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进展研究

2018-01-17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率

李 娜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广西百色 533000

在临床医学中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冠心病症状,无论临床上采用药物治疗亦或是血运重建,均是以改善心肌缺血为最终目的[1-2]。西医治疗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硝酸酯类药物等,但不良反应较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3-4]。中医学将稳定型心绞痛划分为“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5]。近年来研究显示[6-7],中医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和发展进行综述,进一步为临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提供借鉴和指导。

1 中西结合治疗

1.1 治疗现状

中医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症状进行辨证分型,以血瘀、痰浊、寒凝、气滞为标实,以阳虚、阴虚、气虚以及阳脱为虚。而在西医检查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检查时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凝聚,导致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引起血流不畅,在中医里上述症状属于“血脉瘀阻”[8-9]。

1.1.1 辨证论治 中医对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从症状、病程、病理转归等与中医学说结合,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论治,具有较好治疗效果。根据中医症状判定标准将冠心病分为6型[10],分别为心气虚弱型、心血瘀阻型、寒凝心脉型、痰浊内阻型、心肾阴虚型以及心肾阳虚型,分别采用生脉散合人参营养汤、血府逐淤汤、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左归饮以及右归饮治疗。有中医学者将冠心病分为三型[11]:阳虚水泛型采用温阳利水治疗,主要代表方有苓桂术甘汤。气滞血瘀型采用行气活血治疗,主要代表方有血府逐淤汤。阴阳两虚型采用阴阳双补、宁心安神治疗,主要代表方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其认为血瘀、痰浊、气滞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还有中医学者将冠心病心绞痛分为四型[12]:胸阳痹阻型采用益气通阳治疗,主要代表方有栝楼薤白桂枝人参汤。气阴两虚型采用益气养阴治疗,主要代表方有炙甘草汤合生脉汤。气滞血瘀型采用活血化瘀治疗,主要代表方有血府逐淤汤。阴虚阳亢型采用滋阴潜阳治疗,主要代表方有天麻钩藤饮。

1.1.2 专方治疗 (1)桃仁四物汤:桃仁四物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良好效果,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大部分患者心电图、症状均恢复正常[13]。(2)膈下逐淤汤:有学者采用膈下逐淤汤治疗4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与丹参口服液治疗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中药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丹参口服液治疗有效率的68%[14]。(3)参芪通脉汤:参芪通脉汤吊气虚兼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效率较高,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脂[15]。

1.1.3 中成药治疗 (1)口服药物:由于中成药具有便于携带、安全有效等优势,目前成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手段之一。有学者研究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个月后观察患者血流动力、临床症状等,发现有效率达到80%以上[16]。芪丹通脉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结果显示患者疼痛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治疗效果较好。(2)注射剂:参麦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效果显著。葛根注射液治疗患者也有较好效果。(3)新型制剂:丹参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达到92%,起效时间仅为3~4min,效果和起效时间均优于采用硝酸异山梨酯片的对照组[17]。还有学者采用麝香通骨膏外贴,内服三七通脉丸治疗,效果较好[18]。

1.1.4 针灸治疗 针灸对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效果,且由于针灸无副作用,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关注。有学者以内关为主要穴位,加以气海、膻中、阴郄等治疗气阴两虚证患者,艾灸心俞、厥阴俞治疗,连续治疗4周,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19]。有学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配合针灸治疗,取主穴膻中、心俞、合谷、内关以及至阳,配以血海、地机、膈俞治疗心血瘀阻证;配合气海、三阴交、足三里治疗气阴两虚证;配合丰隆治疗痰浊雍塞证;配合太溪、关元、肾俞以及厥阴俞治疗心肾阴虚证。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20]。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不断深入,中医在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在中医理念中,主要为患者进行辨证治疗,中医认为稳定型心绞痛时存在血管狭窄、微循环障碍、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等症状与中医学里血脉瘀阻具有密切关系。随着“活血生机、化瘀补气”等治疗理念的推广,应用改善心肌血管的药物具有明显疗效。而在治疗难治性心绞痛时还出现了新的治疗方法,其中以血运重建最常见,其次还有脊髓刺激、体外震波、肝细胞以及基因疗法等[21]。

2 西医治疗

临床目前在治疗心绞痛上仅能依靠药物干预,起到缓解的作用,增加患者的冠脉流量,减少患者心脏耗氧量,为改变临床症状起到改善的作用。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胶囊作为临床长效制剂,能够延长保护心脏,减少损伤,因此临产应用较为广泛。在给药后,通过释放一氧化氮,对患者达到扩张舒缓血管平滑肌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扩张血管,减少心脏压力,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患者服药后,通过其特有的作用机制将能够扩张静脉组织,改善患者心脏负荷,扩张冠脉改善缺氧的情况,减少血栓的形成[22]。有研究显示[23],通过对49例心绞痛患者实施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胶囊,其中显效:患者发作心绞痛的次数较低,临床胸闷、胸痛等症状均有好转。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临床症状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发作次数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结果中临床总有效率达到45例患者,而由于其作为长效制剂,能够降低长期间服药的患者的耐药性,在对要的抵抗上有重要的防治效果。而患者在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不仅对心绞痛有治疗的作用更能对患者起到防治的作用,在临床上疗效较为显著。因此通过对心绞痛患者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胶囊,药效时间长能够延长对患者心脏的保护,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提高生存质量。

在西医中,患者可通过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超声等进行多项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临床症状进行鉴别诊断。治疗时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一定时间,床边进行24h心电监护,进行静脉滴注缓解患者的疼痛。患者不能及时治疗,会进而导致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安全。且冠心病会合并多种疾病出现,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通常患者病情较为复杂,病情较为危及,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式。发作通常与季节变化、体力活动、饮食吸烟均有关联,目前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胸痛,一部分患者症状不够明显,仅仅表现为心悸或乏力,甚至无明显的疼痛情况。心绞痛是其中的一种,通常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的,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会迅速出现恶化,导致心肌梗死甚至死亡,临床需要高度重视。其中低分子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对凝血酶起到一定的消除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且有一定的溶栓作用,可用于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钙不良反应事件较低,因此分析再用药期间较为安全有效,抗凝效果较好。阿托伐他汀通过调整患者的血脂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出现,降低临床的病死率与死亡率[24]。有研究指出[25],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后,在经血管造影后结果表明,能够使部分冠状脉粥样斑块起到一定的回缩作用。同时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增强内皮依聚性与运动能力,减少心血管时间。

3 治疗策略

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时,无论何种治疗方法,最终临床目的为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治疗策略是关键。临床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药物治疗或血运重建,而行血运重建的患者还需要考虑血运重建的方法,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上一般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析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各种因素,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4 小结

心脏作为机体的重要器官,对人体的生命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心绞痛是心脏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患者会出现缺氧性供血不足。而社会生活水平的改变,饮食生活不能规律的进行,导致临床的患病人数正在上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冠心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多引用药物治疗,但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已经得到临床认可,而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来说,由于冠心病属于血脉瘀阻,在中医里需要进行化瘀祛痰、通络行气、利气活血等治疗,因此结合西药常规药物治疗起到促进作用,明显患者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因此药物治疗目前依旧是临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治疗方法,中西药结合治疗成为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趋势,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稳定型心绞痛有效率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心绞痛
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很有效率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