由本身学习建构而成,而非经由其他来源传送知识给他们。因此,该理论强调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辅导和督导下,学会主动学习。

美国设计教育学者Greene,M.(2005)在建構主义式设计教育研究中,提出知识并非纯粹由教师“传授”,而是由个入学习者及学习者群体共同构筑。知识并非由教师“传授”,意味着,设计教学的教师可以来自不同行业的专家。观国内外设计教育先进院校,设计教育教师结构趋于跨领域,不同行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组成,设计产业与学界概念区分已不在明显。其“共同构筑”之内涵,即在教学、学习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学习,构筑共同学习空间。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大量的信息触手可得,而建立共同学习空间,师生之间、老师个人的不断学习,才不易被时代所抛弃。Barrett,F.J.&Fry,R.E.(2005)认为合作时代下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学习过程架构、学习所在环境及学习过程的预期“结果”方面放弃一定程度的控制,以便实现促进实际知识产生的积极体验型的学习。换而言之,设计教学亦能超越二元师生关系,将其他人和组织结合进设计教育过程。

综上,笔者结合结合默会知识传递特点,教育学方法论等方面内容,以行动为导向、以经验为导向、以建构为基础的设计教育观点之不同层面,实现设计专业中默会知识传递之途径分为四种,即行动、经验与反思、情景环境营造、分享交流。此四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循环过程,并且不断重复。

在设计教学实践中,这四个阶段交替循环的过程内容分别是:

(1)行动。

设计师都是实干家,尤其是Maker时代,设计教育应超越相应设计学科的“技能”和“知识”,培养学生策略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依据设想对世界进行设计并构筑积极改变。学习以设计师模式的方式构筑世界,透过超越传统“课室”和“工作室”的革新教学和学习模式,培养积极的习惯,磨炼默会知识和有意识的创意演练的方式。所以,行动对于设计教育翻转而言,当为首。

(2)经验与反思。

正如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说:“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这是他对设计师的概括。“设计生活”,也正是设计师这一职业最打动人的地方。原研哉所说的“设计生活”即指设计以文化做铺垫,用细节说话,反思生活,表现设计在生活中的生命力,让设计在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渲染生活,最后反之感动生活,让人们生活在一个由设计提高了品质的环境里。设计不但是一个向前走的过程,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何时回头观望,反思设计带来的生活优化,以此展望更合理的设计。

(3)情景环境营造。

对故事的热爱,可谓人之天性,故事可以为人创造想像的空间。而情景式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以设计基础课程的构成学为例,一年纪的同学在最初接触该课程时,是没有能力在大脑中将设计基础知识与实际设计案例经验联系在一起,因此,老师需要为教学模拟或创造一幅适合基础教学的情境,如通过对构成学理论知识的描述,将手工艺引入构成学中,重塑构成学教学情境,以手工艺学习为情境,导入构成学理论知识,让学生去重复和体会师者的设计思维过程,感触和体悟教学情境设置之意义所在。

(4)分享交流。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被誉为“互联网预言大师”的Kevin Kelly(2015)就未来20年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预测进行演讲时称,“分享”是未来创新发展、颠覆趋势的方法之一,“分享”会增加人们进行分享的方式和规模,任何可被分享的事物都将被用于分享。这一切都归于互联网的开源精神,开源精神就是一种分享精神,在开源的世界里,交流、分享、“拿来主义”不光能节省时间,还能扩充见识和想法,而且减少学习者成为井底之蛙还茫然自得的情况。在线教育、MOOC、翻转教学都是基于互联网开源精神发展而来。纵观近几年中国“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极大提升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协作”、“会话”要素。因此,对于设计教育而言,设计课堂内外,以互联网为工具的分享将无处不在,并且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行动、经验交流与反思。

4 工艺翻转设计基础之实践过程

基于设计教育中默会知識传递之路径模型内容的分析,本研究挑选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构成课开展工艺翻转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具体过程如下:

4.1 教学内容规划与创新

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包豪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包豪斯》、《包豪斯与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旧本朝仓直巳的三大构成书籍(《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艺术·设计的色彩构成》、《艺术·设计立体的构成》、《艺术·设计光构成》、《艺术·设计纸的构成》)、以及台湾林品章的《基础设计教育》等设计基础方面的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资料梳理和过往教学实践,将设计基础教学的重点定位于造形的构成,并且认为在造形过程中,本质包含基本元素、表现形式与美学原理三种面向,初学者在造形习作时,应该把握创意思考要点,运用材质、色彩、构成等元素加以练习,培养造形审美的能力。

其次,挑选易入门的手工艺,融入教学。本研究主要选择了衍纸工艺、绣染工艺、橡皮章雕刻工艺和掐丝珐琅工艺等进行教授。

第三,结合网络社交平台开启线上教学专区。主要是利用手工艺的网络社交平台,在网络上分享本研究相关的手工艺视频教程,分享课堂实作经验,共学生课下复习,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学习交流,培养学生互联网开源精神。

4.2 实作训练

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实务演练是专业基础中不能缺少的环节,本研究以实际习作方式,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由平面进入立体的造形认知,培养学生造形感知能力、设计工作要求的细致与美感,在学生心中播撒工匠精神的种子。课程教学从作业命题开始,针对习作目的及要求做详细解说,然后再深入讨论与修正。记录并分享过程经验,最后发展出学生个人的作品。每一步都切切实实的增加学习者在造形感知能力之认知与经验。

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已完成平面构成的学习。课程开展过程总结如下。

(1)课堂练习。

课程采用胡宏述1999年提出造形训练之建议,习作题目是“致敬设计大师”,第一阶段为2.5D设计表达与制作,要求用衍纸工艺完成作业2.5D的造形训练(16课时);第二阶段,延续2.5D训练内容,在半立体造型基础上,将作品发展成立体造形(8课时)。

整个习作从分析设计大师作品,造形发想,如何运用几何基本原理、形式美法则思考发展造形变化的无限可能,完成“致敬设计大师”这个主题设计。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与老师讨论、再修改的程序进行,这个反复的程序可以使学生得到一份追求精致与修正再三的深刻体会。此外,在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制作作品小样,一方面是督促学生掌握这项工艺技术,另一方面希望学生可以体会到小样与作品之不同,毕竟小样是一份粗糙快速可完成的,而作品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考验,承载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习作目的。

习作的目的有4个,第一,是希望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设计师与知名作品;第二,培养学生立体形体概念。即在学生开展设计制作时,可借由反复的操作,在过程中建立形体概念,发现平面如何发展为半立体、立体造形,最终利用所学工艺做出具有动态与质感的作品。第三,促进学生对造形、几何、材质等基础知识的吸收与融合,从而增进他们的造形感知能力。第四,鼓励学生在造形发想初期,多用纸笔记录构思,透过草图与修改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手稿记录的重要功能。最终作品呈现的过程往往耗时耗力,但是令人惊艳的造型也会在其中逐渐展现出来。

(3)讨论修正与记录。

①课堂讨论、修正与记录。

设计学习过程里需要不断的讨论与修正,讨论或可吸取前辈经验,修改则能使作品更趋近于理想甚至是务实的方式,渐进产生出好的设计。学生在课堂操作中,建议他们彼此相互观摩交流,透过同侪的比较、效仿、竞争,发展对自己成长有用的知识执行与方法,完成一件通过自己标准的作品。

发展一系列的造形之后,老师针对每个学生初期作品做讨论,同学在过程中因此发现造形问题,根据问题点做一次修正。这种模式不断的重覆讨论与重覆修正,要求学生确实感受了解造形细节的敏锐程度要求,落实“操作、讨论、修正、再讨论”的方式与观念。经过多次讨论与修正后,要求学生将成品拍照记录,再次检查其基本构图及摄影技巧,从实体转为平面的造形转换能力,达到知识技能相互融会贯通。

②互联网社交平台开启教学专区,提供线上讨论、修正与记录的线上平台。

课堂只是设计学习的一个部分,我们在网络上挑选衍纸工艺人气最旺的百度衍纸吧,设置教学专区,分享本研究相关的手工艺视频教程、课堂教学资料。另外要求学生以一名创客身份,将整个作品创作过程记录在百度衍纸吧,并与衍纸吧中的网友讨论、修正与分享。

(4)心得分享。

习作完成后,学生将上台分享他们的制作心得成果,发表思考与执行过程,自己所遇到的难题,如何改善及解决过去面临的瓶颈,提出自己对于成品的感想批判,分析其优劣缺失,挑战学生对于设计的敏锐细节及美感判定。每位学生分享报告之后,老师对内容立即给予批判意见,意见包含造形、摄影甚至叙事表达能力等,让学生有再改进与修整之参考,达到口述表达与叙事逻辑性之能力训练。

4 结论

设计基础需要时间磨练成长,我们老师在授课时,将理论与自身的经验转化分享给学生,然而我们如何得知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确实得到实质的知识与能力,达到我们教学规划创新之目的呢?什么样的学习成果产出,才是学生进步的最好证据?

首先通过课程本身的习作练习,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与修正,我们发现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逐渐成熟,和起初的课堂小练习想必,在造形创作时,不会毫无头绪的茫然,并且我们根据作品的演化分析,看到学生在制作时有目的使用形式美法则从事造形创作,最终做出符合命题且具美感的作品。

其次,我们跟踪学生在二年级专业设计课程学习,发现开展此教学研究实验的班级,可以在老师的指引下,更快的将半立体、立体造型思维和工艺技术带入到设计作品之中。这些班级学生的造形感知能力、对设计工作要求的细致、美感,与未开展此项教学实践的班级具有显着差异。

第三,此项教学实践研究自开展以来,以切片研究形式进行进一步开展设计基础教学研究项目。

由此可见,以默会知识开展的研究发现,在设计基础教育中,采用手工艺融入课程的方法,利用互联网技术翻转设计课堂,不仅可以完成教学,更能够在学生心中种下工艺技艺传承和工匠精神的种子。在新的信息化教育世代,追溯教学知识类型之本源,明确设计知识类型之划分,不仅可以解决设计教学过程中知识传递的方式,还将影响设计专业创新教学的方法。在教育每一新世代的设计师,推动发展地区的设计知识、特性和作法,在设计市场和品味日益全球化环境下,利用岭南文化与工艺设计创新,孕育出具当代设计思潮及区域特色之工艺新趣产品,契合当前生活型态及时尚趋势,让工艺技艺传承得以种下萌芽的种子。

参考文献

[1]陈立勋.默会知识理论与设计学科的实践认知维度.装饰,2014,(4),80-81.

[2]刘文胜,周红旗.默会知识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技能发展分析.大舞台,2015,(5),161-162.

[3]康尔.默会认识论对艺术教育的启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3),135-138.

[4]Polanyi,M.The Tacit Dimension,“We can know more than wecan tell”,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 c,1966,4.

[5]Ryle,Gilbert.“Knowing How and Knowing That”,i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1946,46.

[6]郁振华.说不得的东西如何能说.哲学研究,1996,6.

[7]郁振华.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默会知识工匠精神工艺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小学语文教学运用默会知识的实践分析
应用默会知识,激活语文教学
职业默会知识学习与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