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新审定夏玉米品种介绍

2018-01-17

农业知识 2018年21期
关键词:郑单叶斑病杂交种

1.鑫瑞33

品种来源:鑫瑞33是一代杂交种,组合为HZQ05/PH724。母本HZQ05是H6WC/09B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父本PH724是昌PH44/9801自交选育,育种单位为济南鑫瑞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株形紧凑,夏播生育期107天,与郑单958相当,全株叶片20~21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浅紫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10~15个。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71.7厘米,穗位114.4厘米,倒伏率0.7%、倒折率0.9%。果穗圆筒形,穗长17.3厘米,穗粗4.7厘米,秃顶0.2厘米,穗行数平均14.2行,穗粒数535粒,白轴,黄粒、半马齿形,出籽率88.4%,千粒重327.9克,容重737.2克/升。2015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弯孢叶斑病、茎腐病、瘤黑粉病,抗小斑病,高抗矮花叶病,感褐斑病。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9.76%,粗脂肪4.1%,赖氨酸2.46微克/毫克,粗淀粉75.11%。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参加山东省夏玉米品种普通组区域试验,每667平方米两年平均产量为740.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7%,28处试点25点增产,3点减产;2016年生产试验,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654.5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5000株,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适宜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2.J1652

品种来源:J1652是一代杂交种,组合为B3744Z/D1520Z。母本B3744Z是H3659Z/R4518Z为基础材料采用单倍体育种法选育,父本D1520Z是HCL6004/HCL603为基础材料选育,育种单位为北京新千年丰瑞农作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株形半紧凑,夏播生育期106天,比郑单958早熟1天,全株叶片19~20片,幼苗叶鞘绿色,花丝绿色,花药浅紫色,雄穗分枝4~6个。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94.1厘米,穗位113.6厘米,倒伏率0.5%、倒折率0.3%。果穗筒形,穗长16.9厘米,穗粗4.8厘米,秃顶0.6厘米,穗行数平均15.1行,穗粒数528粒,红轴,黄粒、半马齿形,出籽率86.9%,千粒重341.6克,容重750.8克/升。2015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褐斑病、茎腐病,抗小斑病,高抗矮花叶病,感大斑病、瘤黑粉病,高感弯孢叶斑病。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9%,粗脂肪4.5%,赖氨酸2.75微克/毫克,粗淀粉75.15%。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参加山东省夏玉米品种普通组区域试验,每667平方米两年平均产量为735.5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0%,28处试点24点增产,4点减产;2016年生产试验,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646.1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4500~5000株,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适宜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弯孢叶斑病高发区慎用。

3.士海836

品种来源:士海836是一代杂交种,组合为S101/H102。母本S101是248/郑58//国外杂交种自交选育,父本H102是国外杂交种自交选育而成,育种单位为山东士海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株形半紧凑,夏播生育期105天,比郑单958早熟2天,全株叶片21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淡红色,花药粉色,雄穗分枝4~6个。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92.9厘米,穗位111.4厘米,倒伏率4.2%、倒折率2.7%。果穗筒形,穗长17.9厘米,穗粗4.6厘米,秃顶0.7厘米,穗行数平均16行,穗粒数586粒,红轴,黄粒、半马齿形,出籽率87.3%,千粒重307.6克,容重758.6克/升。2015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褐斑病、茎腐病,抗小斑病,高抗矮花叶病,感大斑病、瘤黑粉病,高感弯孢叶斑病。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10.48%,粗脂肪3.9%,赖氨酸2.91微克/毫克,粗淀粉74.7%。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参加山东省夏玉米品种普通组区域试验,每667平方米两年平均产量为752.5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26处试点24点增产2点减产;2016年生产试验,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664.4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4500~5000株,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适宜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弯孢叶斑病高发区慎用。

猜你喜欢

郑单叶斑病杂交种
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
不同地点玉米品种郑单958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粗皮桉杂交种无性系在雷州半岛的生长特点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