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静电处理对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影响

2018-01-17黄洪云

种子 2017年12期
关键词:静电场脱氢酶磷酸酶

黄洪云, 杜 宁, 张 璇

(唐山学院, 河北 唐山063000)

适宜的静电场短时间处理大豆、水稻作物种子后,提高了种子的活化能,萌发过程中的吸水强度、呼吸强度、电导率及ATP含量都有所提高;蛋白质发生分散凝聚,种子内脱氢酶、淀粉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提高,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则下降。静电处理改善了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理生化反应水平,促进了种子的新陈代谢,提高了种子活力。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供试种子为黑农38号大豆种子、辽优一号水稻种子,由汇丰种业提供。

1.2 方 法

1.2.1 大豆种子呼吸强度的测定

大豆种子用电晕电场处理[1],供试种子每组100粒,大小尽量一致,3次重复,将处理后的种子与对照种子在培养皿中发芽,用S 2000型红外线CO2分析仪逐日测各组呼吸强度。

1.2.2 大豆种子电导率的测定

将种子在100kV/m的静电场处理30min,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电导率的测定按徐本美等[2]的方法,每组100粒种子,质量相等,3次重复,用无离子水浸种4,6,8h后用DDSJ-318型电导仪测浸出液电导率。

1.2.3 水稻种子ATP含量的测定

种子在33~267kV/m的静电场中处理10min,进行对比试验,每份50粒种子,质量一致,3次重复,30℃萌发24h,用萤光素酶法[3]测其发光强度,再用标准曲线换算成ATP含量。

1.2.4 水稻种子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试材同前,种子在50~250kV/m的电晕电场中处理5min,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每组50粒,质量一致,重复3次。萌发24h后用TTC定量法[4]测TTCH的生成量。

1.2.5 水稻种子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试材同前,种子处理40min,进行对比试验,每份试样0.13g种子,3次重复,在30℃下萌发24h,用对硝基酚膦酸二钠法[5]测酸性磷酸酶活性。

2 结 果

2.1 静电处理对种子呼吸强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浸种时间的增加处理组和对照组种子的呼吸强度都增大,2组相比,相同浸种时间处理组的呼吸强度总是高于对照组,且处理组呼吸强度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随浸种时间的延长,2组的增幅差距也逐渐缩小。

图1 高压静电场对种子呼吸强度的影响

2.2 静电处理对种子电导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浸出液电导率都随浸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相同的浸种时间处理组的电导率要高于对照组。影响电导率的因素较复杂,除温度外主要是膜的完整性和新陈代谢水平。浸种前种子的膜结构是不完整的,在种子吸胀过程中膜逐步修复,其修复完整性是影响电导率的因素,徐本美等提出发芽率接近而整齐的种子,活力高者电导率也高,此时种子的代谢水平可能是影响电导率的主要因素[2]。本实验结果与此相符。

图2 高压静电场对种子电导率的影响

2.3 静电处理对种子ATP含量的影响

由图3可知,处理场强低于100kV/m时ATP含量增加不显著,处理场强在100~200kV/m之间时,增加较显著,且在200kV/m时,ATP含量增值率达到最大值,为260%,在处理场强高于200kV/m时,增值幅度又显著减小,在240kV/m时,ATP含量增值率已经下降到130%,此数值低于120kV/m时的140%,以后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ATP含量增值率迅速减小到0。

图3 高压静电场对种子ATP含量的影响

2.4 静电处理对种子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4可知,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脱氢酶活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在200kV/m的电场强度下脱氢酶活性达到最大值1.36。场强度小于200 kV/m时,脱氢酶活性迅速增大到最大值;场强度大于200kV/m时,脱氢酶活性迅速减小到1.06,略大于对照的1.0。迅速脱氢是生物氧化的主要方式,脱氢反应是在脱氢酶的催化下完成的,脱氢酶活性的提高是加速生物氧化和提高新陈代谢水平的必要条件。

图4 高压静电场对种子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2.5 静电处理对种子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5可知,随电场强度的增大,酸性磷酸酶活性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再减小的非单调性变化曲线,且各个电场强度下酸性磷酸酶活性总是大于对照组,在场强度为40kV/m时,2组的活性都达到最大值,场强度为200kV/m时,酸性磷酸酶活性又再次达到小高峰,此场强度下对照组和处理组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为3.4×10-6mol/(g·min)和4.8×10-6mol/(g·min)。场强度大于200kV/m时2组活性迅速减小,在320kV/m时2组均达最小值。

图5 高压静电场对种子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 小 结

综上所述,高压静电场处理种子能有效改善种子呼吸强度、电导率、ATP含量、脱氢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且不同电场强度对以上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不同,在各场强度下各个指标的数值呈现非单调性变化规律,但在200kV/m时各个指标均呈现较好的刺激效应。以上所用的大部分试验方法是已被广泛推荐的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静电处理可提高种子萌发过程的新陈代谢水平,改善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理生化反应,提高种子活力。

[1]阎立,白希尧,李晓玲,等.静电处理提高黄瓜番茄青椒种子活力的研究[J].园艺学报,1998,15(2):115-118.

[2]徐本美,顾增辉,任祝三.测定种子电导率方法的探讨[J].种子,1983,2(1):18-23.

[3]顾增辉.用虫荧光素酶测定油料种子的ATP含量[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5):55-60.

[4]徐本美,顾增辉,郑光华.测定种子活力方法的探讨(Ⅰ)——TTC定量法[J].种子,1982,1(4):12-14.

[5]严国光,王福均.农业仪器分析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370-545.

[6]阎立,白希尧,李晓玲,等.静电处理提高大豆种子活力的研究[J].中国油料,1987(4):26-29.

猜你喜欢

静电场脱氢酶磷酸酶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4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传说中的快速解酒方法有效吗?
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
乳酸脱氢酶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一道静电场课后习题的拓展与变式
静电场中的“守恒定律”及应用
酶级联反应放大策略用于灵敏检测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的不同包埋方法比较
“静电场”测试题(A)
静电场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