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小儿轮状病毒急性腹泻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2018-01-17赵艳玲孙利伟姜洪波黄艳智王承训孟婷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月龄病原分型

袁 影,赵艳玲,孙利伟,姜洪波,黄艳智,王承训,孟婷玉

(长春市儿童医院,吉林 长春130051)

小儿腹泻病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消化道常见疾病,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卫生环境改善,细菌性腹泻越来越少,抗生素也有效控制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如今,小儿腹泻病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病毒性腹泻的研究越来越被世界关注。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HRV) 发现至今30多年,是公认世界范围分布的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性极强,婴幼儿抵抗力弱,5岁以下儿童几乎全部感染过HRV[1]。每年全世界与HRV感染有关的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达61万[2],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为了解吉林省婴幼儿腹泻HRV感染情况,收集2016年长春市儿童医院(中国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吉林省病毒性腹泻唯一监测哨点)住院的5岁以下400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并对HRV阳性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和临床资料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6年1月-12月长春市儿童医院入院24 h以上的5岁以下(≤59月龄)腹泻患儿,腹泻诊断参照第七版《实用儿科学》[3]。

1.2标本收集粪便标本在患者就诊时由专人全年不间断收集,收集后及时冻存于-40℃,并整理临床资料。

1.3检测方法HRV检测采用PAGE和ELISA法,毒株分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实验方法见参考文献[4,5]。

2 结果

2.1HRV腹泻检出率对收集的400份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其中HRV阳性178例,检出率44.5%。人杯状病毒阳性68例,检出率17.0%;星状病毒阳性5例,检出率1.25%;腺病毒12例,检出率3.0%。HRV所占比例最大,是引起小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毒病原。

2.2HRV腹泻流行季节分布HRV腹泻高峰在寒冷的冬季,1月和12月分别为34例(19.1%)和37例(20.8%),其他月份均有散在分布。

2.3HRV腹泻城乡分布88 例HRV腹泻来自城市,90例来自农村。 城乡比例为0.98∶1。

2.4HRV腹泻性别分布HRV阳性标本中,男孩100例,女孩78例,男女性别比例1.28∶1。

2.5HRV腹泻月龄分布HRV腹泻患儿平均月龄为13(8,23)月,<6月25例(14.0%);6-11月53例(29.8%);12-17月35例(19.7%);18-23月21例(11.8%);24-35龄30例(16.9%);36-47月10例(5.6%);48-59月4例(2.2%)。

2.6HRV腹泻临床特征178例HRV阳性患者临床资料显示,入院前体温≤37.0℃ 有101例(56.7%);37.1℃-38.0℃有 30例(29.7%);38.1℃-39.0℃有 40例(39.6%);﹥39.0℃有7例(6.9%)。入院前腹泻149例(83.7%),平均腹泻2天,平均每天腹泻1次。入院前呕吐123例(69.1%),平均腹泻1天,平均每天腹泻2次。平均住院(5±2)天。伴有呼吸道症状65例(36.5%),神经系统症状2例(1.1%)。

2.7HRV的基因型分布178份阳性标本进行G分型检测,G6 147例(82.6%),是优势流行株;G4 6例;G2、G5、G7各1例;混合基因型1例G8+G4+G;未能分型21例(11.8%)。P分型检测,P3 143例(80.3%),是优势流行株;P1 9例(5.1%);P8 4例;P7 1例;未能分型21例(11.8%)。G型P型组合以G6[P3]组合最常见,为142例(79.8%)。

3 讨论

小儿腹泻病是WHO所关注的全球第二大公共卫生问题[6],在儿科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及时,易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唯一有效方法,HRV作为小儿腹泻病的最主要病原,研究HRV病原和临床特征,可以了解各种病原变化特点、病毒的毒力、致病机制以及流行情况等,为有效预防、治疗疾病和疫苗的研发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016年吉林省400例HRV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HRV阳性检出率为44.5%,远高于2013年甘肃省[7]和2014年河南省[8]的报道,推测HRV阳性检出率可能与气候条件、人群年龄构成、饮食习惯有关,也可能受检测方法的影响。吉林省HRV腹泻与上海地区[9]、深圳地区[10]的流行高峰基本相同,呈现明显的冬季聚集性。男女比例低于长春市2005-2013年平均水平1.83∶1[11],但男孩阳性率仍然高于女孩。农村略高于城市,但差异不大,这与我省2011-2013年数据基本一致[12,13],原因可能与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农村卫生环境显著改善有关。

HRV腹泻的高发年龄在6-17月,这可能由于6月龄以下婴儿体内有母体传给的抗体,2岁以上小儿多数感染过轮状病毒,体内也有抗体,故发病率降低。不同年龄段组间HRV检出率的差异提示HRV的流行可能与宿主自身免疫状态有关,但是宿主免疫状态是否会导致HRV基因变异,尚待进一步研究。如有严重水样泻和呕吐,应考虑HRV感染的可能。

吉林省2016年HRV流行型呈现多样性,G分型G6为流行优势株,P分型P3为流行优势株,G型P型组合以G6[P3]组合最常见。吉林省1998-2001年G1型为流行株[5],2001-2004年G3型为流行株[14],2011-2013年P8型为流行株,G分型2011年以G1型和G3型为主,2012年和2013年转移为G9型为主[12]。上海市研究显示,2010-2013的G9型为流行株[9]。随着时间、区域的改变,各分型所占优势也各不相同,显示了HRV在感染人类的过程中的多变性和多样性。另外,在某些环境中,无症状感染者可成为疾病流行或暴发的潜在来源,而且感染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基因变异,因此了解基因型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年份的流行情况,对于HRV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HRV仍然是吉林省小儿腹泻病的最主要病原,流行高峰在寒冷的冬季,男孩发病高于女孩,农村发病略高于城市,高发月龄为6-17月,临床以发热、呕吐和严重水样泻为HRV腹泻的主要特征。HRV流行型,G分型G6为流行优势株,P分型P3为流行优势株,G型P型组合以G6[P3]组合最常见。

猜你喜欢

月龄病原分型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小于胎龄儿0~24月龄体格生长状况分析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引入河曲马改良建昌马杂交效果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